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控性回肠膀胱是膀胱全切除后上尿路转流的一种方法。我院曾施行2例,介绍如下。一、病例介绍例1,男,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1986年4月1日入院.诊断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病理报告:移行上皮细胞癌Ⅱ~Ⅲ,侵犯粘膜固有层.术后第十天拔除引流管,自控能力良好,储尿300~400ml.术后3个月静脉肾盂造影正常。  相似文献   

2.
低压回肠囊代膀胱术(附8例报告)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杨登科陈书奎罗锡恩林国安冯志刚尿流改道是膀胱癌治疗中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尿流改道术是将尿路直接或间接与皮肤吻合,如输尿管皮肤造口,或者将输尿管与肠管吻合再行皮肤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 2例B2 期浸润性多发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行回肠新膀胱术初步总结及文献复习。方法 :采用保留前列腺两侧的神经血管束的方法根治性膀胱全切及回肠新膀胱术。结果 :2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 ,阴茎勃起正常 ,排尿情况基本满意 ,未见电解质紊乱 ,夜间偶有尿失禁。  相似文献   

4.
膀胱全切后,用肠管重建膀胱,如何解决尿频、尿失禁、逆行感染、吻合口狭窄、漏尿等并发症,是目前泌尿外科专题研究之热点。自1989年,我们对9例膀胱全切病例,采取了裤衩式回肠膀胱重建术,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28~66岁。二期膀胱癌3例,三期5例,巨大平滑肌瘤1例。手术平均6小时40分钟。平均住院27天。出院时平均1.5~2小时排尿一次,每次尿量200ml左右。半年后随访,一次尿量均达300~400ml。7例术后复查:经尿道行代膀胱造影,内压均达6.47kPa以上,无返流。血电解质、肾功能均正常。1例失访,1例术后半年死于其它疾病。随访最长3年,  相似文献   

5.
膀胱恶性肿瘤是全身常见肿瘤之一,也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常发生于50~70岁,以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为膀胱肿瘤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此手术可控性高,抗反流性好,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间抽性膀胱炎临床上并非罕见,其病因迄今不十分清楚。一旦出现严重尿频、尿急、耻骨上区疼痛及膀胱容量明显减小时,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全膀胱切除及回肠替代膀胱成形术治疗6例重度间质性膀胱炎,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64岁(平均52岁),病程2~3年。症状包括严重尿频(昼10~1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中膀胱爆炸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TURP术中发生膀胱内气体爆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排尿顺畅。结论在电切过程中可产生可燃性气体,在膀胱前壁液气交界处电火花可能会产生爆炸,故临近手术结束修整膀胱颈前及时将膀胱内气体排空是避免膀胱爆炸伤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例B2期浸润性多发性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行回肠膀胱术初步总结及文献复习。方法:采用保留前列腺两侧的神经血管束的方法根治性膀胱全切及回肠新膀胱术。结果:2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阴茎勃起正常,排尿情况基本满意,未见电解质紊乱,夜间偶有尿失禁。  相似文献   

9.
李钢  刘中文  张扬  陈智勇  胡鹏  陈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407-407,409
目的探讨保留勃起功能的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方法对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切除,保留精囊、输精管、神经血管束及大部分前列腺包膜。结果 11例患者回肠储尿囊术后经尿道自然排尿,尿量>200mL,最大尿流率>15mL/s,剩余尿<25mL。术后性功能保留。全部患者均保留勃起功能。结论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能较好的保留勃起及控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可控性回肠膀胱术是膀胱因病变(膀胱癌)需要全切或不能用作贮尿器时,需作的一种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手术,为提高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其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非常重要,本文对此一问题,探讨如下。1 一般资料1993~1996年共对12例病人实施可控性回肠膀胱术。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5~75岁,全部为膀胱癌。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复杂手术。双侧肾功能较好,可代偿电解质平衡和废物排泄,无尿路感染,肠道未发现病变。2 术前护理①全身准备:常规检查应包括体格检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  相似文献   

11.
<正> 膀胱腺癌比较罕见,仅占膀胱肿瘤的0.5~2.5%。我院从1963年1月至1984年12月共收治膀胱肿瘤192例,其中腺癌6例,占3%。现做简要报道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采用开胸直视下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治疗。我院于1988年3月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栓塞术关闭导管5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一) 外套管:为四氯乙烯塑料管,长25cm、壁厚0.4mm,外径规格有4.5、5.0、5.5及6.0mm数种。尾部接头为尼龙棒制成,中心有排气孔(可注入肝素  相似文献   

13.
上颌骨和上颌窦恶性肿瘤与原发于鼻腔的癌肿侵及上颌窦者,目前均作患侧上颌骨截除术。对双侧上颌骨截除术报道甚少。我院从1982年以来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66岁。例1为右上1—4齿与左上1—3齿牙龈部恶性黑色素瘤。例2系腭中线鳞状细胞癌Ⅱ级侵犯双侧上颌窦。例3为双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  相似文献   

14.
开颅术后硬膜外血肿是开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2年9月至1987年5月共发生5例,占同时期开颅术的0.5%。现就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方法进行讨论。病例资料例1,男,19岁。因头昏、头痛2月,呕吐半月于1985年6月4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除双眼底视乳突轻度水肿外无异常发现,头部CT 证实梗阻性脑积水。于1985年6月5日在局麻下用内径2mm 的普通硅胶管作右侧脑室—颈静脉分流。术毕即感头痛减轻,视物清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4年8月~2003年10月行全膀胱切除手术后,采用原位回肠膀胱重建手术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6~80岁,平均67岁。膀胱镜诊断为多发性肿瘤,病理均为多发性乳头状移行细胞癌Ⅱ~Ⅲ级。排泄性尿路造影见双肾正常,肾功能检查基  相似文献   

16.
膀胱横纹肌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间质组织肿瘤,来自中胚叶,几乎为婴幼儿所特有,又称膀胱葡萄状肉瘤或尿生殖窦胚胎性肉瘤,我们遇到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膀胱颈部梗阻系指前列腺增生症、肿瘤等原因之外的膀胱颈部疾患引起的慢性梗阻。现将我们遇到的病例中记载比较完整的四例膀胱颈部梗阻之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复习有关文献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住院号49180,男性,60岁农民。因排尿困难六年,于1976年3月18日入院。起病无何诱因,初期尿线变细,渐感排尿困难,呈点滴状,有时夜间不能控制而遗尿。曾在门诊及它院诊为“前列腺增生症”。但疗效不持久欲进一步治疗入  相似文献   

18.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于入院前4个多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及血尿。外院诊断为“尿路感染”,用抗生素治疗两周,症状好转。近两周来上述症状再度出现,伴有持续性全程血尿,于1983年12月15日入院。体检:体温37.4℃,血压100/60,贫血貌。双肾未触及,双合诊膀胱区可触及一鸭蛋大实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7~69岁,平均61.5岁。均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44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1999年,因膀胱肿瘤开放手术后出现腹壁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病例5例,现就术中种植转移的预防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