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监测的经验。方法1996年11月至1999年7月在我科作冠状动脉介入术共413例患者,回顾性总结术中的压力及心电监测等结果。结果1例广泛心肌梗死反复发生室颤经多次除颤后未能抢救成功死亡,造影剂反应15例,严重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7例,低血压6例,导管打折2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有风险,但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压力及心电等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时找出原因,积极处理,就能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期间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原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1086例,回顾性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术中心电、压力监测等资料。结果:13例VF(发生率1.2)均为男性,其中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造影发现单支血管病变4例,2支病变4例,3支病变5例。VF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0例,前降支冠状动脉1例。2例VF出现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4例出现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6例出现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前预防性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时。所有患者均经非同步直流电复律1次或多次、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用肾上腺素后抢救成功。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VF更多见于对右冠状动脉的操作中,其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时起搏电极的安置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有关。及时发现和处理得当,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中心室颤动(室颤)出现的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1994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完成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1620例次,回顾性总结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病例,临床资料和抢救体会,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620例冠脉介入术发生室颤7例(0.4%),6例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抢救失败。室颤均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发生室颤前均有冠状动脉压力下降。结论室颤易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术中应密切监测压力及心电图变化,及早实施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89例的临床和手术情况,根据Allen试验结果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记录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为95.4%,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为92.6%,2例经桡动脉手术失败患者改股动脉入路手术成功,1例因病变复杂,需要较大支持力而改股动脉途径。术后局部出血2例,桡动脉痉挛2例,桡动脉闭塞1例又自发再通,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降低住院费用,可在基层医院开展。但手术医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2008年6月—2011年3月我科3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径路穿刺失败后改经同侧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方法。结果 33例患者经尺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获得成功,3例因尺动脉严重迂曲痉挛、硬化而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术后加强尺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是提高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外复杂环境下在野战微创介入救治方舱(简称方舱)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4月至9月在辽宁省岫岩县、凌源市两个地区医院在方舱内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7例,均经桡动脉途径,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54~82(61.14±10.61)岁。总结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和对策。结果 9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24 h出院,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72 h出院,3例急诊手术患者1周后出院,术后局部伤口均无感染发生。结论在方舱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促进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前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233例.共有靶血管251支,闭塞时间(20±10)个月。226例(226/251,96.9%)的237处靶病变(237/251,94.4%)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66枚。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未成功7例:造影提示病变类型均为旁路侧支血管丰富型或多处长的弯曲病变,其中2例闭塞时间有5年以上,另5例未开通患者中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而终止操作。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4%,心功能改善率79.6%,5年生存率88.9%。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关键在于熟练的操作技术、合理的器材选择及仔细评估病人和动脉闭塞病变状况;开通闭塞动脉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87例,护士配合医生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87例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康复出院86例(99%),仅1例术后在第3日死于再次心肌梗死。结论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护理注意维护心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冠脉介入术后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旨在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回顾2005年1月~8月我院153例行冠脉介入术患者,其中行冠脉造影术104例,行支架植入术49例。分析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3例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及时发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13例患者症状均在30min内缓解。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虽病情凶险,若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编辑:您好!关于贵刊2008年第6期345页《介入术中冠状动脉破裂经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抢救成功一例》一文,周玉杰教授已经对这个病例进行了专家点评,本人对此病例尚有几点粗浅看法,提出来讨论:1.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主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技术因素有关。病变相关因素包括钙化病变。CTO病变、严重成角病变,冠状动脉肌桥等;技术因素包括未做预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并高压扩张,选择支架或后扩张球囊直径大于实际参考血管直径,使用亲水涂层及硬导丝等。本例穿孔原因考虑主要与技术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Kiwami导管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使用经验。方法 44例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PCI手术中使用4F Kiwami导管进行支架置入。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收集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结果 其中43例(98%)患者通过Kiwami导管成功置入支架,并达到造影成功标准,1例(2%)患者因球囊扩张后夹层扩展至血管远段未能植入支架。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冠脉穿孔、血管急性闭塞、支架脱载等严重介入并发症。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MACE。结论 Kiwami导管操作简便,易于通过钙化病变,安全性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介入诊疗技术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连续住院的21例拟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血管病(称为复合心血管病)的患者,经术前讨论拟定个体化联合介入方案,制定手术成功标准、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防治预案,观察手术成功率、近远期临床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2项联合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20例;接受3项联合介入诊疗手术患者1例。1次手术成功率90.5%,1例穿刺部位血肿。近期手术效果15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和/或心律失常消失,4例症状减轻;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和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12h心律失常复发。远期效果随访期内2例心绞痛复发,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并再次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无心源性死亡病例。结论在手术设备和术者技术、经验具备的心脏中心可谨慎开展联合介入诊疗手术。联合介入手术成功率与单项介入手术相似,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近、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评价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40例,与股动脉径路42例比较。结果与股动脉径路对比,桡动脉穿刺时间稍长,术后血管加压包扎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经股动脉进行同类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并发症少,住院费用相对减少。右侧头臂千和锁骨下动脉变异、弯曲导致2例手术困难,1例改由股动脉径路手术。缺点是经右侧桡动脉途径无法进行左侧颈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造影,常规导管亦无法进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方法有一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致死性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的患者,探讨其临床转归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6年来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观察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结果共7例患者(男5例,女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致死性肺栓塞;平均年龄(55.9±11.7)岁;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5例,介入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冠状动脉介入术24 h 后下地时或排便时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经紧急心肺复苏,除颤后仍直接死亡3例,4例恢复呼吸心跳。恢复呼吸心跳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最终脑死亡1例,好转后出院3例,该3例经过6个月~6年随访均症状稳定,无再发肺栓塞。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罕见,急性期预后极差,如果抢救成功,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对109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效果。结果:10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平均远端吻合口(3.01±0.80)个,全部病例围术期无心绞痛发作,7例出现心力衰竭(心衰),无围术期死亡。全部患者出院前无心绞痛复发,活动量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应积极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手术配合及心电监护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徐希云自1991年以来,我院施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12例心绞痛患者,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及心电监护介绍如下。术前行心电、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用肝素盐水充分冲洗导管。行冠状...  相似文献   

17.
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5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失败后改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资料。结果:47例患者经尺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获得成功,成功率92.2%,手术无冠脉开口损伤、穿刺口血肿和肌间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与经近端桡动脉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包括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单纯球囊扩张术等)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经近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观察组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评分、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1、2天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85.0%(68/80),低于对照组的96.2%(77/80)(χ2=5.959,P=0.015)。观察组穿刺时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经近端桡动脉路径相比,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穿刺成功率低、穿刺时疼痛明显、穿刺时间长,但术后第1天并发症发生率低,故经远端桡动脉路径可作为经近端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一种备选方案,特别是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需要保留桡动脉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自制覆膜支架在冠状动脉穿孔封堵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观察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穿孔的患者15例,术中使用自制覆膜支架进行封堵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病变特点、封堵治疗、住院期间及术后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15例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64.3±4.6)岁,合并高血压病者8例,9例冠状动脉穿孔分布于左前降支,病变类型中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有5例、钙化病变7例,穿孔类型以EllisⅢ型居多共10例。13例患者术中使用自制覆膜支架封堵成功,成功13例(13/15)。2例自制覆膜支架置入失败者转入心外科急诊开胸手术,其中1例因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例患者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死亡。2例患者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使用自制覆膜支架封堵冠状动脉穿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无市售覆膜支架或心外科支持的介入中心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律失常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的心律失常特点以及处理策略。方法观察20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在不同的干预血管: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中的发生机会。结果2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中共出现86例心律失常,其中右冠状动脉病变27例,左前降支病变44例,左回旋支病变18例,共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4例,共出现室性心律失常51例。结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病人术中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其他血管病变多;室性心律失常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多见:应积极防治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的各种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