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丽花  陈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89-429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女性患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结果: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血碳酸氢根离子、血钾离子及血钠离子全部得到纠正。2个器官功能障碍36例,存活32例,存活率为88.89%;3个器官功能障碍9例,存活率为66.67%;3个器官以上器官功能障碍2例,均未存活。总存活率为82.61%。结论:腹膜透析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患者体内毒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提高存活率,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患者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及重症胰腺炎等急性损害24h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损伤患者多个器官功能改变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探讨MODS病死的危险因素,对深化MODS转归的认识和改善临床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ACVD 362例,分为MODS组86例,无MODS组276例,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362例ACVD并发MODS86例,发生率为23.76%,MODS组病死率45.35%,无MODS组病死率4.35%,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发现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心血管系统、脑、肾脏、消化道、肝脏;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死亡的主要原因系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结论 ACVD并发MODS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MODS的发生率,对ACVD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生MODS则应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尽快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以免累及更多脏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分析其CRRT治疗临床疗效及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分期AKI患者其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其年龄、Scr浓度、器官衰竭个数、多巴胺使用量、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MOD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本组研究患者病死率与器官衰竭个数有着密切联系(P0.05),但器官衰竭个数和病死率与AKI分期均无明显联系(P0.05);性别、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多巴胺及AKI发生地点均为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予CRRT治疗预后的因素;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及APACHEⅡ评分(20分)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其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KI不同分期对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AKI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需要)及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为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大黄粉敷脐防治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生大黄粉敷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常规治疗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C-RP及血乳酸。结果生大黄粉敷脐治疗组患儿的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生大黄粉敷脐治疗组TNFα-、IL-1、C-RP及血乳酸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能显著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改善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 ,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近 5年手术治疗的 9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 ,按照SIRS和MODS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术前出现SIRS者 32例 (34 4 % ) ,SIRS者术后易发生MODS(P <0 .0 1) ,MODS中以胃肠道功能衰竭最为常见 (18 7% )。结论 SIRS至MODS是一个连续过程 ,其本质是SIRS ,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认识SIRS ,预防胆道感染 ,降低胆红素水平 ,减少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探讨胃肠功能衰竭与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关系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救治的41例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分析。结果①发病因素主要是早产、缺氧、感染等。②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肠呜音减弱或消失,口吐咖啡样物。③胃肠功能衰竭是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始发部位。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窒息复苏质量,防治感染,早诊断、积极治疗,是防治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关键所在,也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莫坚  王玲 《现代保健》2009,(22):187-189
小儿免疫力低下,感染不易局限,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脓毒症与器官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既然是MSOF中的一部分,随着MSOF更名为MODS,也相应改称为胃肠功能障碍为宜。北京市MODS课题组前瞻性收集2003~2006年的1087例MODS患者临床资料,总病死率60.4%,其中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0.5%,病死率为67%。这足以证明胃肠功能障碍在MODS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MODS诊断标准并接受CBP治疗的患者46例,2个器官功能衰竭8例,3个器官功能衰竭22例,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16例.严密监测体温、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液各项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电解质等],并记录临床转归.采用对照研究,重点评价治疗前及治疗24、48 h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谵妄、烦躁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意识状态逐渐改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逐渐降低,治疗48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91 ±3.60)℃比(38.33±0.92)℃、(24.21±2.56)次/min比(26.07±2.39)次/min、(102.39±10.09)次/min比(123.35±12.37)次/min] (P< 0.05);MAP逐渐升高,治疗48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98±9.12) mm Hg(1 mm Hg=0.133 kPa)比(82.26±8.52)mm Hg](P< 0.05).治疗后,患者BUN、SCr、K+明显降低,治疗24、48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5±2.50)、(22.03±2.27) mmol/L比(31.24±3.32) mmol/L,(311.12±34.09)、(301.76±36.00)μmol/L比(373.44±30.43) μmol/L,(4.22±0.41)、(3.81±0.36) mmol/L比(4.59±0.48)mmol/L](P< 0.05),Na+、C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中治愈27例,死亡19例,治愈率为58.70%,死亡患者主要是死于原发病.其中2个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均治愈;3个和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分别治愈13、6例.结论 使用CBP能够降低MODS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原发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由感染引起的继发性MODS的愈后。方法:对26例继发性MODS病人和11例原发性MODS病人的衰竭脏器数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继发性MODS的衰竭脏器数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原发性MODS。结论:MODS病死率与原发创伤的危重度无明确关系,即感染的发生是促成MDOS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肠道的功能在危重患病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肠道不仅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还具有免疫功能,它还能维持肠道菌群稳定,防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避免由此引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应答综合征(SIRS),继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系统器官衰竭(MOF)。作者综述了颅脑损伤致胃肠功能改变的发生机制和肠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合理营养对肠衰竭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严重休克、感染、心肺脑复苏后、呼衰、创伤术后所致脓毒症或伴有MODS者84例,APACHEⅡ评分为15~40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32例和非大黄预防组52例,将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作为大黄治疗组的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研究大黄对MODS患者肾功能不全者中尿素氮及肌酐的影响.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和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预防组,大黄对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的有效率达82.6%,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达84.2%,其中有47.6%的患者恢复了25kJ/kg的胃肠营养.此外,大黄能降低MODS患者肾功能不全者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指标,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病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使部分患者恢复胃肠营养.此外,大黄的清热解毒、攻下泻火、荡涤胃肠等功效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泄,降低MODS患者肾功能不全者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指标,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5例ARF伴MODS的患者应用CRRT,CRRT模式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所有患者在CRRT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晨采周围静脉血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同时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定时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Cr、BUN、尿酸、CRP均显著下降(P<0.05);PH值能维持在7.30~7.40,血电解质由置换液调整基本正常;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清TNF-α、IL-4、IL-6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26例患者,均为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在25分以下、衰竭器官数小于3个、年龄较小、入ICU到开始CRRT时间短且CRRT在5 d以上者.结论 CRRT能有效控制ARF伴MODS患者的酸碱平衡、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能有效降低部分细胞因子,抑制炎性反应;CRRT也是脏器功能支持的治疗方法,可能改善ARF伴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王雅芳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215-1217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到严重创伤、休克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所导致的功能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在妇产科临床上患者发生MODS常与妊娠相关,其首发病灶多位于生殖器官及其相邻部位,MODS的生理表现为序贯型,妇产科MODS的常见发病因素有各种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感染、妊娠合并肝病、严重产道损伤、重度妊高症,围产期心脏病发作也可促使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先娥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2):160-160,F0003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即Multip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MODS)是指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症。MODS是创伤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发MODS者也不少见,已被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对老年危重病患者临床康复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老年人的危重病临床护理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05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观察2组患者30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胃肠功能障碍组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GIDF评分.结果:胃肠功能障碍组30d内MODS发生率、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结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可影响老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康复和存活情况,需提高临床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器官衰竭超早期护理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拟制定超早期护理的对策.方法对82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中337例合并多器官衰竭病例进行护理对策与临床预后的研究.结果结果证实器官衰竭组治愈率显著低于无器官衰竭组,而死亡率又高于无器官衰竭组.预后不良程度也增加.在梗死面积与MOF个次比较中发现合并器官衰竭的个次也增加,且梗死面积5.1~10cm组痊愈率以48.98%低于梗死面积在0.1~2cm和梗死面积2.1~5cm组的80.76%和69.69%,P<0.05.超早期护理组痊愈率以82.47%高于普通护理组的61.75%,而死亡率又以5.84%低于普通组的16.23%.结论实行超早期护理的患者治愈率高,死亡率低,是提高疾病生存质量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purification,CBP)作为一种新技术,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血液净化技术的缺点,可使多脏器衰竭患者平稳地进行肾脏或非肾脏病的替代治疗,在抢救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危重患者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CBP的其中一种,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地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前瞻性分析1751例ACV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RS发生率为36.50%,MODS发生率为11.71%,死亡率为45.37%,发生MODS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和发生MODS的器官数目呈正相关,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靠近中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值)、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既往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6项因素是ACVD发生MODS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变部位靠近中线及基底动脉系统MODS的发生率高.结论 ACVD易引发SIRS和MODS,尤以病灶面积较大、靠近中线多见;可以通过二级预防,降低其发病率及发展程度;通过发病早期对各项危险因素的检测,可了解患者的预后和转归,以便实施早期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衰竭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经肠内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衰竭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收治SAP患者23例,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1例,EN组12例.观察两组腹胀缓解时间、肠道运动恢复时间、腹腔细菌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治愈率的差异.结果 EN组腹胀缓解时间[(6.4±1.3)d]、肠道运动恢复时间[(3.7±1.6)d]、腹腔细菌感染率[16.7%(2/12)]、MODS发生率[8、3%(1/12)]均低于TPN组[分别为(9.3±2.1)d、(7.2±3.5)d、45.5%(5/11)、27.3%(3/11)](P<0.01),治愈率也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EN在SAP肠衰竭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