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对缺氧/复氧(I/R)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大鼠子鼠心肌细胞作为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实验分3组: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I/R组:缺氧120 min,复氧240 min;③L-carnitine组:I/R前2 h加用L-carnitine设4个浓度梯度。观察各组细胞经I/R损伤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I/R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与control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carnitine用药组,SOD活性高于I/R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I/R损伤诱导的子鼠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 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A/R组用甘氨酸处理后SOD活性、NO含量升高,MDA含量、[Ca2+i、细胞凋亡率降低,与A/R组比较显著差异。分别用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处理后,甘氨酸的上述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A/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能抑制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增加细胞内SOD等保护蛋白和NO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氨酸受体发挥作用的,甘氨酸受体的本质可能是甘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ructus corni,PFC)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ROS/PKC/p38 MAPK途径的影响。方法: 分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模型,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PFC(终浓度20 mg/L、100 mg/L和200 mg/L)预处理组、缺氧/复氧+PFC(100 mg/L)预处理+蛋白激酶C特异性阻断剂chelerythrine(1 μmol/L)组及缺氧/复氧+PFC(100 mg/L)预处理+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10 μmol/L)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自发搏动频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酶标仪测定ROS含量、SOD活性及LDH漏出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KC、p-p38 MAPK和HSP70的蛋白水平。结果: H/R组细胞活力下降,搏动频率减慢,细胞ROS含量、LDH漏出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的水平均较N组显著增加(P<0.01)。经PFC预处理后,细胞搏动频率、SOD活性及PKC、HSP70的水平较H/R 组显著增加(P<0.05,),p-p38 MAPK的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减少(P<0.05),而PFC的保护作用能被chelerythrine或SB203580抑制。结论: 山茱萸多糖可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增加SOD活性、抑制ROS产生、激活PKC并抑制p38MAPK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璟 《医学信息》2018,(14):95-9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氧化应激改善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Dex(5 μmol/L)干预H/R组。Dex干预H/R组先用Dex预处理6 h后,再经缺氧/复氧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LDH的含量,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MDA的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降低,培养基中LDH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Dex预处理提高H/R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减少LDH含量和caspase-3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 Dex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改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maFGF及aFGF对心肌缺氧/复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12组:(1)对照组;(2)缺氧/复氧(A/R)组;(3)0.5μg/L aFGF+A/R组;(4)5μg/L aFGF+A/R组;(5)50μg/L aFGF+A/R组;(6)500μg/L aFGF+A/R组;(7)5mg/L aFGF+A/R组;(8)0.5μg/L maFGF+A/R组;(9)5μg/L maFGF+A/R组;(10)50μg/L maFGF+A/R组;(11)50μg/L maFGF+A/R组;(12)5mg/L maFGF+A/R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较maFGF及aFGF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非促分裂型haFGF对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活性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促分裂型haFGF(nm-haFGF)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和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评价H2O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状况,并加入一定浓度的nm-haFGF,观察心肌细胞的存活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改变,以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H2O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呈浓度依赖地加剧;在H2O2压力作用下,10-80 μg/L nm-haFGF逐步提高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其中80 μg/L组的细胞存活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逐步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其中40和80 μg/L组的SOD活性明显大于阳性对照组(P<0.05),40和80 μg/L组的MDA含量明显小于阳性对照组(P<0.05);此外,在0.01 mmol/L H2O2作用24 h后,10 μg/L和40 μg/L nm-haFGF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2.4%和10.7%。结论: 心肌细胞的损伤与H2O2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nm-haFGF对由H2O2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在新生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行缺氧2 h/复氧4 h,建立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缺氧/复氧组(A/R)、缺氧/复氧+胰岛素组(I/R+INS)。于复氧4 h后,利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INEL)和DNA梯带法(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A/R组相比,A/R+INS可明显降低MDA、LDH值(P<0.01),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1)。结论:胰岛素具有减少新生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5、10、20 μmol/L)组和缺氧/复氧损伤+ verapamil(5 μmol/L)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MTT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改变,化学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 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可显著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及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以及提高NO的含量,并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具有明显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衰老Klotho蛋白对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乳鼠心肌细胞H/R模型,并将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R模型组和不同浓度(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Klotho作用H/R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H/R前后搏动频率变化,利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各组心肌细胞H/R后LDH、CK、AST的漏出量及MDA含量、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标记及凋亡相关分子GRP78、CRT和CHOP和caspase-12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内内质网应激凋亡蛋白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模型组中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LDH、CK、AST和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GRP78、CRT、CHOP和caspase-12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随之增高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R模型组相比,抗衰老Klotho蛋白作用H/R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P0.05),LDH、CK、AST和MDA含量下降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GRP78、CRT、CHOP和caspase-12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也随之降低,而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抗衰老Klotho蛋白能够提升H/R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通过抵抗氧化应激和过度内质网应激反应发挥作用,并与激活Akt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Dex(5 μmol/L)干预H/R组。Dex干预H/R组先用Dex预处理6 h后,再经缺氧/复氧处理。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的变化,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LDH的含量,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细胞皱缩,大量死亡,细胞活力降低,培养基中LDH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Dex预处理可明显改善H/R处理后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力,减少LDH含量和caspase-3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指数,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 Dex可通过减少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引起的细胞凋亡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siRNA NC组、缺氧/复氧+siRNA SOCS3组;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转染效果;噻唑蓝(MTT)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观察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膜联蛋白 V-FITC(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SOCS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的增殖活性、SOD显著下降(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靶向沉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CS3基因表达较缺氧/复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SOD显著增加(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缺氧/复氧干预心肌细胞显著抑制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下调SOCS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结论:沉默SOCS3表达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强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作用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Urocortin调控Bcl-2家族与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雪莲  成蓓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22-24,F0003
目的观察神经肽Urocortin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Bcl-2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并缺氧/复氧处理,用RT-PCR检测Bcl-2、Bax、Bcl-xL、Bad 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Urocortin治疗组Bcl-2的mRNA表达与缺氧/复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ax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Bcl-xL、Bad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Urocortin治疗组凋亡细胞率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减少(P<0.05)。结论Urocortin调节心肌细胞Bcl-2家族基因转录下凋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使Bcl-2/Bax比值增加。这可能是Urocortin抗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并探讨附子多糖的保护机制是否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方法: 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3 h后复氧6 h)和不同浓度附子多糖(0.1 g/L、1 g/L、10 g/L、20 g/L)+缺氧/复氧组。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CHOP及caspase-12 mRNA表达。结果: 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GRP78表达增加,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CHOP及caspase-12蛋白和mRNA表达亦明显升高。与缺氧/复氧组相比较,附子多糖预处理24 h后可以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GRP78、 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上调,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附子多糖的保护效应呈剂量依赖形式,10 g/L剂量时达到峰值。结论: 附子多糖保护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可能机制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所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