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促进达靶支配的面神经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对面神经梳理术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对1991~1994年亲自做的110例患者的手术记录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术中发现蛛网膜肥厚、粘连22例(20.0%),无血管压迫35例(31.8%),有明显血管压迫66例(60.0%),较Jannett等报道血管压迫率达95%以上者为低。其中血管穿行于Ⅶ、Ⅷ颅神经间者16例,如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将十分困难或有一定危险。手术100%有效;随访1~4年,复发6例(5.4%)与早期手术经验不足或因血管包绕影响梳理程度有关。现认为面神经梳理最少应在20个层面以上,使术后面神经反应最小刺激阈达10mA为度。  相似文献   

3.
22例半面痉挛患者行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干梳理术治疗,均取得良好近期疗效。其中16例术后观察1~4年,痊愈11例,显效3例。术中观察面神经有动脉袢压迫者12例。该手术安全可靠,适应证宽,术后不遗有面瘫,无死亡。对术后听力减退、复发及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正常和面神经损伤后再支配条件下大鼠面神经不同分支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观察正常情况下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的分布,以及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二者分布方式的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发出颊支的神经元与发出下颌缘支的神经元位于面神经核中间内侧和外侧亚核,呈完全交迭分布;两种神经元排列紧密,但未见双标记神经元。面神经切断吻合后4个月,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仍主要呈交迭分布,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减少,神经元排列松散,部分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到背侧、腹内侧和内侧亚核。面神经切断吻合后6个月,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的分布方式与面神经吻合后4个月基本相同,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增多,并见1%-2%的双标记神经元。结论 正常情况下面神经核内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方式提示在颊支和下颌缘支的远端可能存在广泛的交通;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分布方式的变化则提示不同分支的运动神经元间存在错向再生。  相似文献   

5.
6.
家兔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直流电刺激家兔茎乳孔以外的面神经周围段的方法,研究并观察能否在实验动物的头皮记录出面神经诱发电位。方法 选15只健康成年家兔,解剖茎乳孔以远的面神经周围段5mm,以直流电刺激,头顶圆盘电极记录。结果 从家兔头顶均记录出了含P0和P1两种成份的清晰的面神经诱发电位。结论 可从家兔的头顶上记录出清晰可辨的面神经诱发电位,其两种成分别起源于面神 经本身及其所支配的面肌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相关的幼儿面神经解剖学特点,为开展幼儿中耳手术及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参考数值。方法对14具(28侧)幼儿尸头颞骨面神经隐窝及后鼓室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相关的面神经解剖学特点和相关数值。结果面神经隐窝最小者1.82mm,但存在个体差异。鼓索神经到面神经锥曲段、垂直段的距离分别为(3.79±0.45)mm、(2.23±0.57)mm,锥隆起至面神经锥曲段、水平段、垂直段的距离分别是(2.79±0.60)mm、(2.17±0.42)mm、(3.90±0.59)mm,面神经垂直段至圆窗龛前缘中点的距离(4.83±0.70)mm。结论本文为幼儿中耳手术提供了有用的面神经相关参考数据,对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正常和面神经损伤后再支配条件下大鼠面神经不同分支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观察正常情况下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的分布 ,以及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二者分布方式的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 ,发出颊支的神经元与发出下颌缘支的神经元位于面神经核中间内侧和外侧亚核 ,呈完全交迭分布 ;两种神经元排列紧密 ,但未见双标记神经元。面神经切断吻合后 4个月 ,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仍主要呈交迭分布 ,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减少 ,神经元排列松散 ,部分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到背侧、腹内侧和内侧亚核。面神经切断吻合后 6个月 ,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的分布方式与面神经吻合后 4个月时基本相同 ,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增多 ,并见 1%~ 2 %的双标记神经元。结论 正常情况下面神经核内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方式提示在颊支和下颌缘支的远端可能存在广泛的交通 ;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分布方式的变化则提示不同分支的运动神经元间存在错向再生  相似文献   

9.
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结合颞骨解剖和面神经手术,明确适用于手术的面神经解剖标志。方法44具颞骨标本面神经解剖,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根据面神经周围的固定解剖标志,确定面神经位置。结果①面神经垂直段标志:水平半规管后中1/3交界处垂直线提示面神经后缘;砧骨短角上缘弧度延长线为面神经垂直段前缘;面神经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深度;②面神经水平段标志:位于砧骨短突之下;在水平半规管隆突前缘向前上呈30。行走;在匙突后方,面神经与匙突平行形成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缘;经过匙突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③膝状神经节定位:从镫骨头到匙突等距离延长线为膝状神经节位置;④鼓索神经定位:鼓索从左侧鼓沟的3点或右侧鼓沟的9点出骨管,沿鼓沟向前行走于砧骨长突外侧和锤骨颈内侧;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离茎乳孔5—8mm;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所有手术所见面神经走向符合解剖所见。结论中耳乳突的固定标志是面神经定位的参照物,其中水平半规管的位置最恒定,根据参照物确定面神经位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直流电刺激家兔茎乳孔以外的面神经周围段的方法,研究并观察能否在实验动物的头皮记录出面神经诱发电位。方法选15只健康成年家兔,解剖茎乳孔以远的面神经周围段5mm,以直流电刺激,头顶圆盘电极记录。结果从家兔头顶均记录出了含P0和P1两种成份的清晰的面神经诱发电位。结论可从家兔的头顶上记录出清晰可辨的面神经诱发电位,其两种成份分别起源于面神经本身及其所支配的面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面神经鞘膜瘤切除同期面神经重建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并行面神经鞘膜瘤切除同期行面神经重建术的42例面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面神经重建方法分为端端吻合术(A组,3例)、面神经移植术(B组,4例)、跨面神经移植术(C组,8例)、面神经-舌下/咬肌神经吻合术(D组,27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进行面神经功能H-B分级评估及Fisch评分,分析疗效.结果 跨面神经移植术组(C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面神经功能(Fisch评分)优于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优于术后3个月(均为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吻合术组(D组)患者术后1年的面神经功能(Fisch评分)优于术后6个月(P<0.05);A、B两组病例偏少,故未对该二组Fisch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 本组对象中多数面神经鞘膜瘤患者肿物切除同期行面神经重建后可获得较好效果,面神经功能恢复至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仍在恢复中.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通过在神经缺损处局部分别回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对比这两种细胞回输后促进受损面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单核细胞组、淋巴细胞组、对照组,每组再分成2w和8w观察组。单核细胞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照组回输等量的RPMI培养液。于2w和8w时测定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神经逆行示踪显示面神经核团的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2w时单核细胞回输组与淋巴细胞回输组面神经-触须肌的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同术前的比值分别为0.64±0.12、0.35±0.15,8w时其比值分别为0.73±0.13、0.64±0.07。而2w时单核细胞回输组与淋巴细胞回输组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阳性神经元数目分别为87.40±77.39、55.40±28.66个,8w时为528.40±63.33、541.40±55.67个。结论局部应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单核细胞对神经再生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优于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中耳炎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和辨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185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或加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的手术资料,对术中面神经探查定位及辨认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185例中,面神经探查发现58例面神经裸露;②面神经鼓室段定位标志为匙突、齿突、砧骨短突,185例中33例匙突消失,25例齿突遭到破坏,19例砧骨短突破坏或移位;乳突段定位标志为水平半规管、二腹肌脊,185例中12例水平半规管遭破坏,14例二腹肌脊被破坏;33例鼓索神经变异;③面神经与肉芽组织的关系为肉芽组织覆盖于神经表面78例,肉芽包裹神经47例,肉芽组织来自于面神经本身24例。结论中耳炎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主要根据相对固定的砧骨、水平半规管、匙突等结构,当这些结构遭破坏或观察不清时,应联合多个标志综合判断,提高面神经定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