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Y"形剪开硬脑膜及其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脑膜剪开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根据病变部位、解削结构和手术暴露要求,采用不同的切开方法,如"十"字法,错"十"字法,U型或马蹄形,H形,I型,弧形等,每种方}土各有优缺点;如果是相同条件,评价硬膜切开应该包括长  相似文献   

2.
脑挫裂伤骨窗减压术中,若有发生术后颅高压的可能,经典的手术学主张星状切开硬脑膜后,将其平覆于脑表面而不缝合,只缝合颞肌、帽状腱膜和头皮,颞肌筋膜也不缝,使其在高颅压发生时,形成一代偿空间。近年国内外学者主张硬脑膜应修补,作者体会到如下两种方法有一定优越性。(1)“人”字形切开三角形修补缝合法,是一个近圆形减压窗(图1)修补后可形成一个较大的代偿空间。(2)“十”字形切开四瓣花形修补缝合法(图图1 三角形修补缝合法  作者单位:45125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是一个近圆形减压窗。即…  相似文献   

3.
在颅脑疾病择期手术中,由于多不需要行开窗减压术,且近年来多主张术后尽量恢复患者原有的解剖关系,以符合生理需求,故硬脑膜的修补则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笔者在开颅时采用错位“十”字形剪开法剪开硬脑膜,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48例颅脑肿瘤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10~53岁,平均38.6岁。其中脑膜瘤23例,胶质瘤17例,垂体瘤5例,颅咽管瘤3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术毕将错位“十”字形剪开的硬脑膜严密缝合。硬脑膜剪开与缝合方法开颅后依骨窗形状行错位“十”字形剪开硬脑膜:(1)先沿骨窗长径行对角线A、B剪…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各种硬脑膜切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7例颅内病变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行开颅手术。幕上病变采用"U"形、"X"形、双"Y"形、双"T"形和半月形或弧形等切开方法;幕下病变采用"X"形、"Y"形、"H"形和半月形等切开方法。结果对于幕上病变,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均使脑皮质面积能满足手术需要,术后出现皮下积液113例,脑脊液漏12例,伤口感染27例,并发症与硬脑膜切开方法无关。对于幕下病变,硬脑膜不论采用何种切口,严密缝合较困难,大多需要修补,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脑脊液漏4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开硬脑膜,取决于病变位置、可操作性、硬脑膜缝合的严密性及术者的经验和手术习惯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后高流量脑脊液漏修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6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生高流量脑脊液漏(Esposito分级3级),其中48例重建颅底过程中联合应用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硬脑膜缝合组),58例未联合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硬脑膜未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的修补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硬脑膜缝合组脑脊液漏的修补时间为(63.0±7.5)min,与硬脑膜未缝合组的(31.0±6.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硬脑膜缝合组与硬脑膜未缝合组分别有2.1%(1/48)和19.0%(11/58)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4.2%(2/48)和8.6%(5/58)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术后行腰大池引流术、第2次脑脊液漏修补术及发生严重水电解紊乱的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1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中,硬脑膜未缝合组中的1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因下丘脑反应和颅内感染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经鼻神经内镜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修补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高流量脑脊液漏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有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剪开术在特重型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例(A组)特重型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18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和一次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B组)。结果 A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术中瞳孔恢复率、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0.0%(5/20)、80.0%(16/20)、50.0%(10/20)和15.0%(3/20);B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术中瞳孔恢复率、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分别为83.3%(15/18)、16.7%(3/18)、11.1%(2/18)和50.0(9/18),两组相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剪开逐渐彻底减压的联合应用,在特重型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严密缝合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步骤,尤其对于后颅窝手术病人有重要意义。硬脑膜缝合的方式方法很多,其对预后的研究国内报道很少。本文总结评价南京鼓楼医院后颅窝择期手术中采用的硬脑膜缝合和修补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颅内压(ICP)的动态变化,分析减压前ICP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ICP探头植入后再行DC治疗。测定减压术前、去除骨瓣后、硬脑膜切开后、硬脑膜减张缝合后和关颅后的ICP,并于术后持续监测。出院时和伤后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病人的预后,并分析减压术前ICP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减压术前、骨瓣去除后、硬脑膜切开后、硬脑膜减张缝合后和关颅后的平均ICP分别为(42±12)mmHg、(26±6)mmHg、(6±3)mmHg、(8±5)mmHg和(12±7)mmHg。与减压术前相比较,骨瓣去除后和硬脑膜切开后ICP均明显下降(均P<0.001)。减压前ICP<40 mmHg组和ICP≥40 mmHg组在出院时和伤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硬脑膜广泛切开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ICP降低。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12月1日至2006年12月21日,整理我院9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行后颅窝手术的资料,术中硬脑膜旁开中线纵切开,术后硬脑膜原位缝合。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预防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此19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出现难以控制的脑膨出。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12例,血肿仍大片存在4例,其它部位继发血肿3例;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复现12例,无明显变化7例。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定: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死亡率57.9%)。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高,术中减压过快容易出现急性脑膨出,采用“尽早减压、逐步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切开法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紧急钻颅和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脑疝的效果。方法对2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患者行紧急钻颅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A组)。以标准大骨瓣减压和一次性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的19例同样的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作为对照(B组)。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A组5例(23.8%),B组14例(73.7%),两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相差显著(P<0.05)。术中瞳孔恢复正常或缩小A组19例(90.5%),B组8例(42.1%);无变化A组2例,B组11例。A组术中瞳孔恢复正常、缩小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预后按GOS,A组预后良好或中残15例(71.4%),B组5例(26.3%);A组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6例(28.6%),B组14例(73.7%)。两组预后良好及中残者的百分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紧急钻颅和顺序硬脑膜剪开逐渐彻底减压的联合应用,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颅脑皮瓣环网状切开外减压术的实验模型建立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颅内高压减压手术方式有两种:一是切除脑组织和放出脑脊液缩小颅内容量的内减压方式,其二是去掉骨瓣和硬脑膜切开减张扩大颅腔容量的外减压方式。为了不切除或少切除正常的脑组织,我们设计了颅脑皮瓣环网状切开外减压术的新术式,拟通过模拟人颅腔实验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6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30例应用新的方法手术(术中行硬脑膜网格状切开),56例应用传统方法、结果术中应厢新方法:治愈17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广8例,治愈率56.7%,中、重残率16.7%,死亡率26.7%;传统方法:治愈12例,中残12例,重残9例,死亡23例,治愈率21.4%,中、重残率37.5%,死亡率41.1%。结论这种新的方法应用于此类疾病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 对象与方法 男9例,女3例;年龄12-63岁,平均36.3岁。临床表现:癫痫6例,轻偏瘫4例,头痛4例,无症状1例。均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病变直径0.8~4.0cm,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颞部2例,基底节区2例,枕部1例。5例位于脑外,7例位于脑内。采用Leksell-G型脑立体定向仪,以病变中心为靶点,计算坐标,设计手术路径。在导针引导下,作头皮直切口或小弧形切口,“十”字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病变切除后,严密止血,缝合硬脑膜,还纳骨瓣,无需固定,分层缝合头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硬脑膜腔重建的材料和方法。方法收集1704例手术患者资料,总结和比较硬脑膜腔重建的材料和方法:硬脑膜原位丝线缝合128例,Prolene线连续原位缝合605例,丝线间断缝合重建42例,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350例,人工硬膜贴敷修补579例。结果患者均恢复良好,Prolene线连续缝合组患者的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均明显减少,术后粘连减轻。结论硬脑膜修补重建是神经外科重要的手术环节,可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缝合修补的方式有许多种,预后差异明显;使用Prolene线术后粘连减轻,连续缝合更符合密闭的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良翼点入路脑颞肌粘连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改良翼点入路 ,脑颞肌粘连术治疗 3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体会。手术方法 常规气管插管 ,全身静脉麻醉 ,仰卧位 ,头转向对侧 4 5°。用头架固定。改良翼点入路开颅[1] ,分离颞肌 ,注意保护好颞浅动脉 ,骨窗尽可能接近颅底。弃去骨瓣。脑颞肌粘连 ,广泛剪开硬脑膜 ,将颞肌覆盖于脑表面 ,其边缘与硬脑膜边缘作减张缝合。硬膜外置一引流管 ,缝合头皮。临床资料 (见表 1)表 1  3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临 床CT预 后例 173岁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突发右侧肢体扁瘫 ,意识障碍 ,2d后左侧瞳孔大于右侧而手术CT检查术前术后均有左大脑半球大…  相似文献   

17.
后颅窝手术硬脑膜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后颅窝手术中硬脑膜重建的材料和方法。方法收集248例后颅窝择期手术病人,总结了硬脑膜重建材料和方法:硬脑膜直接缝合67例:丝线间断缝合26例,Prolene无损伤不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41例。修补缝合181例:用筋膜及Prolene无损伤缝线连续缝合修补116例,人工硬脑膜经线修补65例。结果病人均恢复良好,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漏3例,无假性脑膜脑膨出。。Prolene线缝合的术后粘连轻。结论后颅窝硬脑膜缝合密闭是重要的手术环节,减少了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缝合修补的方式多种多样,预后差异不明显,采用Prolene线术后粘连较轻,局部颈肌筋膜修补比较经济,连续缝合更符合密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背景:理想的硬脑膜替代材料要求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韧性与弹性。 目的:通过对经冻干辐照处理后猪硬脑膜胶原酶Ⅰ型酶解时间、最大负荷及抗张强度进行测定,验证经冻干、辐照处理过的猪硬脑膜是否符合硬脑膜移植对生物力学的要求。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实验,于2007-07/2008-06在南昌大学烧伤研究所、南昌大学-新三思公司联合力学实验室、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江西天兆科技发展公司完成。 材料:选用健康活体猪6只,无菌条件下取新鲜猪硬脑膜。 方法:猪硬脑膜经过冲洗、预冻、冻干、60Coγ射线照射等处理,按照处理方式分成新鲜猪硬脑膜组、冻干猪硬脑膜组、辐照猪硬脑膜组及冻干+辐照猪硬脑膜组。 主要观察指标:取5 mm各组猪硬脑膜圆片用胶原酶Ⅰ型酶解计算其完全酶解时间;用EMT彩屏电子拉力试验机分别测出各组替代材料的最大负荷、抗张强度。 结果:新鲜猪硬脑膜组、冻干猪硬脑膜组、辐照猪硬脑膜组及冻干+辐照猪硬脑膜组硬脑膜胶原酶酶解时间分别为 (8.3±2.5),(7.6±1.8),(23.6±5.7) 与(21.1±5.3)min,最大负荷和抗张强度分别为(79.93±4.36),(70.50±5.97),(96.97±4.84) N和(93.59±4.61),(7.98±0.44),(7.05±0.60),(9.70±0.48)和(9.40±0.46)N/mm,与新鲜猪硬脑膜组和冻干猪硬脑膜组比较,辐照猪硬脑膜组和冻干+辐照猪硬脑膜组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辐照猪硬脑膜组及冻干+辐照猪硬脑膜组结果无明显差别(P > 0.05)。 结论: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硬脑膜抗酶解能力、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辐照与冻干+辐照猪硬脑膜均能满足硬脑膜移植对其生物力学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新缝合悬吊法在颅骨缺损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进行颅骨缺损修补的病例资料,其中23例采用新缝合悬吊法(新悬吊组),30例采用旧悬吊方法 (旧悬吊组)。结果手术时间:新悬吊组(98.4±6.1) min,旧悬吊组(103.9±11.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悬吊组无并发症,旧悬吊组发生硬脑膜外积血积液5例,硬脑膜外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缝合悬吊法不增加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颅骨修补手术后硬脑膜外积血积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C耳脑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修复硬脑膜囊完整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8)。实验组在脑病损切除后,硬脑膜切口用1-0丝线连续缝合后再用EC耳脑胶加自体筋膜粘封硬脑膜切口;对照组的硬脑膜切口只作硬脑膜连续缝合。术后观察两组病人在拔除硬膜外引流管前后腰穿脑脊液的红细胞数改变情况、脑膜刺激征、头痛、体温,及引流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对拔除硬膜外引流管前后腰穿脑脊液的红细胞数改变情况、脑膜刺激征、体温,及引流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EC耳脑胶加自体筋膜修补硬脑膜囊能减少硬膜外的血性液体流入硬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