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声像图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根据外伤病史,结合患处肌肉、肌腱或韧带与骨连接处内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中心可见单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明显声影等声像图特异性表现,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超声诊断经验,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例显示为三种不同类型声像图表现:早期3例显示为局限性低回声较均匀的肿块,无声影;中期3例病灶显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可见散在高回声,周边部并有薄层骨化强回声环,有声影;成熟期8例,肿块显示为不规则多层强回声,并有明显声影。上述各期具有一定特征性,并有各自不同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除3例早期病灶边缘回声较清外,余11例均模糊不清。结论: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是有用的,在早、中期优于X线  相似文献   

3.
小儿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肌性斜颈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结果:78例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均发现异常声像图改变。48例患儿探及胸锁乳突肌肿块.30例患儿未探及肿块而胸锁乳突肌呈弥漫性肿大。经超声随访发现3例回声持续性增强患儿预后较差。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1%(71/78)且血流信号均为少血供型。结论:小儿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骨化性肌炎(PTMO)早期和成熟期的超声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的7例PTMO患儿,对其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及超声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7例患儿中5例超声检查后经手术切除获得了病理诊断(2例为早期、3例为成熟期);2例经超声和MRI或CT影像检查确诊。2例早期PTMO超声表现为外伤局部的肌间低回声,边界清,内部显示纤细高回声,未显示明显钙化;能量多普勒显示枝条状血流信号。5例成熟期PTMO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块,内部显示条带状钙化,伴后方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局部呈稀疏点状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检查可根据肿块的声像图表现,早期识别小儿PTMO,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腘窝囊肿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腘窝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顺性分析56例腘窝囊肿声像图表现、手术发现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率98%。腘窝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为:在腘窝区,腓肠肌与半膜肌之间探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肿块,其形态可为较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或为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大多囊壁较薄,内壁较光滑,有的囊壁较厚,内壁毛糙,囊内大多为透声好的无回声,有的无回声内可见细弱回声或絮状回声;囊性肿块多为单房,少数可见线状分隔回声。结论:超声诊断腘窝囊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多数实质肿块及囊性肿块内实质部分有沙粒状钙化或粗糙钙化光团,少数表现为增强及杂乱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较高,平均为0.7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肌肉系统病变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下肌肉系统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6例患肌肉软组织病变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病变的回声特性,大小,范围,边界,内部回声,结构等。结果高频超声对76例患的检查敏感性为100%,肌腱断裂,韧带状纤维瘤,肌肉损伤,肌肉肿瘤及炎性病变等在声像图上有特异性改变。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肌肉系统病变的物理性质,对该类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舌下腺囊肿位置与下颌舌骨肌的关系以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此类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舌下腺囊肿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声像图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根据舌下腺囊肿的位置与下颌舌骨肌的关系,可分为3型:单纯型、口外型及哑铃型.在声像图上,舌下腺囊肿可表现为囊性回声、囊实性混合回声以及实质低回声.结论 超声检查在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诊断肠脂垂炎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急腹症低频超声检查阴性而有明确压痛点的患者,用高频超声扫查,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与CT及病理对照,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本组 7 例高频超声发现腹腔与腹壁粘连的高回声肿块,边界清,内呈面团状或云朵状结构,拟诊肠脂垂炎.CT检查6 例肠脂垂炎,1 例阑尾脓肿.病理诊断结果:6 例肠脂垂炎,1 例大网膜梗塞.超声和 CT 各误诊 1 例,1 例手术治疗,6 例保守治疗.结论 肠脂垂炎高频声像图有典型特征,可弥补低频超声不足,超声诊断本病与 CT 同样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减少漏诊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伸肌总腱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资料,观察伸肌总腱厚度、肌腱内部回声、病变处血流信号及伸肌总腱附着处肱骨外上髁骨质情况。结果 5例高频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余70例高频超声表现为伸肌总腱增厚45例,肌腱内部回声局限性减低35例,肌腱内部点状强回声钙化灶22例,伸肌总腱止点处不同程度撕裂19例,伸肌总腱附着处肱骨外上髁骨刺形成4例,骨皮质不规整10例,患肘伸肌总腱病变处见血流信号48例。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网球肘患者伸肌总腱的声像图改变,病变位置、范围,评估病变严重程度,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频超声诊断外伤后肢体软组织急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外伤后肢体软组织急性损伤的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外伤后3周内肢体肿胀、疼痛的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103例患者中肌肉撕裂34例,肌腱断裂6例,关节腔积血19例,韧带损伤10例,肌间血肿17例,骨化性肌炎6例,异物11例.97例116处出现皮下组织增厚、肌肉水肿,回声紊乱.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外伤后肢体软组织急性损伤后便捷的、可动态应用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report is to document 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ho had traumatic myositis ossificans with acetic acid iontophoresis. A 16-year-old boy developed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 myositis ossificans as a result of a springboard diving accident. A 2% acetic acid solution was administered via iontophoresis into the myositis ossificans, followed by 8 minutes of pulsed ultrasound at 1.5 W/cm2. Th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3 weeks.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treatments,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dicated a 98.9% de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ossified mass. The patient regained full range of motion and was able to return to pain-free activity. This case report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for a therapeutic program of acetic acid iontophoresis and ultrasound in eliminating myositis ossifica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本组63例患者共计66个病灶,其超声表现可分为3型,分别为均质回声型18个、不均质回声型40个、混合回声型8个。彩色多普勒显示所有病灶内均未见血流信号,4个混合回声型病灶在囊周可见较丰富点、条状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表皮样囊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is a pathologic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extraskeletal bone formation, induced by major or repeated minor trauma to the muscles. Our objective is to report an unusual case of 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in a paraplegic patient. Bilateral swelling and erythema on the thighs of a 1-month paraplegic in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in the quadriceps muscles due to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jection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prophylaxis. As a result, repeated injections under the spinal cord injury level should be avoided when possible because of the risk of 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诊断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高频超声检查30例健康志愿者,了解正常外周神经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对临床40例外周神经损伤于术前行超声检查,并用术中所见及病理学检测结果证实超声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外周神经纵切声像图为多条平行线性回声的束状结构。外周神经完全断裂,可见束状结构连续性中断,近端形成神经瘤,外周神经肿胀粘连,显示神经增粗,束状结构回声界限模糊不清。卡压性损伤可见神经变细,内部呈低回声改变。超声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87.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外周神经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和选择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高频和低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检查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及影像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析患儿具体治疗情况。  结果  60例肠套叠患儿中阳性52例,阴性8例,与临床诊断结果对照,高低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敏感度为86.54%,特异性为100.00%,准确性为86.15%。高低频超声诊断单纯性肠套叠、混合型性肠套叠及缺血型性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3.75%、90.00%、100.00%;诊断回回结病变、回结病变、盲结病变、结结病变及小肠病变的准确率为80.00%、96.55%、100.00%、100.00%、100.00%。低频探头下,超声内部低回声包块,近端肠管呈扩张现象。高频探头下,包块边界清晰,横切面强弱相间回声,外周呈低回声,表现出“同心圆”征。纵切面强弱相间回声,前后低回声,呈“套筒征",近侧肠管扩张。本组45例确诊肠套叠患儿中,有43肠套叠患儿在高频超声扫描中高低频超声血流声像图清晰,表现为条状及棒状血流;其余2例未发现异常血流信号,无法检测出频谱,对这2例实施手术或灌肠确诊为肠坏死。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套叠的肠管均较好复位,症状得到了较好缓解,未出现其他不适反应。  结论  高低频超声可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明确肠套叠类型、部位、超声成像特征及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彩超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且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另选同期35例具有相似超声声像图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8例TMC患者二维超声微小结节检出率为100%,声像图表现主要有甲状腺微小癌多为较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可见轻度的增强,13例结节内可见有微小钙化灶,大多无明显的血流信号,6例出现同侧淋巴结转移。观察组与对照组低回声、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微钙化灶的比例差异显著。结论高频彩超可根据肿块性质、形态和血供信息以鉴别肿块良恶性,对结节的定位、数目和大小的估计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TMC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频超声筛查甲状腺疾病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采用高频段探头 ,对受检人员的甲状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查 ,以清晰显示图像并记录甲状腺内部结构及相邻组织的声像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年度体检中经超声筛选检查甲状腺疾病阳性率为 12 .8% ,阳性符合率为 89.9%。不同类型结节回声特征不同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声像特征以低回声为主 ;甲状腺囊腺瘤以混合性回声为主 ;甲状腺囊肿以无回声为主 ;其他肿块则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结论 运用超声检测手段筛查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可对新发现疾病进行随访复查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声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肿瘤的外形、内部回声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瘤内血流信号,测频谱多普勒并探测腮腺旁淋巴结。结果 腮腺恶性肿瘤高频声像图特征:形态分类圆型、分叶型、不规则型;边界分清楚、不清楚、浸润状;内部回声分不均匀低回声、点状或簇状强回声、囊实性、蜂窝状。CDFI显示点状、棒状血流信号,收缩期血流峰值4.6~17.5cm/s,阻力指数0.69~1.14。误诊为良性肿瘤8例,诊断符合率为87.1%。结论 腮腺恶性肿瘤的高频声像图表现有其共性和特异性;血流丰富程度,收缩期血流峰值、阻力指数范围及腮腺旁淋巴结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