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入125I密封源腔内照射放疗治疗肝外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及置管胆汁内引流技术(EMBD)对1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确定胆管癌位置及浸润的范围,将装载放射性125I的施源器置入病灶靶区进行内照射放疗. 结果:13例患者1年生存率100%(11/11),2年生存率80%(4/5),中位生存期18个月,生存期最长31个月,除1例125I密封源置入内照射第16个月死于右肝叶脓肿伴右侧脓胸外,其余12例胆管癌患者均健在.未见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及胆管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EMBD引流2周后,总胆红素下降至9.0~36μmol/L.结论:内镜下125I密封源腔内照射治疗胆管癌创伤小,减黄效果确切,肿瘤病灶靶区高剂量照射,控制肿瘤发生、发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肝门胆管癌在临床上日趋常见,因其解剖部位上的特殊,在治疗上十分棘手,根治切除率低。^125Ⅰ粒子植入结合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有效提高了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疗效。我们2004年至2005年,应用^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患者4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恶性肿瘤68例,均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植入前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术中所需^125Ⅰ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的数量,CT引导下植入病灶中,粒子活度为0.6-0.8mCi,处方剂量90-110Gy,术后验证粒子植入剂量分布。植入后复查并随访,统计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68例患者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6个月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88.2%。术后随访6-24个月,局部控制率为76.5%,术中4例出现气胸,经治疗好转,术后出现粒子迁移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向^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门胆管癌在临床上日趋常见.因其解剖部位上的特殊,在治疗上十分棘手,根治切除率低.125Ⅰ粒子植入结合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有效提高了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疗效.我们2004年至2005年,应用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门胆管癌姑息性切除患者4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CT导引下植入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治疗中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植入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随访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72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肺癌,运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按处方剂量、设计籽源分布,全部病例行经静脉化疗2 ~ 6次。治疗后1,2,6个月及1年行CT随访评价。结果 1个月后随访病灶缩小76处,无变化8处,增大28处;2个月后随访病灶缩小84处,无变化4处,增大24处;6个月后随访病灶缩小98处,无变化2处,增大12处;1年后随访病灶缩小60处,无变化0处,增大28处,6个月后失随访12例共24处。随访中,患者新发生转移40例。随访6个月时生存率为100 %(72/72),随访1年时生存率为85.71 %(60/70)。结论 植入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治疗中晚期肺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6个月时临床疗效达到最佳,可重复进行,是综合治疗措施中值得应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内镜下双支架治疗胆管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远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胆管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者60例,均行十二指肠支架及胆道支架内镜下置入治疗。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患者远期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3±0.61)年。随访期间5例术后出现轻症胰腺炎,发生率为8.33%;6例患者因十二指肠支架置入造成肿瘤于支架内生长导致堵塞,发生率为10.00%;28例患者因胆管支架置入出现胆管支架阻塞后再发黄疸等症状,发生率为46.67%。3年随访中死亡18例,生存42例;死亡组淋巴结转移、Ⅲ型病理分型、低分化肿瘤分化程度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内镜下双支架治疗胆管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内镜下双支架可有效治疗胆管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能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中可联合其他辅助方式干预,以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狭窄以前采用球囊扩张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差[1]。自2002年以来,我科应用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55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联合放疗治疗侵犯黏膜下层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5年11例已侵犯黏膜下层但尚未远处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ESD术,术后均进行了放疗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被整块切除,平均肿瘤直径为28mm(12~53mm);侵及至sm1患者8例,sm2患者3例;切缘均为阴性,1例患者淋巴结有转移。放疗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51个月(20~70个月)。无患者死于食管癌,无患者复发。[结论] ESD联合放疗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治疗腔外生长型胃间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经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应用EFTR治疗的27例腔外生长型胃间质瘤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和术后指标,术后定期规律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7例腔外生长型胃间质瘤均经EFTR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58.07±19.67)min,肿瘤完整切除率100%,切除病变平均直径(2.72±0.51)cm。1例(3.7%)术中出血>200 mL,用止血钳止血成功,16例(59.26%)患者术中病例出现明显临床气腹症状,经腹壁穿刺抽气后症状消失,4例(14.81%)术后出现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经保守治疗后恢复,5例(18.52%)患者术后24 h内出现感染症状,经抗生素治疗72 h后好转。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9±1.15)天,无患者发生迟发性穿孔及出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均符合胃间质瘤。术后随访(15.26±13.28)个月(范围:1~42个月),随访期内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  相似文献   

10.
11.
放射性粒子链是将125I粒子按照线性排列并置于管状导管中,使其剂量分布接近于圆柱形,进而适应腔道内的肿瘤放疗,发挥出单粒子所达不到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综述125I放射性粒子链的发展历史、剂量分布、置入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04例行肿瘤根治术,术中将125I粒子植入可能残留癌组织的区域和癌细胞转移途径的淋巴结区域.术后5~7 d查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X线片检查观察125I粒子分布状况,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随访,无死亡.其中发生肠瘘1例,经积极治疗痊愈.8例患者1周内白细胞(WBC)降至3×109/L,经对症治疗后,WBC回升到4 ×109/L以上,免疫指标测定低于正常值.其他生存患者随访中未出现因植入粒子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Ⅱ~Ⅲ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方法 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在基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始于19世纪末期.而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距今也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可反复植入等特点,与外放疗相比,其高度适形、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并发症,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局部控制率.近年来,放射性^125I粒子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应用日渐广泛,具有高精度、微创,疗效肯定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局部治疗方法.但人们对^125I粒子如何以低剂量率、连续照射方式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各种肿瘤的治疗剂量都是参照外放射治疗的剂量移植而来.^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机理及其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缺乏相关基础实验资料,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125碘粒子组织内放疗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中植入1 2 5碘粒子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①临床观察 43例术中见肿瘤外侵 ,残留或 和局部淋巴结转移 ,在靶区植入1 2 5碘 (组织总剂量 110~ 160Gy)。②实验研究 :动物肠吻合口总剂量 113Gy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③测定术前、术中、术后辐射对周围人群的影响。结果  1.随访 10~ 2 3月 (平均12 6月 ) ,局部复发 5 % (2 43 ) ,术后无不良反应。 2 .所有实验动物 7天吻合口均愈合良好 ,吻合口羟脯氨酸量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术中植入1 2 5碘粒子对局部肿瘤疗效好 ,全身反应小 ,不影响附近外科吻合口愈合 ,易防护。是中晚期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数和死亡数仍呈持续增加态势,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与肿瘤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100多年前,刚发现伦琴射线不久,人们就开始探索将放射线用于肿瘤的治疗,由此开创了肿瘤放射治疗学.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作为最早开展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患者经局部麻醉后,在影像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原发肿瘤边缘植入靶区外放1cm,转移瘤边界以影像学为准。根据治疗计划实施粒子针插植,利用枪式植入器后退式植入粒子。结果 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CT及外周血象,未出现放射损伤及粒子脱落、游走,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降低,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8.1%(3/37)。术后12月随访5例肿瘤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1例进展(PD)。3例患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多次升高,认为是治疗失败,局部控制率82.6%(19/23),总的有效率为69.6%(16/23)。术前30例疼痛患者中17例疼痛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有效率86.7%(26/30)。1、3、6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4.59%、81.08%和62.16%。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适应症广,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由于所选病例分期较晚,未取得理想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125^I粒子治疗肺癌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瘤体完全缓解率为22.4%(13/58),部分缓解率为69%(40/58),总有效率为91.4%,1年生存率93.1%(54/58)。并发症:术中咳血6例,气胸15例,粒子脱落移位3例,刺激性咳嗽3例,发热5例,白细胞下降8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5碘粒子近距离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晚期胰腺癌采用术中直视下组织间永久植入125碘粒子。植入术后1周内行X线或CT检查有无粒子迁移。术后1、2、3、6个月后随访B超或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个月后复查CT,近期总有效率92.00%,其中完全缓解(CR)8.33%(1/12),部分缓解(PR)83.33%(10/12),无变化(NC)8.33%(1/12)。治疗后随访至今(2~9个月)所有治疗患者中出现胰漏1例,胃肠反应6例。结论125碘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近距离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好、安全、副反应少,是1种新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