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荫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85-1786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的人选择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  相似文献   

2.
失眠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是神经内科和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主诉 ,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有效睡眠时间不足、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睡眠后仍精神不振等 ,特别是老年人深睡时间减少。据报道在我国有 4 0 %左右的人曾饱受失眠的困扰 ,而选择药物治疗只占 36% ,其中一半为自服药 ,只有不到 2 0 %的病人去到医院就诊。因为害怕出现药物依赖反应 ,大多数病人对选择镇静药物治疗心存疑虑。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大类。原发性失眠约占失眠病人的 15 % ,可能与社会、环境及个体因素有关。继发性失眠占失眠病人的绝大多数 ,其原因主要有 …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指主诉睡眠质量、数量不足,从而影响白天工作学习生活的疾病。9%~30%的成年人患失眠,23%~50%的老年人主诉失眠,失眠是社区诊所及医院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目前失眠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我们采用非苯二氮革类吡唑嘧啶类催眠药扎来普隆与佐匹克隆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症状.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我国失眠率也高达10%~20%[1].从失眠治疗的现状来看,由于催眠剂有发生过量应用、习惯性、耐药性、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的危险性[2],使非药物治疗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科对失眠患者的治疗采取药物与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收到良好效果,在1年的实践过程中,作者发现失眠患者的物理治疗及出院后的管理对维持疗效更重要,即于2007年3月成立了失眠物理治疗中心,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明显,老年人失眠症的发生率较高,失眠症是导致老年人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病因之一。有必要重视以失眠症为主的老年人睡眠障碍。苯二氮茧类药物是常见的失眠治疗药物,此类药物成瘾和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屡有报告,病人有时也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紧张、睡眠障碍等;更多见的为心理依赖,如断药后失眠,长期服用难以停药等。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类药会引起记忆障碍,尤其是服用短时效药物时更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失眠患者大多需应用镇静药物辅助睡眠,长期使用可使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笔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严重失眠患者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失眠门诊患者的情绪状况,及治疗方法. 方法 运用抑郁、焦虑症状量表对失眠患者进行量表测评;将失眠病人分为A、B两组,综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四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失眠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高,抑郁发生率为41.97%,焦虑发生率为53.09%,与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评定,综合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结论 县级医院门诊失眠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高,临床治疗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临床上以失眠就诊者常见。引起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情绪焦虑、抑郁、睡眠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的好坏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失眠症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并易产生药物的依赖和滥用。2003年6月-2005年6月对我科60例失眠患者采用针刺、耳穴压豆加心理护理治疗失眠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失眠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 本组84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痊愈.结论 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高,积极的进行综合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症,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日趋成为提高国民生存质量的首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最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文章主要对中西医药物治疗失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引起失眠的原因中70%-80%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一些轻症、偶发或有明显诱因的失眠患者不需要服药即可治愈,也可以减少重症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桂枝甘草汤治疗50例失眠的经验刘景超,郭炳新译(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失眠/中医药疗法,桂枝甘草汤/治疗应用用于治疗失眠的汉方药物有多种本次。我们对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患者投以桂枝甘草汤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3.
索敏 《中外医疗》2010,29(31):178-178
失眠作为一种症状相当多见,现在国内较为合理的估计,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本文首先分析了失眠产生的原因,然后对失眠的表现与诊断进行了探讨,最后详细对失眠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失眠的病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的定义是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条件,仍被主观地描述为睡眠质量不佳或睡眠时间不够叫。据文献报告,平均每年约有5%的老年人受到失眠的困扰,对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寡居等与失眠有较高的关联性。我国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失眠的发生率比较接近,均在30%-60%之间.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竞争激烈,失眠的发生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睡眠障碍比例为29%,并逐年上升。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精神、生理、环境、疾病等因素引起均可导致失眠,严重的失眠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的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西医在治疗上多以巴比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5):411-411
在第160届APA年会上,报告了多项关于治疗失眠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治疗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回顾了目前主要的CBT-I应用形式及相应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发现目前多数证据表明CBTI效果持久,可以降低未来医疗花费,具有长期的经济优势。目前我国没有关于CBT-I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综述可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临床医生与失眠患者在未来选择CBT-I作为失眠的治疗方案提供经济学视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电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的价值。方法:将5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用药的基础上实施脑电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睡眠质量PSQI总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治疗可有效、安全地辅助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失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非那根在协同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失眠的疗效和发生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可能。方法 60例有失眠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非那根组和舒乐安定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用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并观察停药后有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发生。结果 两组疗效相近,减、停药后非那根组无发生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病例,而舒乐安定组有6例发生。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失眠使用非那根较好,不易导致药物依赖性失眠。  相似文献   

20.
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失眠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以四关穴为主,按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上扰、胃气不和分型适当配穴,治疗失眠110例。结果 临床治愈40例(占36.4%),显效45例(占40.9%),有效13例(占11.8%),无效12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结论 按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的“四关穴”配穴治疗失眠,有其独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