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96-2297
选取我中心2012年2月~2014年6月辖区内新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以分级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监测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在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检测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可以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由疾病管理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选取2015年1-1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高血压疾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并发症及干预满意程度,并采取SF-36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高血压疾病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SF-36及PSQI量表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率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管理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效果良好,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增强,疾病知晓率提高,且患者血压情况更佳,生活质量高、睡眠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以社区为依托的个体化健康宣教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这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同时并开展个体社区健康宣教,两组就其血糖、血压、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作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血糖、血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个体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规范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其血糖和血压。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42-2244
对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对老年性高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从我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1)干预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干预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性高血压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综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系统抽样方法,最终确定4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档案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人数相等。对照组严格按医嘱要求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接受其他任何干预。试验组在按要求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2组干预前血压水平、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发现,试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为指导,不仅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的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前后,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关于血压治疗的效果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血压为(130.5±7.8)/(81.9±6.4)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2±8.1)/(92.3±7.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6.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干预可以让患者的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恩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恩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感恩水平、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合格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感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不同时间血压控制合格率、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情绪管理、坚持运动、按时监测血压、吸烟管理、饮酒管理、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定期复诊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感恩教育可改善病人心理状况,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血压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老人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岳县6个社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观察组社区与3个对照组社区,将两组社区内高血压老人进行编号,以随机抽样法各抽取81例高血压老人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由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提供常规血压管理干预,观察组则开展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在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自我效能(GSES)、用药依从性(MMAS-8)、自我护理能力(ESCA)、幸福感(MUNSH)、焦虑(GAD-7)、抑郁情绪(PHQ-9)及晨峰血压上的差异;分析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HPSMBRS)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人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GSES、MMAS-8、ESCA、MUNSH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AD-7、PHQ-9评分及晨峰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人的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HPSMBR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县级医院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老人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高血压老人焦虑、抑郁情绪及晨峰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提升护理质量与改善老人满意度,有利于高血压老人健康管理及提升高血压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福州市2个社区收集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包括食疗、传统养生运动、耳穴按压、足浴等.两组均连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饮食、运动、血压监测、用药依从性、体质量控制等方面.结论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将24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组,在对照组就诊时,常规向其介绍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相关健康教育资料;干预组实施建立管理档案、实施专人管理、强化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年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达标率增加、并发症发生少(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对高血压的防治是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位晓飞 《妇幼护理》2023,3(2):454-457
目的 探讨护理宣教与随访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诊的1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宣教及随访教育.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血压及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78.8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6.06%和50.70%(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宣教及随访教育,能够强化高血压认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实现血压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2.
袁美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39-1441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经过该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管理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服药、定期检测血压、合理运动以及自我管理依从性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项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升高、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建湖县沿河镇卫生院两社区各80例正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分别作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一般性高血压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观察组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个体评估,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知识、心理、生活方式、服药、患者家属、自我监测。结果两组开始治疗依从性、血压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健康教育1年后观察组依从性好73.75%,健康教育内容掌握90.00%,高于对照组的52.50%、52.50%(P<0.05);收缩压(16.32±0.98)kPa、舒张压(10.31±0.78)kPa低于对照组的(17.49±0.97)kPa、(11.22±0.87)kPa(P<0.05)。结论在社区中规范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合理管理、跟踪随访可以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血压水平,应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社区高血压的目标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IKAP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3、6个月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KAP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和实施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及护士责任制管理对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掌握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某社区≥40岁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规范管理要求,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级随访管理,试验组患者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与护士责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血压、BM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血压、BMI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明显高于或优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血压、BMI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明显高于或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及护士责任制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干预对板房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的效果。[方法]在四川省都江堰两个地震灾区板房社区中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高血压病人204例,随机抽取一个社区设为试验组(103例),另一个社区设为对照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板房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病人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血压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试验组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吸烟行为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收缩压控制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就医次数、急诊就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板房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收缩压,在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方面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在社区选取2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调整、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结果 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利用"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时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34-1234,123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内的2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两组同时给予一般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外加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主要观察血压达标率及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情况的变化。结果施加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应同时对其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进而改善高血压病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治疗依从性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与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自愿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高血压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31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56)和对照组(n=162)。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管理,对照组不接受自我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therapeutic ad herence scale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TASHP)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现象普遍,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是否达标和治疗依从性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现象普遍,治疗依从性好差和血压控制密切相关,治疗依从性的评估可作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社区中选取2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