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蓬莱市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死亡情况,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蓬莱市死因监测点2004~2005年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5年检测点居民死亡合计6834例,年均死亡率(/10万)为766.20,男性为828.02,女性为704.17。全部居民年均标化死亡率为504.69,男性为575.21,女性为437.13。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3255例)、恶性肿瘤(1447例)、伤害(936例)、呼吸道疾病(401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195例)。潜在寿命损失年率全部居民居前5位的死因是伤害(16.94%)、恶性肿瘤(14.72%)、心血管疾病(10.40%)、传染病(1.48%)、呼吸道疾病(1.29%)。[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是居民的主要死因,伤害是引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情况。方法以广东省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登记系统数据和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广东省抽取12个调查点,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情况,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评价交通伤害死亡的疾病负担。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3237例,交通伤害死亡率为2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1/10万,占伤害死亡的41.9%(3237/7721),占总死亡的3.2%(3237/99919)。交通伤害标化死亡率农村(21.9/10万)高于城市(16.3/10万),男性(29.2/10万)高于女性(11.0/10万)(均P〈0.01);交通伤害死亡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段,占全部交通伤害死亡的71.3%(2308/3237)。交通伤害死亡的主要人群是行人、骑摩托车者、骑自行车者,分别占交通伤害死亡的41.9%、20.1%、3.2%。12、1、2月的交通伤害死亡人数较多,分别为292、317和281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9.0%、9.8%、8.7%;另一个高峰是夏季的6、7、8月,死亡人数分别为266、293和284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8.2%、9.0%和8.8%。2004-2005年广东省因交通伤害死亡造成的YPLL为10.2万人年,YPLLR为674.2/10万,交通伤害死亡YPLL占伤害死亡YPLL的44.3%;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7.7万人年和2.5万人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4万人年和2.7万人年;15—29岁年龄组损失最高(3.8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YPLL的55.9%;30—44岁年龄组次之(3.4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YPLL的49.3%。结论交通伤害死亡是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仅危害青壮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以广东省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登记系统数据和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广东省抽取12个调查点,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情况,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  相似文献   

4.
2002-2005年新昌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昌县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水平,分析意外伤害死亡的特征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新昌县2002-2005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对其中的意外伤害死亡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阴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伤害合计死亡714例,年均死亡率为59.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26/10万。死亡率(/10万),男性为71.52,女性为47.18;0~14、15~34、35~59、≥60岁分别为15.93、22.10、51.38、245.77。伤害的主要死因,全部人群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14 343.6人年,平均潜在工作减寿年数为7.57人年。[结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意外事故、自杀是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婺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4—2005年婺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为63.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89/10万,位于死亡谱的第五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伤害死亡谱前5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亡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伤害减寿年数(PYLL)顺位仅次于恶性肿瘤,位于第二位,去伤害后男女期望寿命为74.8岁和79.92岁,分别提高了1.62岁和1.37岁。结论:伤害是造成婺城区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伤害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校正死亡率37.51/10万,在减寿顺位中居于第2位。伤害死亡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占全部伤害死亡的72.81%。[结论]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年龄、性别等),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蓬莱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蓬莱市居民全死因死亡水平及死亡构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蓬莱市死因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08年蓬莱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740.29/10万,男性为821.33/10万,女性为659.18/10万;0~14岁、15~34岁、35~54岁、55~74岁、≥75岁分别为62.97/10万、87.83/10万、316.75/10万、145.52/10万8、381.58/10万。居民的前5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率前3位分别是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影响居民寿命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伤害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进行编码。用人口统计学对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7.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82/10万,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51%。意外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5∶1。意外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居第5位,但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意外伤害已对该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大丰市居民食管癌死亡的趋势和特征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对大丰市 1976~ 2 0 0 2年居民食管癌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所有食管癌死亡资料均来自大丰市居民死因年报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者为大丰市户口 ,死因分类1986以前按卫生部规定的 2 0大类死因进行分类。 1987年以后按 ICD- 9进行分类。1.2 统计分析  1死因数据由 SYMS软件录入 ,统计分析由 SPSS软件包 (10 .0 )计算 ,标化死亡率按 1982年全国人口构成为基准。 2减寿年龄 YPL L =ai× di,ai(尚能生存年数 )为早死年龄域上限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伤害的死亡水平、伤害的死因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高密市死亡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伤害合计死亡1197例,年均死亡率为70.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38/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100.37,女性为40.08(P〈0.01);0~14岁、15~34岁、35~54岁、55~74岁、≥75岁分别为26.60、68.87、63.09、84.99、274.59(P〈0.01)。伤害的主要死因,全部人群为公路交通事故(559例)、自杀(212例)、淹死(135例);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31002.5人年,潜在工作减寿年数为36363.90人年。[结论]高密市伤害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公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是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几年郑州市人群伤害死亡潜在经济损失情况。[方法]采用WYPLL乘以PMGDP对1999~2003年郑州市居民伤害死亡潜在经济损失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郑州市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为47.85/10万,构成比为9.81%,顺位居第4位;WYPLL率为12.66‰,WYPLL构成比为33.95%,WYPLL顺位居第1位。在18大类死因"早死"导致的潜在经济损失每年均以伤害最多,达74 627.77万元~141 074.71万元。各类伤害结果比较,无论是死亡率和WYPLL率,还是潜在经济损失值,每年均以交通事故、自杀、被杀和中毒依次居前4位。[结论]伤害不仅已成为目前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而且是导致郑州市社会劳动力WYPLL和潜在经济损失最多的主要死亡原因。由此提示在21世纪初期疾病控制工作中,应当重点加强对交通事故、自杀、被杀和中毒等伤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阳城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04-2005年阳城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阳城县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204.3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9.21/10万。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236.44.女性为170.38(P〈0.01);0~14岁为4.59,15~34岁为7.42,35~54岁为149.50.55~74岁为1181.90。75岁以上为2029.01。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恶性肿瘤,全部居民为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男性为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直肠结肠癌,女性为食管癌、胃癌、肝癌、子宫颈癌、肺癌。[结论]阳城县属于恶性肿瘤高死亡率地区。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为制定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永定县2004~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4~2005年永定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560.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0.00/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呼吸系统病为142.56,恶性肿瘤为106.54,脑血管病为103.73,损伤和中毒为74.85,心脏病为57.65。[结论]死亡水平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现状及死因,为开展预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2003~2005年农村居民伤害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2003~2005年伤害死亡476人,伤害死亡率为42.22/10万,占死因顺位的第4位,男性第一死因为车辆交通事故,死亡168人,死亡率为29.80/10万;女性第一死因为自杀,死亡36人,死亡率为10.82/10万。除85岁以上组男性的伤害死亡率低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组不同导致死亡的原因不同。[结论]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进行行为干预,降低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湖南省城乡人群伤害死亡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04-2005年湖南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不同人群伤害死亡率、构成比以及外部原因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4-2005年湖南省10个县(市、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7.40/10万,其中城市和农村伤害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5.98/10万、67.87/10万;男性是女性1.91倍(P〈0.01),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数的11.08%,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四位。居民伤害前4位死因依次为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结论伤害已成为危害城乡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应根据湖南省不同人群伤害死亡的特点,开展系统研究和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720.72/10万,男性为784.43/10万,女性为651.72/10万(P<0.01)。累计死亡的6 844例中,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病的2 262例,心脏病1445例,恶性肿瘤1 351例,损伤和中毒494例,呼吸系统疾病434例,消化系统疾病212例。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男性分别为173.37/10万、80.41/10万、39.50/10万,女性分别为129.20/10万、21.28/10万、52.43/10万(P<0.01)。[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平定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利津县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利津县2004~2005年人口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合计死亡3757人(男性2151人,女性1606人),平均死亡率为6.35‰,标化死亡率为5.55‰。2004年死亡1883人,粗死亡率为6.39‰,标化死亡率为5.52‰;2005年死亡1874人,粗死亡率为6.31‰,标化死亡率为5.63‰。平均死亡年龄66岁,P25、P50、P75分别为58岁、71岁、79%岁。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衰老和伤害,合计死亡3400人,占死亡总数的90.50%。平均YPLL居第1位的是伤害(26.40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平均YPLL分别是7.80年、3.98年和2.88年。[结论]利津县居民死亡率较高,伤害、恶性肿瘤为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