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常规方法显示室壁运动正常的左室收缩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1例,无糖尿病及心脏疾病的正常人38例,对上述患者进行心尖位两腔、左心长轴及四腔切面测量,获得室间隔及前后壁厚度、左房左室内径、左室心尖位心内膜下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室间隔及前后壁厚度、左房左室内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心尖位心内膜下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降低,各节段各部位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发生严重冠心病之前能够早期发现局部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检测拟诊冠心病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临床拟诊为冠心病、二维超声示室壁运动正常的住院患者 143 例, 根据冠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LM)和(或)左前降支(LAD)和(或)左回旋支(LCX)病变结果分为狭窄≥75%组(A 组)73 例和狭窄< 75%组(B 组)70 例。 应用 RT-3DE 及 2D-STI 分别检测并比较 2 组患者左室节段射血分数(sEF)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 利用 ROC 曲线比较 2 种技术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 结果 (1)A 组病变冠脉所支配室壁的 sEF 及 SL均较 B 组减小(P< 0.05);(2)节段平均 sEF 与节段平均 SL呈正相关(r=0.689, P< 0.05);(3)两项指标均显示异常的左冠供血各节段 sEF 对诊断供血冠脉狭窄≥75%的曲线下面积大于 S( L 最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22 和 0.874)。 结论 RT-3DE 及 2D-STI 均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局部运动状况, 进而推测冠脉病变程度, 但 RT-3DE 指标可能更优于 2D-ST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心室(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的价值。方法 30例DHF患者(A组)、30例DHF可疑患者(B组)及30例正常人(C组)行常规超声测量相关指标。应用2D-STI测量三组左室径向及纵向各18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与C组比较,A、B组E/A降低,E/E′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E/A降低,E/E′升高(P<0.05)。A组所有节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C组(P<0.05)。A组部分节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低于B组(P<0.05)。结论 2D-STI可作为一种无创性定量检测方法准确评价DHF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4.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扭转与解旋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特征.方法:入选6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AMI患者分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组(LVEFI>0.50)36例和LVEF减低组(LVEF<0.50)24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左室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心尖旋转峰值(PAR)、心底旋转峰值(PBR)及各自的达峰时间、左心室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 R)、解旋减半时间(HTU).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患者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Ptw、PAR、AVCtw及MVOtw均减低,LVEF减低组PBR减低(P<0.05). AMI患者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相比,Ptw、AVCtw、MVOtw减低(P<0.05).LVEF值与Ptw值存在相关性(r=0.527,P<0.05).结论:应用STI可定量评价AMI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左室扭转可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在心肌梗死患者评价左室重构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85例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行介入手术,术后有29例左室重构(LVR组)、56例未左室重构(对照组),均进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以及对左室重构的预测参数。结果 PCI术后6个月LVR组患者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LVEDV、LVE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R组患者的GCS、GRS、GLS显著低于对照组,径向Ts-SD、横向Ts-S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CS是预测左室重构的2D-STI应变参数(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评价左室重构,其中GCS是主要预测LVR的应变参数,值得全方位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对3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Simpson's法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和被动排空分数,应用STI技术测量各房壁的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左房各壁的应变率曲线平均值(mSR_S、mSR_E、mSR_A),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最小容积、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左房最大容积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左房被动排空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减低;(2)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mSR_S、mSR_E)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mSR_A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严重烧伤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照组,均使用2D-STI检测左心室功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径向应变(GRS)和二尖瓣环后间隔侧位移(TMADIS)、二尖瓣环前间隔侧位移(TMADAS)、二尖瓣环前壁侧位移(TMADAN)、二尖瓣环侧壁侧位移(TMADAL)、二尖瓣环后壁侧位移(TMADIL)、二尖瓣环下壁侧位移(TMADIN)、二尖瓣整体位移(TMADgloba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心肌的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高血压心肌肥厚组30例,糖尿病心肌肥厚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L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心肌肥厚组与糖尿病心肌肥厚组的心肌纵向应变值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糖尿病心肌肥厚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在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收缩期左室径向应变值,可以了解心肌收缩时径向运动和应变值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和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1.
13.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肾功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肾功不全患者32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获取左室射血分数。取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分析计算各节段的左室短轴应变参数,将上述指标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RF组EDV、ESV显著增大,EF减低(P<0.05)。RF组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D-STI作为一种新技术能客观、定量评价肾功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在诊断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心肌缺血、3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得左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技术诊断心肌运动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心肌缺血组及梗死组各水平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心肌梗死组圆周应变较正常组显著减低.心肌缺血组圆周应变降低幅度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径向应变检测异常心肌的灵敏度为55.0%,特异度为79.8%,阳性预测值为71.0%,阴性预测值为65.7%;圆周应变检测异常心肌的灵敏度为52.1%,特异度为78.0%,阳性预测值为69.3%,阴性预测值为63.0%;纵向应变检测异常心肌的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77.5%,阴性预测值为68.6%.结论 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其供血心肌节段应变峰值逐渐降低.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纵向应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列各项指标之首.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富超声工作经验者及少经验者用常规室壁运动分析方法与彩色室壁动力分析(CK)技术比较,验证CK技术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对30例健康者及1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冠状动脉狭窄≥75%的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状态用常规室壁运动分析法和CK技术进行超声评分。结果:富超声工作经验者与CK技术在评价室壁运动异常无明显差异。而少经验者与CK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结论:CK技术能准确直观地判断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和定量分析软件对腹主动脉瘤(AAA)径向运动进行观测,与正常组进行比较,探讨该技术对腹主动脉瘤局部运动异常的研究价值。方法首先对30名正常人(正常组)腹主动脉分别采用M型超声和2DSTI进行前后壁位移测量。然后采用2DSTI对30名正常人、AAA患者(AAA组)21例进行管壁局部测量。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进入Qlab脱机软件分析,取两组相应各节段各心动周期收缩期径向最大位移及舒张期径向最大速度的平均值。结果①正常组腹主动脉收缩期前、后壁位移M型超声测量与2DSTI测量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②正常组收缩期最大径向位移前壁位移大于其余各壁(P<0.05),其余各壁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舒张期最大径向速度各节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③AAA组各节段收缩期最大径向位移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舒张期最大径向速度小于正常组各节段(P<0.05);④彩色多普勒显示正常组腹主动脉内呈现单一的红色层流,AAA组出现涡流及旋流,血流信号紊乱。结论 2DSTI可检测正常腹主动脉管壁及腹主动脉瘤壁径向运动,能够反映AAA局部各节段运动位移及速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临床常见综合征,随病情进展,导致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评估患者的心肌运动特点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心肌运动的评估方法众多,该文就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运动特点的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左室扭转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新生儿心脏结构,测量左心室壁厚度,采集胸骨旁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计算新生儿左心室扭转角度。结果观察组室间隔舒张厚度(0.45±0.06)cm,对照组(0.34±0.05)cm观察组左室后壁舒张厚度(0.45-±0.17)cm,对照组(0.31±0.02)cm。观察组左室内膜旋转峰值为(-4.713±2.049)°,对照组为(-3.744±1.854)°;观察组左室平面旋转峰值为(-2.351±1.429)°,对照组为(-1.413±0.918)°;观察组左室外膜旋转峰值为(-1.457±1.135)°,对照组为(-0.916±0.808)°;观察组左室跨壁扭转峰值为(-3.209±1.326)°,对照组为(-2.886±1.481)°.观察组左心室扭转角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检测包括新生儿在内左心功能早期改变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恶性淋巴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NTH)治疗后心脏改变的监测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行CHOP方案化疗。结果:在化疗至第2、4、6疗程时,GLS相比化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GCS、GRS在第6疗程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结论:通过运用2D-STI技术,能够早期发现NHL者ANTH化疗后的心脏功能改变,可用作对患者ANTH化疗后亚临床期心脏功能减退情况的监测。LVtw与GLS的减低负相关于ANTH累积剂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