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纤维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邓若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13-2014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所有患儿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并分析其结果.结果:80例患儿中,消化性溃疡41例,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重度浅表性胃炎2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9例;HP检测47例阳性中均发生溃疡或者浅表性胃炎,所有患儿均采取无痛性胃镜检查及治疗.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出血最多见,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早期无痛性胃镜检查小儿上消化道出血能早期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简单易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70例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胃镜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胃镜检查阳性7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5例,胃溃疡15例;临床表现为腹痛33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呕吐12例,贫血及食欲不振9例。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镜检查能提高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治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了纤维胃镜检查,结合临床及胃镜所见发现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43例(50.5%)占首位,其它依次为炎症16例(18.8%),胃癌16例(17.6%),食道静脉破裂6例(7.0%),息肉3例(3.5%),其它2例(2.3%)。因此,纤维胃镜检查对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儿童胃镜下特征及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726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患儿胃镜资料,以年龄为界划分为4组: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1岁)及青春期(12~14岁),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的胃镜下特征。结果 11 726例患儿共行1 805次胃镜检查,婴幼儿期205例,学龄前期556例,学龄期783例及青春期182例。2慢性胃炎是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儿童的常见病因,消化道畸形和消化道异物多见于婴幼儿期,过敏性紫癜和食管静脉曲张主要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消化性溃疡在学龄期和青春期所占比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P0.005)。3消化性溃疡占11.4%(197/1 726),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86.3%(170/197)、胃溃疡占10.2%(20/197)、及复合性溃疡占3.6%(7/197)。4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不同年龄组慢性胃炎伴糜烂病变部位的分布不同,3岁患儿以胃底病变最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发于球部前壁。结论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常见病因各有不同;胃镜检查是明确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各年龄组儿童病因的最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因构成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并行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胃镜检查结果及是否镜下治疗、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是否输血及院内死亡等;并按年龄分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25例住院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胃镜结果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恶性肿瘤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是各个年龄段的首要病因,随着年龄增长,胃恶性肿瘤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比率逐渐升高。结论消化性溃疡始终是各个年龄段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胃恶性肿瘤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赵殿莲 《临床医学》2003,23(2):65-66
目的 :探讨胃镜、钡餐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研究 8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胃镜及钡餐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检查明确病因 70例 (87 5 % ) ;钡餐检查明确病因5 4例 (67 5 % ) ;二者合用明确病因 76例 (95 0 % )。结论 :胃镜是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首选诊断方法 ,而钡餐检查有其独特的优点 ,二者合用能提高诊断率 ,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至2010年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胃镜检查确诊65例,诊断率达到95.6%;68例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均被有效控制,病情平稳,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一般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4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4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23例(48.7%),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16.7%)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6例(12.8%)。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  相似文献   

9.
107例小儿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合理的胃镜检查时间。方法:对107例临床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79例(十二指肠溃疡61例,胃溃疡7例,食道静脉曲张3例,食管炎1例,贲门粘膜撕裂症3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脑疝2例),小肠出血6例(3例小肠憩室、2例克隆氏病,1例小肠结核) ,咽血综合症3例,未检查出病因19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是年龄较大儿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患儿在出血48h内纤维胃镜检查阳性率最高,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急症胃镜检查是一种快速、准确、较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紧急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紧急胃镜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病灶内镜下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4例紧急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1 6 % ,77例非紧急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 76 6 % (P <0 0 1) ;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 ,急性胃粘膜病变 ,食管静脉曲张及胃癌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1例 ,结扎治疗有效 10例。非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31例 ,内镜下注射治疗有效 2 9例 ,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 92 9%。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应尽早行内镜检查 ;有活动性出血者内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于卫华  王一平 《华西医学》2009,(6):1447-144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各种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于我院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Hp的663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p感染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病种的关系。结果:6636例患者中,Hp阳性3 248例,检出率为48.9%;其中男性4 391例,检出率为49.97%,女性2245例,检出率为46.9%,男性略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和30~39岁这两个年龄段Hp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8.4%和54.6%,〈20岁Hp检出率最低(38.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复合性溃疡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Hp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6.2%和84.1%,其次是幽门管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分别为54.2%和51.9%,慢性胃炎、残胃炎、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Hp检出率分别为46.9%、40.0%、36.6%和34.2%,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本组资料Hp总检出率为48.9%,男性略高于女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以复合性溃疡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48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下的诊断率高达99.0%,其中消化性溃疡304例,占62.3%;急性胃黏膜病变62例,占12.7%;胃食管恶性肿瘤52例,占10.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占7.2%;Mallory—Weiss综合征16例,占3.3%;食管炎9例,占1.8%;吻合1:7炎2例,占0.4%;十二指肠球炎4例,占0.8%;Dieulafoy病2例,占0.4%,原因不明2例,占0.4%。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食管恶性肿瘤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洛赛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33例),均给予洛赛克胶囊20 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 g口服,2次/d;甲硝唑片0.4 g口服,2次/d。疗程为7 d。48例病人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48例病人中,愈合率为91.7%(44/48),有效率为96.4%(46/4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7.2%(42/48)。结论洛赛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在急症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症内窥镜(内镜)介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急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12~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前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急症内镜检查组394例,非内镜检查105例为对照组。结果:诊断符合率内镜检查组为98.48%,对照组为63.81%;病死率内镜检查组为4.57%,对照组为28.57%,P均<0.01。结论:急症内镜检查可以及时明确诊断,又可介入进行直接治疗;急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内镜介入可明显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特点、巨细胞病毒(CMV)及霉菌性食管炎等机会性感染检出情况.[方法]对181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HIV阳性组122例,对照组59例)行胃镜检查,对活检黏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MV感染及细胞刷涂片明确霉菌性食管炎感染.[结果]HIV感染患者消化道症状大多缺乏特异性,其中腹泻及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V感染组Hp检出率22.1%(27/122)明显低于对照组40.7%(24/59)(P<0.01),并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密切相关;HIV感染患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 vs 13.6%;P<0.05); HIV感染组检出CMV感染为4.9%(6/122),霉菌性食管炎为15.6%(19/122),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者存在着上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其Hp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于普通人群,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30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0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3月~2009年3月3042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病因,并提出对策.结果 消化性溃疡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占46.96%,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呈下降趋势;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2病因,占28.76%,呈上升趋势;年龄<60岁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占44.35%),年龄≥60岁组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41.21%).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与急性胃黏膜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呈下降趋势,其也是年龄< 60岁组患者的主要病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呈上升趋势,其也是年龄≥60岁患者的主要病因.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病因与疾病谱变化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行为改变,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46.9%、急性胃黏膜病变12.7%、肝硬化9.0%、胃癌7.2%,贲门撕裂症6.0%.(2)急诊内镜诊断明确的阳性率(95.6%)显著高于非急诊内镜(81.3%),P<0.01.(3)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39.5%)明显高于未服用者(4.1%),P< 0.01;服用NSAIDs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52.6%)虽高于未服用者(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服用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急诊内镜检查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患儿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行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 49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13)C-UBT检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症状患儿的~(13)C-UBT阳性率。对阳性患者再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有上消化道症状的4 490例儿童中,~(13)C-UBT总阳性率为17.22%,儿童Hp感染无明显下降趋势;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1岁组和11~17岁组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0.39%和19.97%,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阳性率为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C-UBT阳性患儿中有736例(95.21%)接受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与~(13)C-UBT阳性符合率为95.24%。~(13)C-UBT阳性患儿的胃镜下改变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十二指肠炎最多见,消化性溃疡其次。结论 2011~2013年成都地区儿童Hp感染无明显下降趋势。~(13)C-UBT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及症状相关,~(13)C-UBT对5岁以上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寻找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对阳性者再行胃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胃镜检查者并检出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共152例,临床确诊上消化道疾病种类,将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年龄、性别、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吸烟、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是发生上消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在受检的15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Hp阳性者共78例(51.32%),其中男56例(71.79%),女22例(28.21%)。Hp感染率与健康体检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Hp阳性率分别为63.16%、66.67%和64.29%,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的35.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Hp感染等都可作为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重视对健康体检人群的胃镜检查,以期能大幅度降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不同制酸剂对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1月至2 0 0 4年 6月共 79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4 5例 ,女 34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 6岁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洛赛克和法莫替丁治疗。统计治疗 3天的总有效率和引起出血的原发疾病百分比。结果 :引起出血的原发疾病中 ,胃、十二指肠溃疡 30例 (38 0 %) ,胃黏膜病变 2 8例 (35 4 %)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4例 (17 7%) ,上消化道肿瘤 5例 (6 3%) ,其他 2例 (2 5 %)。洛赛克组总有效率 95 2 %,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 78 4 %(P <0 0 5 )。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黏膜病变引起。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