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X线复查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全部顺利愈合,观察组尺偏角(20.5±3.5)°明显低于对照组尺偏角(25.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骨缩短(3.1±1.2)mm明显低于对照组(5.2±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rtland-Werley准则评价治疗结果为:观察组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术后早期腕关节可活动,术后功能优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测量并记录2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2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背伸、掌屈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桡偏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尺偏、旋前、旋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0.0%和7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对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的影响较小,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可保持背侧软组织的完整性,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3-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诊6~15个月,平均9个月。参照改良的Shea等[1]评定标准,优9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锁定接骨板能为骨折端提供早期的稳定性,避免对局部血供的破坏,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尺偏角、掌倾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为4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23例患者采用掌侧锁定接骨板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后用腕关节Dienst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23例随访时间3-18月,平均12.5月。骨折于术后3-5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月。术后腕关节Dienst评分系统评定,优12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2.6%。结论掌侧锁定接骨板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6.
杨玉红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950-3953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LPHP)固定术后复位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在商丘市中医院接受掌侧入路LPHP固定术后复位良好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复位良好组;并选择同期在商丘市中医院接受掌侧入路LPHP固定术后复位不良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复位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LPHP固定术后复位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不良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占比、B/C型骨折占比、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占比、高能量创伤占比高于复位良好组,规律康复训练占比低于复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二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骨折AO分型、TFCC损伤、高能量创伤、康复训练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LPHP固定术后复位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LPHP固定术后复位不良与骨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治疗85例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入路治疗5例桡骨远端骨折;结果:90例患者,经过锁定钢板治疗,优59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总优良率88.9%;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式简捷,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且可早期行功能训练并恢复腕关节功能,是临床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根据AO/ASIF分型:B2型3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3例,C3型1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Aro关节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是国际内固定学会(AO)2000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骨科内固定器,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6月来对应用张家港星月牌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病人50例,将其与2003年应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病人随机选择50例进行疗效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是门急诊中常见的上肢骨折。对于累及关节面的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2009年11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24周,骨折全部愈合,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5例,良9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8%.结论:T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2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掌侧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年腕关节X线片Batra放射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掌侧入路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因此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万向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予万向掌侧锁定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腕关节评分(活动范围、功能、疼痛、握力),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范围、功能、疼痛、握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状况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佳,术后腕关节功能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桡骨远端未累及关节的骨折及儿童的干骺端骨折通过典型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方法可获得预期的成功[1]。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闭合复位治疗难以成功,复位后易出现再错位与畸形愈合,出现腕关节疼痛,旋转受限,握力减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4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4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都给予掌侧入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并随访3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均愈合,无严重并发症,腕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97.8%。手术前患者的掌倾角为10.34±2.13°,尺偏角4.10±0.23°;随访时,患者的掌倾角为22.98±2.45°,尺偏角10.98±0.34°。随访时患者的掌倾角与尺偏角明显高于手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便简单,能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李刚  贾胜洪 《吉林医学》2014,(8):1684-1685
目的:观察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均采用腕掌侧入路,行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骨缺损严重者植入人工骨。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骨折均愈合,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移位,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良1例,优良率94.4%。结论: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4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5例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参照Kotmert评价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6%.结论 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分析锁定接骨板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桡骨远端骨折,经腕关节掌侧小切口入路解剖复位行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 本组35例平均随访10.3个月,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平均10.5°,尺偏角平均20.7°,桡骨短缩皆<1mm;关节面移位均<1mm.均骨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26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7.1%.结论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很好的保护骨断端及其周围的血供,符合MIPPO技术原则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勇 《四川医学》2010,31(6):826-827
目的对比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选择掌侧手术入路或背侧入路及接骨板置桡骨掌侧或背侧的优缺点。方法内固定接骨板经掌侧手术入路置于桡骨掌侧及内固定接骨板经背侧手术入路置于桡骨背侧。结果全组62例随访9~24个月,均在6个月内骨折愈合,优38例(61%),良16例(26%),可6例(9%),差2例(4%)。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掌侧入路手术并置接骨板于桡骨掌侧,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而背侧入路手术并置接骨板于桡骨背侧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