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行非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ih q8h。疗程10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CD4~+、CD8~+及CD4~+与CD8~+的比值;体液免疫指标IgM、IgA和IgG;免疫调节因子IL-1、IL-6和TNF-α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CD4~+及CD4~+/CD8~+值;IgM、IgA和IgG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IL-6和TNF-α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2012年07月—2014年07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设定为D1组(观察组65例)以及D2组(对照组65例)。D1组:临床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的方法进行治疗;D2组:临床选择鼻胃管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胃肠减压量、患者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排气恢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P<0.05);在腹胀痛缓解时间方面、胃肠减压量以及恢复排气时间几方面,D1组明显优于D2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P<0.05)。结论 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能够发挥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有效改善,最终成功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朱峰 《安徽医药》2013,17(4):655-65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50例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5例,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数据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C反应蛋白、肛门排气恢复例数、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永春县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生长抑素治疗,予实验组生长抑素加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免疫功能观察指标CD4+、CD8+、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促进其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刘东林 《河北医药》2014,(19):2951-295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于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普通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呕吐、腹胀、腹痛、排气、排便、电解质等临床体征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5d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63,3.907,4.512,3.895, P <0.05)。自第3天开始,治疗组胃肠减压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216)ml,(401±220) ml, t =2.854,2.987,3.022,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 P <0.05)。结论生长抑素能明显提高排气、排便率,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并有效降低病理性消化液的分泌,对肠梗阻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和生长抑素组(治疗组)32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生长抑素(6 mg/d持续静脉泵入)3~12 d。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分别为81.25%、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比率分别为71.88%、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4.5±1.5)d,明显早于对照组(6.8±2.1)d(P〈0.05);治疗组胃肠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56±152)ml/d、(489±198)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平片显示肠管积气积液减少消失,治疗组(84.38%)明显优于对照组(67.86%)(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KPS评分分别为(58±10)分、(4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恶性肠梗阻,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谢伟涛 《北方药学》2016,13(12):60-61
目的:观察对肠梗阻实施生长抑素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基础疗法的4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生长抑素疗法的42例作为研究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缓解率为95.2%,和对照组缓解率78.6%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临床在肠梗阻疾病治疗中加用生长抑素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治疗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方法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6 mg·d-1微泵持续静脉滴注,甲氧氯普胺30 mg·d-1,地塞米松5 mg·d-1,静脉滴注。治疗6 d后评价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5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18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1.1±10.8),(61.1±19.9)分(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治疗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46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17例,横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3例,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18.例,行左半结肠及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备二期吻合4例,另有4例乙、直肠癌无法切除仅行造口术。吻合口漏2例(4.3%),围手术期死亡1例(2.1%)。结论 重视大肠癌致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科5年来收治的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奥曲肽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次-1,ih,Q8h,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奥曲肽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分别为92%、71.7%(P〈0.05);肛门排气排便率分别为91.7%、72.1%(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21.5±32.49)、(530±18.82)mL.d-1(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8.2±2.3)、(10.7±2.6)d(P〈0.05)。2组中转手术率无差异(P〉0.05),肠坏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奥曲肽治疗各类型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将6 mg生长抑素加入至5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谷氨酰胺,每次20 g,每天1次。两组均给药7 d。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肝功能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 5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出现肠瘘、肠穿孔。结论严密观察和认真护理,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肠梗阻的检查方式和治疗方案。方法对52例恶性肠梗阻进行无肠道准备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42例癌性病因和10例非癌性病因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结果磁共振成像对52例恶性肠梗阻的定位和病因符合率均为100%、96.2%(50/52);MRI的良恶性判定准确率为100%。10例非癌性病因药物治疗有效率100%,42例癌性病因经手术或置入可扩式的支架,梗阻完全缓解14例,症状改善25例,无效2例。结论无肠道准备方式磁共振成像对于恶性肠梗阻检查简便、诊断准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综合因素,进行规范、个性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10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7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人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19+(B淋巴细胞)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可作为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2例手术病人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再手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MBO)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advanced cancer,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gynaecological and colorectal cancer. Its management remains complex and variable. This is in part due to the lack of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ians involved. Although surgery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primary treatment, this may not be feasible in patients with a poor performance status or advanced diseas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MBO which can lead to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symptom management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prompt diagnosis of MBO with early introduction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to optimize symptom control. 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for bowel obstruction in those patients for whom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not a feasible option. The authors also explore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parenteral hydration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Expert opinion: 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distinguish reversible from irreversible bowel obstruction. Early and aggressive manageme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including corticosteroids, octreotide and anti-cholinergic ag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intain bowel patency, and allow for more rapid recovery of bowel transit. A combination of analgesics, anti-emetics and anti-cholinergics with or without anti-secretory agents can successfully improve symptom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irreversible bowel ob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不同免疫增强剂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其用药进行分组,各30例,均进行化疗治疗。A组为化疗同时给予免疫增强剂,给药方法为胸腺肽α1 3.2 mg·d-1,胸腺五肽20 mg·d-1,脾多肽8 mL·d-1,甘露聚糖肽10 mg·d-1,薄芝糖肽4 mL·d-1,胎盘多肽8 mL·d-1,B组单纯化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多肽联合化疗治疗前CD3+CD8+低于治疗后,CD3-CD19+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间及其与B组免疫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化疗同时使用免疫增强剂未起到预期作用,其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医疗机构应该提高免疫增强剂的规范使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