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对于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已经达成初步的共识,就是对有移位的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对于选用何种入路以及采用何种内固定物才能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目前尚存争论。目的:探讨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对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2例,均采用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1例。观察患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过2年随访,12例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2例。绝大多数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内固定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效果满意,内固定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存在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Bryan和Morrey提出的分类方法,I型10例,IV型4例,手术均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结果1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15~48月,平均26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周;无血管、神经症状发生,无肘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Broberg-Morrey评分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固定肱骨小头骨折,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二次取出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MasonⅡ型以及骨折块较大的的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金属内固定物治疗,但金属内固定材料大多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采用可吸收钉棒也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且因其价格较低及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比较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或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Mason Ⅱ和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对照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其中7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34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或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近似,但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因此在内固定材料选择上建议优先选用可吸收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MasonⅡ、Ⅲ型)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及切口感染,按Metaizeau等的肘关节功能后期疗效标准分为良好10例,较好3例。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Ⅱ、Ⅲ型)骨折有效方法,能使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内固定后早期功能活动治疗肱骨小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2年8月~2001年10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26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AO中空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14例,BIOFIX可吸收螺钉固定12例),术后24~48h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6~109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20~150°,伸0~40°,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切开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和患肘早期功能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良好恢复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3例,其中C1型7例,C2型4例,C3型2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15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2.7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按肘关节功能评分(M eps)标准评定:优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获得早期坚强的内固定,术后可尽早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4例。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10例、T形或三叶草钢板或LCP钢板内固定19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4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骨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无延迟愈合。按Neer评分标准,优22例(70.9%),良7例(22.6%),可2例(6.5%),差0例(O%)。结论对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能提供比较坚强的内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肱骨近端解剖形态,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与微型接骨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61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Herbert螺钉组与微型接骨板组,其中Her‐bert螺钉组共31例,微型接骨板组共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Morrey评分、肘关节功能情况、并发症的疗效比较,并随访2年。【结果】Herbert 螺钉组:疼痛评分为(20.16±1.41),肘关节 Morrey 评分为(84.69±4.08),屈伸、旋转减少角度分别为(15.15±5.97)、(16.91±4.35);微型接骨板组:疼痛评分为(21.93±1.58),肘关节Morrey评分为(80.15±5.01),屈伸、旋转减少角度分别为(20.28±7.36)、(21.69±7.05),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Herbert螺钉组优良率为70.97%明显优于微型接骨板组优良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Herbert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明显少于微型接骨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Herbert螺钉相比微型接骨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月~2006年1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获得有效随访的病例21例,其中按Neer[1]分型二型11例、三型7例、四型3例,其中1例伴肩关节脱位;男13例,女8例;年龄25~82岁,平均56.3岁。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6.3个月,患肢功能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二型90.1%;三型71.4%;四型33.3。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可靠,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加拿大蒙特利尔学者Mutch等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形态学分型方法,将肱骨大结节骨折分为3种类型:撕脱型骨折、劈裂型骨折及压缩型骨折。 目的:比较传统钢板螺钉和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对宜昌市夷陵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患者按Mutch新分类方法分类,选择8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采用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钢板螺钉组);60例采用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1年取出内固定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 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后1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心螺钉组优于钢板螺钉组。提示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临床修复效果优于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Femoral head fracture is extremely rare in children. This may be the youngest patient with femoral head fracture ever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re are few pediatric studies that focus on case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via the 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CASE SUMMARYA 14-year-old female adolescent suffered a serious traffic accident when she was sitting on the back seat of a motorcycle. A pelvic radiograph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a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and slight acetabular rim fracture. This was diagnosed as a Pipkin type IV femoral head fracture. An open reduction and Herbert screw fixation was performed via a 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 After 1-year follow-up, the patient could walk without aid and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X-ra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ures healed well with no evidence of complications.CONCLUSIONOpen reduction and Herbert screw fixation is an available therapy to treat Pipkin type IV femoral head fracture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解剖钢板加中空螺钉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行双解剖钢板加中空螺钉手术固定治疗,术后第1天行肘关节被动活动,1周后肘关节主动活动。术后定期行X线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术后经1.2~3.3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根据Cassc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1例,良17例,可6例,优良率82.4%。结论采用双侧钢板加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7年9月,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9.8岁。骨折节段:胸11者3例,胸12者13例,腰1者12例,腰者22例。所有骨折按AO分型,均为A3型。受伤至手术时间6 h~6 d,平均45 h。分析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年,平均5.2年。术后各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1)。术后伤椎高度随随访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后凸Cobb角逐渐增大。取出内固定物后、术后2年、末次随访时动力位X线片上骨折椎体前后相对滑移距离分别为(1.9±0.3)、(2.1±0.2)、(2.1±0.3)m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5±1.2)、(2.5±1.1)、(2.4±1.3)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Denis腰痛分级:P1级13例,P2级12例,P3级5例。功能障碍指数为(11.4±3.1)分,获优23例、良5例、可2例。结论单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脊柱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过程和随访过程,加深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概念的认识,并报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006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共8例.桡骨头骨折按Schatzker法分类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O' Driscoll法分型Ⅰ型4例Ⅱ型4例.8例均行手术内固定,用2.0 mm双头加压螺钉及指骨小钛板固定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小头,并用空心带齿垫圈螺钉或锚钉修复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中立位石膏固定2周后拆除,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稳定,其中1例发生骨化性肌炎,2例劳累后有轻微疼痛.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例(>90分),良1例(85分),可1例(65分).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可靠的内固定手术和适时的康复训练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毅  黄象望  沈雄杰  常磊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84-1286,128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创伤性枢椎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不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10年4月共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不稳的成年患者26例,均为急性损伤;按Grauer 改良的Anderson-D′Alonzo 分型,ⅡA 型5例,ⅡB 型12 例,ⅡC 型6例,Ⅲ型3 例.3 例...  相似文献   

16.
杨发民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463-3468
背景:股骨颈骨折后常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常规手法闭合复位失败。目的:观察复杂股骨颈骨折运用改良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复杂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36例,经过常规手法复位失败一两次后,采用改良的撬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根据年龄、骨折类型、骨密度状况选择动力髋螺钉加1枚空心螺钉(n=17)或3枚空心螺钉(n=19)内固定。内固定后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5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Garden复位质量评价:Ⅰ级23例,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0例,Ⅰ级、Ⅱ级占患者总数的94.4%。Harris评分情况:优22例,良7例,中3例,差4例,优良率80.56%。且采用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或3枚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接近(P〉0.05)。因此,对于常规复位失败的复杂股骨颈骨折,建议尝试改良的撬拨闭合复位法,内固定采用动力髋螺钉或空心螺钉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2年 8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 2 5例 ,MehdianⅠ型 16例 ,Ⅱ型 4例 ,Ⅲ型 2例 ,Ⅳ型 3例。其中 ,Ⅱ型 4例、Ⅲ型 1例行骨折碎片切除 ,其余 2 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AO中空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 9例 ,BIOFIX可吸收螺钉固定 11例 ) ,术后 2 4~ 48小时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肘关节功能随访 ,随访 8~ 96个月 (平均 2 2个月 )。结果 :骨折碎片切除组 5例 ,4例Ⅱ型骨折肘关节功能均良好 ,屈 130~ 15 0°,伸 0~ 2 0°;1例Ⅲ型骨折功能稍差 ,肘关节屈 12 0°,伸30° ,劳累后偶有酸胀痛。内固定组骨愈合时间为 6~ 9周 (平均 7周 )。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屈 12 0~ 15 0° ,伸 0~ 40°,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正常 ,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1例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继发骨化性肌炎 ,僵直于功能位。另 1例Ⅳ型骨折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 ,屈 10 0° ,伸 6 0°。结论 :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患肘早期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对于Ⅱ型骨折的软骨片及Ⅲ型粉碎骨折的小碎片难以内固定者 ,宜行手术切除 ,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角钢板、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其中以动力髋螺钉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失败率也逐渐增加.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特征.方法:于2004/2007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4例,患者为自行跌倒,按Evans分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后6个月-1年出现内固定物移位,股骨头切割,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髋部疼痛,不能行走.继之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按45°外展角,10°~15°前倾角置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2 0 h,术中出血量400~600mL,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置换后无切口感染,无脱位,无坠积性肺炎,无压疮.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满意,摄片人工关节在位,假体匹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果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中远期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但很少有研究者报道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中远期效果。目的:关节镜下经皮植骨或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1年及4年后的效果及放射学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3月和2009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经关节镜辅助下植骨或螺钉内固定病例的资料,记录骨折Schatzker分型、术中平台侧软骨缺损、股骨侧软骨损伤、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复位不足及术后外侧平台骨折沉降资料。评估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年和4年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Ahlback骨性关节炎分级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和放射性评分。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4年平均Lysholm评分分别为90分和87分(P=0.23),Rasmussen功能评分平均为26分和24分(P〈0.30)。术后4年有11例(47.8%)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从术后初期17.4分下降至术后4年的13.6分(P=0.01)。各型骨折与预后无相关性;老年病例、软骨损伤或,和缺损、关节内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外侧平台沉降影响术后中期功能和影像学结果;但统计中发现,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结果提示:术后早期的影像学结果并不能完全与术后4年的结果相匹配,但中期随访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仍然满意。患者年龄、合并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胫骨平台沉降均是影响治疗后患膝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消极因素。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消极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可能与完好的外侧半月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