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病人术前等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德春  卢世连  官德容 《护理研究》2003,17(24):1427-1428
目的 :了解手术室术前病人的等候心理以便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病人的实际等候时间和心理等候时间及满意度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病人实际等候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心理等候时间和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术前适宜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病人心理等候时间 ,满足病人心理需求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背景下正性暗示语言干预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等候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6月外科收治的11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手术室等候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手术室等候期间采用正性暗示性语言及音乐干预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文修订版(S-CAI)评估两组病人焦虑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等候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_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CA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心理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背景下正性暗示语言干预能有效减轻择期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等候期间心理应激反应及焦虑情绪,缩短病人心理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进接人流程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按传统接患者流程接患者到手术室;观察组按改进流程接患者入手术室.观察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S-CAI、等候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在接时BP、HR和S-CA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室等候手术期间BP、HR和S-CAI评分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等候时间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满意度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改变接入流程,缩短入室后等待时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降低了应激反应,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从而杜绝了隐患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不同时间接入手术室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晨7:30由夜班护士接入手术室;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前15 min由白班巡回护士接入手术室,巡回护士一直陪护患者,直到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在被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等候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室等侯手术期间的血压、心率、焦虑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短患者在手术室等待手术的时间,可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外,还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两组均采用焦虑量表(SAS),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日患者入手术室后,测评其焦虑水平。结果:术日实验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降低其术前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36-3337
观察优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给予优化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期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两组入院第2d晨起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手术室摆好手术体位后的收缩压和心率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优化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将外科病区8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则均高于入手术室前(P=0.0000);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104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术前访视、一般护理、体位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前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前负面心理,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30 min收缩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10 min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较手术前有所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有助于减轻对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而使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引导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引导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引导,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生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4%,对照组为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引导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分别在术前1 d、术晨入手术间、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余护理措施同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血压)进行测定,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术晨入手术间和麻醉前干预组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特别在术晨入手术间至麻醉前这一时段,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并且能够稳定其生命体征,术前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房芳  祖国 《全科护理》2013,11(6):483-48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术前访视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访视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普通访视。测两组病人术晨08:00入手术室时焦虑值及血压、心率并记录,术后3d回访病人,记录病人对访视的评价。[结果]病人焦虑值及术前收缩压、心率访视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满意度访视组(90.62%)高于对照组(53.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术前访视可改善病人心理焦虑,维持血压、心率稳定,从而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术前心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术前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别进行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并比较.结果:择期手术患者存在心理异常,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57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1~12月63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入手术室、术前的血压、心率、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入手术室、术前的血压、心率、呼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手术室及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缓解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万丽娜  谈维  方一名  毕秋良  刘娟 《全科护理》2016,(22):2346-234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医护同步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普外择期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访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平台医护同步访视干预,术后第2天进行回访,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及在访视前与入手术室时收缩压和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手术室时收缩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医护同步的干预能有效降低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4例,表格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接受访视前、接受访视后、入手术室后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心率、血压比较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前访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值使生命体征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骨折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d访视患者,介绍手术室概况,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对照组患者待术期间再次给予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焦虑白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待术期间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60例;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手术患者60例为对照组,由专职访视护士采用访视单式术前访视,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由专职访视护士采用个性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入手术室和麻醉前10 min血压、心率的生理应激水平以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访视后麻醉前10 min血压、心率水平的变化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访视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6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能更好的让择期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理应激水平趋于稳定,提高择期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妇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及焦虑值变化情况,术后疼痛程度等.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焦虑值低于对照组,对疼痛的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疼痛阈值,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术访视与支持评估表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1年5~10月共151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3例)和对照组(769例).实验组采用手术访视与支持评估表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鼓励与支持、术后回访与评价;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评定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访视日晨起心率、收缩压、访视前SAS评分,和进入手术室5min后的心率、收缩压和SAS评分.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7.71%)显著高于对照组(88.1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心率、收缩压明显高于访视前(P<0.05),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访视前后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访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访视前(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鼓励与支持、术后回访与评价,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