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据报道,即使使用最有效的抗精神药物治疗,仍有25%~50%的患者持续存在精神病性症状[1].工娱治疗是通过工作和娱乐促使疾病康复,防止精神衰退,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2].以往的工娱治疗一般只针对封闭式的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由于用房紧张,无专门的活动用房和器材等原因,工娱治疗报道较少.我院精神科因地制宜,在有效的空间内利用示教室积极开展工娱治疗,现将其方法、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基里巴斯精神科病房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治疗是精神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本对基里巴斯精神科病房的康复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讨论了安慰剂在评估精神科药效时的作用,对安慰剂作用进行了鉴别,并讨论了活性安慰剂问题,以及设制安慰剂组在心理治疗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本综述了SSRIs在儿童的代谢特点,应用及付作用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音乐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音乐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音乐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变化性相应较大。导致精神障碍的原因有:人格结构中不适合的部分、外部环境的压力、遗传因素等。一些患者对现实有认知障碍,另一些也许清楚他们现在的外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精神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基础护理及精神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2组均无自杀事件及其他重大事故,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住院天数短、家属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符合精神疾病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营造良好的医院软环境,树立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电刺激治疗对精神科住院病人拒食、拒药、兴奋躁动毁物伤人等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应用皮电极接触患者相关治疗穴位1~3秒,使患者局部产生胀、麻等难受感。形成对电刺激治疗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结果149人次(95.5%)患者相关精神症状得到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无一例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电刺激治疗疗效确定,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我们认为电刺激治疗在精神科病房仍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精神科医师培养工作,提高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体系,开展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从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社区实践 等教学内容方面学习,同时从教师能力、教学理念、形式等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优化,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相结合,穿插强化培训班以强化教学内容,并严格全面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通过对精神科转岗学员 系统的培训,精神科转岗学员重点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 达到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从而进一步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 医师培养,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缓解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精神科21世纪发展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国会确定20世纪最后十年为“脑的十年”以后,引起世界各国对脑科学的高度重视。可以认为,21世纪将是脑科学(神经科学)的世纪,许多精神疾病的脑机制将得到进一步了解,尤其是与此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的研究将促使精神疾病病因学的探讨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新的精神药物将大量发现.形成疗效好、选择性强、副作用小的精神药物系列。与生物精神医学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发展将为精神病的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段。随着都市化、信息化、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节奏加快,人际竞争日趋激烈,下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20名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对照研究,发现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对工作中安全性的满意度及对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的满意度二方面有极显著差异,而对自己的业务学习及进修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等使用rTMS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江苏省临床实践,由江苏省精神科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撰江苏省精神科TMS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往往在生活、工作、社会适应等方面有所缺陷,而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变病态的精神活动,促进病人全面康复,重返社会。香港精神科的职业治疗师正是担负这个重任,在病人病情控制后为其设计个案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16.
精神科护理学虽比临床其它学科发展缓慢,但随着社会、政治、化的变革,精神科护理学现今也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精神科护土已由原来的看护式照顾、生活照料、治疗协助发展成生理、心理、社会兼顾的整体护理实施。因此,精神科护士应迅速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拓展知识,使自己与现代化护理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首诊病人的疾病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首诊门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分析,了解首诊疾病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063例首诊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轻型精神疾病,如神经症、心理障碍是首诊的主要疾病(占43.65%);农民是首诊病人主体,而农民中癔症的就诊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群体(P<0.0001)。结论 精神科门诊病人的疾病种类和分布特点已发生变化,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应用软件(APP)将成为医学量化治疗(MBC)的主要运行模式。精神科领域的手机APP相关研究极少,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介绍MBC智能化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其手机APP的产生、发展、工作程序、特征和优势;希望精神科医生能对其予以了解、关注和探索,促进MBC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护理工作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对拒服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例精神障碍患者非精神科诊治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精神障碍患者非精神科诊治情况。 方法 :自制调查表 ,对 2 0 0例精神障碍患者及 /或家属进行调查。 结果 :有 81%患者曾到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就诊 1~ 9次。其中以神经症患者非精神科就诊率最高 (90 1% ) ,精神分裂症最低 (72 4% ) ,非精神科就诊率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诊断准确率为 13 6 %。用药合理率为 2 2 9%。有 90 %患者参与过迷信活动。治疗花费 (15 12± 35 6 )元。 结论 :精神障碍的诊治存在很大误区。非精神科医师对精神障碍识别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