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缓控释系统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零级、一级释放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的药物动力学,探讨以剂型中药物的释放动力学和活性药物固有的吸收、分布、清除动力学参数为基础的血管外给药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血药动力学。方法 以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和隔室模型分析等经典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分析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在释放阶段和释放完成后的药物动力学。结果 得到了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在释放期间和释放结束后的血药动力学。结论 建立了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的药物动力学。由于零级释放与一级释放是基本的释放模式,零级释放和一级释放药物动力学理论是建立和理解缓释、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经口给予纳米骨架给药系统中载体的荷电性对荷电药物缬沙坦体外释放的影响,以期寻找到经口给予纳米骨架给药系统中荷电药物的释放规律。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处方的口服纳米骨架给药系统,用桨板法测定药物释放度,应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透射电镜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调节载体材料种类和比例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和程度。当药物与载体带有相反电荷时,加入电解质使药物释放增加;当药物与载体带有相同电荷时,加入电解质使药物释放减少。结论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电荷作用对经口给予纳米骨架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为制备荷电药物的经口给予纳米骨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系统中药物的非扩散控制释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晖  丁平田  郑俊民 《药学学报》2000,35(9):710-714
1 前言药物从聚合物控释系统中的释放机理及其数学模型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1~ 3] 。药物的释放一般遵循扩散机理 ,其数学模型大多是基于Fick方程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然而在多孔骨架型给药系统 ,在某些条件时药物的释放具有溶出控制的特征[1] 。用Fick扩散机理无法解释其释药机理 ,况且除扩散控制外 ,药物的释放还包括磁场、化学控制和溶剂活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控释系统 ,浓度差不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因此 ,药物的释放也不再是简单的Fick扩散过程。不同的释药系统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对释药…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9,(4):548-553
目的:为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体内外相关性""Nanoparticles""Drug release""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1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纳米给药系统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挑战、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方法、体外释放度的数学模型拟合以及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318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目前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纳米粒径的多样性和不均匀性、体内释放过程的多重性以及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等。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有透析法、离心法、流通池法、凝胶法、加压超滤法、扩散池法和原位法等,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目前针对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体外释放-体内行为相关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今后可通过在药物体外释放测定的介质溶液中引入体内蛋白、在释放测定过程中设计模拟纳米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性、控制测定装置孔隙大小等方面减小对粒径的影响,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更加完善;通过进一步体外释药模型拟合、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使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更好地预测其体内行为。  相似文献   

6.
盐酸丁螺环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减少给药次数和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制备盐酸丁螺环酮缓释片。方法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HPMC)制备该缓释片 ,并考察药物与HPMC不同比例组成、HPMC不同粘度等对该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药物 /HPMC之比为影响释放过程的主要因素 ,HPMC(高粘度 )的粘度与药物释放无关 ,且该骨架片的释药与释放介质的 pH无关。 结论 :该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 ,缓释速率可控。  相似文献   

7.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一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有着药物释放吸收的个体差异小、可避免药物剂量的“全或无”现象、对胃刺激性小、可以将不同释放速率的药物单元组合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的类型、制备方法、释药情况及其体内漂浮性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阿培南等抗生素诱导鲍曼不动杆菌释放内毒素(LPS)的作用机制。方法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4种药物以不同浓度作用于鲍曼不动杆菌,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LPS含量;检测各药物在0.5×MIC时的细菌数量,并观察作用7 h后细菌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释放的LPS均明显减少,且各高浓度给药组的LPS释放在作用后期趋于平缓。各给药组的细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形态学研究显示,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组的细菌形态呈丝状,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组呈球形,且比阿培南组可观察到破碎菌体。结论 LPS释放水平与药物种类、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诱导鲍曼不动杆菌细菌释放LPS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9.
局部给药的优势是直接在病灶部位释放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给药的不良反应。温敏凝胶是一种典型的局部给药制剂,具有随温度变化展现不同物理状态的特性,在低温或贮存温度下为溶胶状态,当温度上升到相变温度或接近于体温时,呈现半固体凝胶状态,具有一定黏弹性和快速自我恢复能力,增强药物在局部的黏附性,延长药物在局部的保留时间,控制和延长药物的释放,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温敏凝胶的特点、常用温敏材料及基于临床需求在鼻腔、眼、阴道、牙周、皮肤、瘤内、关节腔等不同给药部位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效地输送药物至所希望的作用部位是现代药物治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众多的给药系统中,唯胶体给药系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该系统包括乳剂、混悬剂、脂质体及胶囊等。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取决于其从剂型中的释放速率与释放程度。药物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544份。依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等相关规定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31.8%,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有选药不当、高起点用药、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8.
对天津市北辰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是对上市药品安全性的再评价,是公众安全合理用药的保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对天津市北辰医院103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认知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的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20.
张新静  徐艳  杨倩倩  王军 《安徽医药》2023,27(7):1437-1440
目的 通过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自然退行和进展的影响因素,了解ROP的发展规律,以期对ROP病儿的临床及筛查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眼底筛查的病儿472例。收集确定有眼底病变的141例病儿的临床资料,退行组107例,需干预治疗的进展组34例,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与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退行组和进展组平均胎龄分别为(31.61±2.29)周、(29.76±1.82)周,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8(1.25,1.82)kg、1.26(1.03,1.48)kg,无创通气时间为8.50(6.00,18.75)d、20.00(10.75,32.25)d,两组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占比分别为40.2%(43/107),79.4%(27/34),败血症59.8%(64/107)、82.4%(28/34)、贫血59.8%(64/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