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经》的气交变大论篇提出:"猝然而动者,气交变也",指因自然界气候的猝然变化产成的异常气候使民患疾,从而指出因外界的阴阳骤然变化而引动人体阴阳骤然不适应的一种发病的途径。本论从"气交变"出发,结合现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地域、饮食、情绪等因素所导致人体阴阳平衡骤变被打破而发病的一种类型,称之为"阴阳骤变"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阴阳寒热”“形气肿痛”的论述,从“同气相求”“形气统一”的原则入手,认为寒伤人表形,兼以伤气热伤里气,兼以伤形.无形之痛为伤无形之气所致,有形之肿为伤有形之体所致,故形伤则痛,气伤则肿.寒热致病多为肿痛并见,其中寒邪伤人初起以肿为主要表现,热邪伤人初起以痛为主要表现.邪气所伤主次的区别决定了疾病发展趋向不同.此外临床上寒邪与热邪所致的形气肿痛在不同阶段有相应变化,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恩、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分屑五脏,但五志过极又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内伤疾病多因情志变化而得。《素问·举痛论》就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述。因而情志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怒者伤肝”。肝主疏泄,喜舒而恶郁,与全身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疏泄太过,则肝气实,肝实则怒,过怒气上逆,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月经量多,甚则两目红赤涩痛。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逆而上行,  相似文献   

4.
扶阳益气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法则,是指用温阳、补阳、助阳、益气的药物来治疗人体全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阴阳失调,而形成的阳气虚弱疾病。阳乃是指阴阳相对而言,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万物之能使也”;“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余之本始、神明之府。”“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有名而天形。”由此可见,阴阳是用来说明一些事物矛盾运动,代表矛盾双方的不同属性,作为一种定性分析分类的方法。气,祖国医学认为是“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相似文献   

5.
李贯彻 《中国医刊》1989,24(3):61-62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为情志病证。现代医学也已确定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情绪急剧变化有关,由精神因素导致的疾病涉及各系统,巴甫  相似文献   

6.
百病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精辟而凝练的阐明了气机失调是诸多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诸多疾病发生于气机失调,肝主疏泄重在调节气机。"从肝论治"则是针对"气机失调"这一基本病机的纲领性治法,本文以气为切入点,阐述了"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很早以前就有对心理活动变化对疾病变化影响关系的论述文献.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都是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导致生病:原因一是因为情绪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人体的相关脏腑,原因二是因为我们的情绪间接的通过了火和气的作用而致病,这些都是因为影响脏腑气机正常运行,造成五脏六腑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变化情况,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理活动,以改变病人的不良的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姿态、行为来帮助了解病因,改变病人情绪和感受,促进病人气机协调并顺畅,使病人的"精神内守",增强他们的自身抗病能力,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健康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法宝,能促进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阴平阳秘"达到内外环境的平衡.一旦阴阳失调,人体即发生各种疾病,如人体遇到外界异常气候侵袭,如遇到寒凝,受热煎熬成瘀,或出血、外伤后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成瘀,或气机不畅(气虚、气滞)影响血液运行而致淤;或手术后、产后、月经异常形成气血凝滞-故气血不和乃生病之源.  相似文献   

9.
饮食是营养人体、维护生命的物质基础。饮食得宜可防止疾病,延年益寿,失宜可导致疾病。掌握食物性能、做到合理饮食,对疾病的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饮食失宜、不宜、偏嗜,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损伤脾胃的正常功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过食生冷寒凉,使脾胃阳气受损,寒湿内生;过食辛辣,使胃肠积热,伤津耗液;过食肥甘厚味则聚湿生痰郁而化热等。说明饮食五味和调是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五味偏嗜均会导致阴阳失调而致疾病。饮食调护宜忌原则食物有辛甘…  相似文献   

10.
《内经》是中医药学第一部经典大作,它的主要功绩是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确定的临床原则至今仍指导着医疗实践。"百病生于气"语出自《素问o举痛论篇第三十九》,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指导临床实践及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百病生于气关于"百病生于气",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气机失调。由于气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运动不息,周而复始"等特性,其内在脏腑,外至四肢百骸,大经小络,都有气的存在,所以人体的气机失调,就会使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全身的升降出入运动障碍而百病丛生。气乱是指气行的方向和部位失常…  相似文献   

11.
孙媛媛  张庆祥 《中医学报》2020,35(5):934-936
脉应指时的形象为脉象。脉中血液是由气统摄并以气为其运行之动力。医者可通过诊脉查探人体气机运动。气的运动即为气机,气机诊断为中医辨证之导向,因气机运动包括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变化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换,且气机运动维系着脏腑功能,遂能反应脏腑气机之常变。气血的变化是脉形成的基础,气血生理失常,则脉见病象。因此,脉诊可通过分析气机动向来诊断脏腑病变的病因病机及机体气血阴阳之盛衰。大凡疾病是由伤气而发,气机在失调但未至大伤之时可通过脉象体现于指端,这使脉诊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治中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报》2019,(4):707-710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金匮要略》将疾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等。阴阳失调伴随疾病的始终。气滞、水停、血瘀可随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先后、轻重的不同。在疾病后期的瘀血阶段,病机复杂,往往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同时具备。治法上,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有气水同治、气血同治、水血同治以及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同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均意在通畅五脏元真。此为张仲景治病思想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刘涛  王中华  李金田  赖乾 《中医学报》2019,34(4):707-710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金匮要略》将疾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等。阴阳失调伴随疾病的始终。气滞、水停、血瘀可随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先后、轻重的不同。在疾病后期的瘀血阶段,病机复杂,往往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同时具备。治法上,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有气水同治、气血同治、水血同治以及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同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均意在通畅五脏元真。此为张仲景治病思想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的饮食调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悉了解食物的性能是饮食调护的依据。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 ,表现为偏寒、偏热、阴虚或阳虚 ;任何一种中药大都有其偏性 ,偏寒或偏热 ,偏凉或偏温 ,用药的原则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补偏救弊 ,调整人体失调的阴阳 ,也就是“虚则补之 ,损则益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些用药原则也适用于饮食调养 ,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 ,能起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因而食物的性能也可以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等中药理论来说明。如大蒜辛温 ,能杀虫止痢、镇咳治症、解毒消肿。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益气调营 ,能…  相似文献   

15.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法则,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同样根植于阴阳,来自于同一生命本源—气。二阴二阳是根据"一分为二"在阴阳的基础上分出的四象,适合于诠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三阴三阳,则是根据"一分为三"演化出来的对阴阳更加精细的量化,更适合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无论"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都只是一种量化阴阳的方式,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阐述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阴阳的二分和三分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阴阳"根本上的对立统一属性是永远不变的,以不变求万变,方是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6.
蔡梦冬 《吉林医学》2009,30(24):3196-3197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症。  相似文献   

17.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继承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其理论渊源,出自于《黄帝内经》"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其作用在于调气。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时,说明气虚血少,针刺不仅不能激发经气,反而会伤气、耗气。故大虚之人,不可用针,当以甘药治之。  相似文献   

18.
论机能状态紊乱与中医阴阳平衡失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体机能状态紊乱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现代医学中用整体观观察认识疾病在机体发生的早期阶段由"细胞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机能状态紊乱.研究发现这一机能改变表现于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障碍,主要是能量代谢障碍,而导致细胞超微结构发生的"细胞器质性改变",从而引起细胞功能异常或降低,它是疾病的早期发展阶段,久而久之发展为临床明显的"疾病"的结果.应用中医的理论的观点它属于"阴阳平衡失调",<内经>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临床对疾病治疗上需要从调整机能状态上和调整阴阳平衡上着手,便会达到意想不到神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张仲槐 《开卷有益》2014,(12):22-23
<正>中医药的精髓体现于阴阳调和观,即指人体与自然界之间有一种协调关系,可使躯体内各系统功能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内外调和,邪气不能害"。人体健康失调或失和,则意味着身体罹患疾病。因此,中医药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已受到破坏或偏离的生理机能,使之重新恢复到阴阳平衡的协调氛围,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调和观显然与中医药和法与和剂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作用影响,对疾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中医学认为,血压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外在体现,随人体阴阳平衡及气血津液调节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异常血压变异性多由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等引起。血压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布联系密切,血压的异常变化不仅能够提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体现脏腑功能盛衰及阴阳气血的动态变化规律,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