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小凡 《北京医学》2010,32(12):1013-1013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mycoplasma pneumoniae,MP)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有散发感染,常造成小范围流行,近年来MP感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MP不仅侵袭呼吸道,还可以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关,现特将我院儿科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收住的50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蔡竹青  蔡抗援 《海南医学》2005,16(12):120-120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但MP感染并发胸腔积液的报告还不多.2000年8月~2004年11月,我院儿科病房共收治MP感染合并胸腔积液17例,现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婴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一般认为年长儿多见,近年来MP所致的婴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也并不少见。我们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婴儿进行MP感染调查,旨在探讨婴儿呼吸道MP的感染状况、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我院儿科2003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儿,共1136例,其中男性686例,女性450例;年龄2月~1岁,平均(6.3±0.9)月。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621例,毛细支气管炎308例,急性支气管炎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3例。病程2~9d,平均(4.2±0.8)d。1.2方法患儿入院时均行荧光定量聚合…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2].现对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MP感染导致肺外并发症的66例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素云 《中原医刊》2007,34(5):68-68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本地区MP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儿科自2004年1月~2005年2月收治的M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着重探讨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方彩文  徐红 《浙江医学》2007,29(11):1186-1187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P不仅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而且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为了解小儿MP感染所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由MP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之一,常年均有发病,近年来我国MP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大庆地区儿童MP感染情况及与气候环境因素的关系,本研究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大庆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治疗的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神经系统损害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亚新  袁琛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27-27,7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本院儿科病房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占MP呼吸道感染的8.5%,血和脑脊液MP-IgM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阿奇霉素和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确切。结论MP感染可致神经系统损害、儿科医师对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及时确诊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致病率逐年增高,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MP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化,体征不典型,胸片无特异性,还可有肺外合并症,易误诊.我们对2009年1-12月本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儿童中MP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特点。方法:对儿科MP感染2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多数发生于呼吸道、支气管及肺占82.7%。并发症好发的部位,按其发生率高低依次排序为:皮肤、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结等。结论:MP感染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可出现多系统受累,预后良好。肺外支原体感染的肺外症状呈多样化,需引起重视,防止漏、误诊。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呼吸道以外多种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可以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器官的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而儿童尤为多见,因此儿科临床医生应对感染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近年来MP感染有明显增多趋势,而且累及多系统.我院儿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共收治52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有118例存在肺外损害表现,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支原体(MP)引起呼吸道感染是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所增加,特别是肺外多脏器的损害已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现将我院儿科2003年2月到2004年6月202例呼吸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的33例病人(16.5%),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我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中流行并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而M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与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日益严重.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MP感染病儿681例,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5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严重危害着广大小儿、儿童的健康。在诸多致病因素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MP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为提高MP感染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治愈率,笔者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以呼吸道感染收住我院的血清抗体(IgM)阳性、资料完整的100例M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封开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本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862例住院惠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85例,阳性率为21.5%.MP感染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为主,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P>0.05).MP感染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阳性率高于夏秋季节.结论 MP是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且感染率随儿童年龄增加而升高,冬春季为其感染发病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常造成小范围流行,可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现将我院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MP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封开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862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85例,阳性率为21.5%。MP感染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为主,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3,p〉0.05)。MP感染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阳性率高于夏秋季节。结论 MP是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且感染率随儿童年龄增加而升高,冬春季为其感染发病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47例小儿MP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易合并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临床有呼吸道感染时,当并脑、心、肝等脏器受累表现者应想到MP感染可能.确诊MP感染后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儿童中,MP感染占儿童肺炎的10%~40%。近年来,MP感染发生率有所增高,发病年龄降低,临床观察发现MP感染与喘息发作关系密切。有证据表明5~30%的喘息症状和哮喘发作与MP感染相关。一旦确定MP感染,临床上多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在4~6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