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验证灵芝酸A对海马神经元异常放电的影响。方法分离24h新生Wistar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正常对照组:将培养9d的海马神经元全液换成正常细胞外液处理3h,然后恢复正常培养24h;无Mg2+诱导组、灵芝酸A组、紫杉醇组、γ-氨基丁酸组、丙戊酸钠组分别将培养9d的海马神经元全液换成无镁细胞外液或添加相应的50μg/mL的灵芝酸A、50μmol/L的紫杉醇、100μmol/L的γ-氨基丁酸、100mg/L的丙戊酸钠混悬液处理3h,然后恢复正常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计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50μg/mL灵芝酸A可提高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能升高癫痫样海马神经元细胞SOD活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结论灵芝酸A可通过抑制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凋亡而保护异常放电的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处理海马神经元不同的时间,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神经元中ERK1/2磷酸化的水平。结果:丙泊酚能降低ERK1/2磷酸化水平,随丙泊酚孵育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ERK1/2的磷酸化水平逐渐降低。结论:丙泊酚能显著地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ERK1/2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研究大鼠杏仁核注射海人酸所致的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以深部脑电图监测Ⅳ级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以HE染色观察记数存活神经元,以TUNEL染色观察记数凋亡神经元。通过相邻切片的HE染色和TUNEL染色估算坏死神经元数。结果:痫样放电导致凋亡为主的,伴有坏死的CA3神经元死亡;放电的持续时间越长,神经元存活数越少,坏死和凋亡的神经元数目越多。结论:随着Ⅳ级放电持续时间的延长,海马CA3存活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坏死和凋亡细胞都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无镁人工脑脊液诱发癫痫样放电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所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成癫痫组和对照组,癫痫组中的神经元培养至第10天时,经无镁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处理3 h建立癫痫样放电模型,对照组中的神经元培养至第10天时,使用正常人工脑脊液处理3 h。使用Western blot检测p-CREB和β-actin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磷酸化CREB(p-CREB)和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p-CREB水平在癫痫样放电后2 h即较对照组增强且在6 h达到高峰,在12 h和24 h都维持在增强水平,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癫痫样放电后6 h的神经元行免疫荧光检测,其荧光强度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REB水平在海马神经元无镁致痫性损伤后增强,可能在癫痫样放电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祖才  刘华  陈阳美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3):1639-1642
目的 研究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与c-fo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无镁细胞外液建立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加入10μmol/L U0126)和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只取0 min).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建模后30 min,磷酸化ERK1/2(p-ERK1/2)和c-fos在神经元内的分布;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p-ERK1/2和c-fos在相应处理后0、30 min,2、6、12和24 h的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双标显示:癫痫样放电后30 min p-ERK1/2在神经元胞核与胞质内都有表达,而c-fos只在核内表达.Western印迹表明:模型组中各时间点p-ERK1/2都有表达,c-fos与P-ERK1/2变化趋势相似,30 min达峰值(1.849±0.059).抑制剂组中,P-ERK1/2表达完全被抑制,c-fos表达明显减少,且各时间点表达强度相近(30min时0.127±0.029),模型组与抑制剂组及对照组(0.241±0.030)在相应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ERK1/2信号通路被持久激活,阻滞ERK1/2磷酸化,可以下调c-f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4区神经元表达的意义.方法 在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中,应用TUNEL、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糖尿病脑缺血组与正常血糖脑缺血组在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1 h海马CA4区神经元凋亡和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 糖尿病脑缺血组在缺血15 min、再灌注1 h海马CA4区神经元凋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脑缺血组(P<0.05);糖尿病脑缺血组各时间点磷酸化ERK1/2明显增高,于再灌注1 h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 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侧脑室注入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所致癫痫,可被电针“督脉穴”缓解。表现为:海马痫波幅度和频率均减低,第1min内主要以痫波幅度的显著降低为主。电针前后海马脑电未出现去同步化。侧脑室注入KA后,海马痫样放电分为正性单位、负性单位和无关单位三种形式,电针后正性单位被抑制,负性单位被激活,且正性单位(21%)、无关单位(33%)转为负性单位。同时电针使海马癫痫神经元丛状放电的每一丛状放电中峰电位数目(简称NSEB值)及丛内峰电位频率(简称IBSF值)减小。提示:(1)电针制痫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癫痫脑电的振幅起作用;(2)海马负性单位是电针制痫的因素之一;(3)电针能调整癫痫神经元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8.
胃动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胃扩张神经元的特点及胃动素对胃扩张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体观察胃动素是否对82只大鼠海马胃扩张(GD)神经元放电有影响,胃扩张神经元根据刺激后的变化可分为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和胃扩张抑制性神经元。结果①在82只大鼠上记录到的358个海马单位电活动,根据神经元放电模式可分为位相性、连续性和单个性。神经元放电频率可分为:高频(>10Hz)、中频(5~10Hz)和低频(0~5Hz)。②海马内358个对GD刺激有反应的171个GD神经元中,放电频率增加的海马神经元有130个(70.5±4.8)%,为GD兴奋性神经元(GD-E);GD引起海马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的神经元41个(-60.3±4.2)%,为GD抑制性神经元(GD-I);③海马CA1区内的66个GD-E神经元中有38个(57.6%)对胃动素呈现兴奋性效应;在18个GD-I神经元中有10个神经元(55.6%)表现为兴奋效应,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结论海马区有胃扩张反应性神经元;胃动素对海马胃扩张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镁细胞外液"诱导海马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形式,建立离体癫痫模型.方法:采用24h新生Wistar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体外培养至第9d时,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在相应时间点的放电情况.结果:通过鉴定可见,所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纯度接近100%.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致恢复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24h,神经元仍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结论:采用本方法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无镁细胞外液"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癫痫样放电,为今后进行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腹腔注射马桑内酯所致的急性癫痫和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上,观察了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及放电模式。结果显示:皮层脑电图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痫性放电,胞内微电极记录皮层及海马神经元放电的模式为:①单纯去极化;②去极化并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放电;③去极经与超极化交替出现等。表明马桑内酯可以引起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生物电活动的改变,其改变形式不一,但主要引起去极化。  相似文献   

11.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钙离子活度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大脑皮层或海马内注射马桑内酯可以引起大鼠癫痫样发作及脑电图痫样放电,应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量了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和皮层的钙离子活度的改变,皮层或海马注射5μl马桑内酯(5mg/ml)3min后观察到细胞外钙离子活度的明显改变,大脑皮层及海马内Ca2^+分别下降了0.61mmol/L及0.74mmol/L,与马桑内酯注射前相比较,注射后皮层或海马内的Ca^2+活度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马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表达以及中药复方AA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6组,复制戊四氮致痫大鼠模型;于致痫后12h、2d、5d、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mGluR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GluR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及丙戊酸钠组比较,中药复方AAPl、AAPm、AAPs组海马CA3区mGluR1阳性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mGluR1表达增加,mGluR1可能在PTZ致大鼠癫痫发作中起作用;中药复方AAP可降低mGluR1表达,对癫痫大鼠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量研究大鼠杏仁核注射海人酸所致的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深部脑电图监 测Ⅳ级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以HE染色观察记数存活神经元,以TUNEL染色观察记数凋亡神经元。通过相邻切片的 HE染色和TUNEL染色估算坏死神经元数。结果 痫样放电导致凋亡为主的,伴有坏死的CA3神经元死亡;放电的持 续时间越长,神经元存活数越少,坏死和凋亡的神经元数目越多。结论 随着Ⅳ级放电持续时间的延长,海马CA3存活 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坏死和凋亡细胞都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的丢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W  Liu J  Lu Y  Zho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3):1629-1631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DNA梯度电泳,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死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发现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早期坏死发生在3-24h内,6h达最高峰,神经元癫痫样放电6h后凋亡细胞增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步增多。结论 反复癫痫样放电早期导致神经元的坏死,后期则诱发神经元凋亡。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具体死亡模式取决于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MEK1/2、ERK1/2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大鼠麻醉后,经气管软骨环间隙向心端穿刺,注入博莱霉素5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在同样麻醉条件下气管内注入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地塞米松组给予等容积地塞米松蒸馏水溶液,贝母素乙A组、B组分别给予等容积贝母素乙5、2.5mg/kg蒸馏水溶液。灌胃28d后,麻醉并颈动脉取血后处死大鼠,肺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常规脱蜡,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肺组织MEK1/2、ERK1/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MEK1/2、pERK1/2水平。结果贝母素乙可显著降低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ERK1/2、MEK1/2水平(P0.01),与地塞米松作用相似(P0.05),贝母素乙A组、B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贝母素乙可以显著降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p-MEK1/2、p-ERK1/2水平(P0.01),较地塞米松更为显著(P0.01),贝母素乙B组较贝母素乙A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贝母素乙减轻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MEK1/2、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癫痫敏感形成期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和CA1区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特征,探讨树突可塑性在神经环路重组形态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SD大鼠颈部皮下注射海人酸[KA,10 mg/(2mL·kg)]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4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S组)、癫痫发作3 d组(KA3d组)和癫痫发作7 d组(KA7d组)。癫痫动物发作达4级为造模成功,鼠脑经高尔基染色和火棉胶包埋与切片,在光镜水平检测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和CA1腔隙层树突棘的形态和密度。结果 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外带树突棘密度分别为(26.8±4.06)个/50 μm和(29.1±4.40)个/50 μ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A7d组分别为(30.7±6.78)个/50 μm和(32.8±8.59)个/50 μm,显著高于KA3d组(P<0.05),其中KA3d和KA7d组无颈短棘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反,KA3d组分子层内带有颈长棘密度未见显著变化,但其平均长度明显下降。KA7d组分子层内、外带有颈长棘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外带的比较分析发现KA3d组齿状回分子层内带树突棘密度明显低于外带树突棘密度。KA7d组内、外带树突棘密度无明显差别,但外带的有颈长棘密度以及其在树突总数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内带。在海马CA1区腔隙层,KA3d组树突棘密度为(0.79±0.278)个/μm出现下降趋势,KA7d组树突棘密度为(0.69±0.313)个/μm明显低于对照组和KA3d组(P<0.05)。结论 海马结构内树突棘可塑性变化可能参与了癫痫敏感性形成的形态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单胺假说是目前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抑郁症的发病理论,但其又无法解释抗抑郁药的延迟效应。所以,近年来更多的研究指向受体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由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多是G蛋白耦联受体,所以早期更多的研究集中在cAMP信号转导通路。随着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已经扩展到PI、MAPK/ERK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本文就腺苷及其受体、ERK1/2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干预后海人藻酸(KA)致痫大鼠心肌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n=105)随机分为3组:A对照组(n=35);B1-5 致痫组(n=35);C1-5坎地沙坦组(n=35),1-5分别表示癫痫后0、0.5、2.0、4.0及6.0 h。采用立体定位仪下杏仁核内注射KA方法制备大鼠癫痫模型,于致痫后不同时程进行灌流固定、心肌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程心肌细胞ERK1/2表达的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及坎地沙坦组心肌细胞于致痫后0.5 h ERK1/2表达均开始增加(P<0.05),致痫后2 h两组大鼠心肌组织ERK1/2的表达均达到高峰(P<0.01),随后逐渐下降,致痫后6 h,两组大鼠心肌组织ERK1/2表达均回到对照组水平(P>0.05)。即致痫组及坎地沙坦干预两组大鼠心肌ERK1/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坎地沙坦组ERK1/2表达较低(P<0.05)。结论:ERK1/2在KA致痫大鼠心肌细胞中表现为短时程表达增加,坎地沙坦可使心肌ERK1/2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32-36+16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各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n=54)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匹罗卡品模型组(SE组,n=24)、利拉鲁肽干预组(Liraglutide组,n=24);并根据发作终止后的时间点(12 h,1 d,3 d,7 d)将SE组和Liraglutide组各分为4个亚组(n=6)。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CA3和DG区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E组相比,Liraglutide组在SE后12 h、1 d、3 d时CA3区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在SE后7 d时BCL2水平与SE组无差异(P0.05);在DG区,Liraglutide组在SE后1 d BCL2表达升高(P0.05),在SE后3 d时表达无差异(P0.05)。Liraglutide组相较SE组,在SE后12 h,DG区BAX表达开始明显降低(P0.01);在SE后1 d,CA3区BAX表达降低(P0.01);且在SE后3 d,Liraglutide组DG区和CA3区BAX表达都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CA3区和DG区神经元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RK1/2在偏头痛中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C组)、偏头痛模型组(M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D组)和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每组n=12.进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放电记录和ERK1/2磷酸化水平检测.结果 (1)放电频率变化百分比:造模后,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外放电频率增加,造模后2h为造模前的(325.88±47.32)%;M放电频率(325.9±47.3)%高于N组(100.0±0.0)%和C组(107.3±16.4)%.D组放电频率(319.3±42.5)%与M组(325.9±4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放电频率(218.5±31.7)%低于M组(325.9±47.3)%和D组(319.3±42.5)%.(2)磷酸化水平:M组、D组ERK1/2磷酸化水平高于N组和C组;D组与M组相比,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D组磷酸化水平低于其余四组.结论 偏头痛中枢敏感化过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兴奋性和ERK1/2磷酸化水平增加,ERK1/2抑制剂PD-98059能减少神经元兴奋性和ERK1/2磷酸化水平,说明ERK1/2可能参与大鼠偏头痛中枢敏感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