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Menetrier病又名胃粘膜巨肥厚症或巨大肥厚性胃炎,迄今文献报告约有200例。近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6岁,木工,病案号46391,河北省人。主诉上腹不适,食后胀满疼痛,偶有黑便,下肢浮肿年余,近来消瘦。既往史无特殊。住院查体,TPR正常,除左上腹稍有触痛外,未发现异常。钡餐检查见胃呈“J”字形,胃体及部分胃窦可见多发息肉状指压充盈缺损,境界清晰,胃粘膜皱襞不整,有挤压集簇,且中断,但胃襞尚柔软,  相似文献   

3.
Caroli氏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临床及尸检均罕见,发生癌变者更少。我院曾收治Caroli氏病癌变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3岁,住院号430378。因皮肤、巩膜黄染1月伴腹胀、纳差入院。10年前曾患血吸虫病。查体: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肝大肋下6cm,剑突下8cm,质中等,有压痛,脾未扪及,有移动性浊音。Hb14.2g,WBC 8930/mm~3,尿胆元及胆红质均阳性。大便潜衄弱阳性,黄疸指数32~80u,胆红素2.6mg,血清总蛋白5.74g,白蛋白2.61g,球蛋白3.13g,γ-GT42~190u,ACP20.6~30.2u,AFP阴性,CEA2mg,血淀粉酶492u、  相似文献   

4.
Castleman氏病(巨大淋巴结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 46 岁。因查体B 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 于2004 年3 月3 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胆囊腺瘤和腺瘤癌变(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腺瘤和腺瘤癌变比较少见。我院自1985~1987年6月收治胆囊良性腺瘤3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和癌变各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3~72岁。临床表现:均有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伴胆绞痛和黄疸史1例。体检:除2例肝稍肿大外,余无异常发现。B超示胆囊息肉样病变4例和胆囊结石1例。X线胆囊口服造影显示胆囊内充盈缺损1例。5例均行胆囊切除术。剖视胆囊标本见黄色或灰白色,质软的息肉样  相似文献   

6.
胆囊腺瘤和腺瘤癌变比较少见。我院自1985~1987年6月收治胆囊良性腺瘤3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和癌变各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3~72岁。临床表现:均有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伴胆绞痛和黄疸史1例。体检:除2例肝稍肿大外,余无异常发现。B超示胆囊息肉样病变4例和胆囊结石1例。X线胆囊口服造影显示胆囊内充盈缺损1例。5例均行胆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64年至1979年十五年间收治大肠腺瘤癌变37例,占全部外科治疗的大肠癌的4.2%。本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2—68岁,60岁以上占24.3%。从发病至明确诊断的平均病程为22.8个月。本组病变86.5%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按照Dukes分类法,A期11例,B期19例,C期7例。 本组病例的特点为年龄较高、病程较长、肿块大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而且病期较早。根治性切除的效果很好。当病变局限而且未侵袭肌层,可以作局部切除。 本文还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癌变原因和预防。方法:总结和分析8例CBD癌变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癌变部位、组织学分类、手术方式和术后生存期。结果:8例中5例属Ic型,3例属Ⅳa型。5例行囊肿内引流,1例行囊肿外引流。Ⅳa型患者均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反复的胆道感染。癌变7例发生在囊肿壁,1例发生在胆囊壁。结论:囊肿的存在是诱发癌变的主要因素。预防CDB癌变的首要方法是切除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并建立通畅的胆肠内引流。对不能切除的肝内扩张胆管应采用B-US定期随访,以期早期发现癌变。传统的囊肿内引流术应该放弃。  相似文献   

9.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癌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乳腺乳头状瘤病(包括癌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光镜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以及随访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镜下见乳腺中小导管扩张,上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癌变灶可局限或弥散分布于乳头状瘤病组织中,两者存在明显的过渡性改变。免疫组化:Ki-67在中度、中-重度乳头状瘤病及其伴癌变3组患者中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诊断目前仍靠病理组织学形态,Ki-67可反映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不同程度的增殖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胃粘液细胞癌(GMCC)又称印戒细胞癌,近年来发生率有增多趋势。由于GMCC病理形态较特殊,在活检中很难发现。本文将我室在7年多胃活检材料中发现的52例GMCC报道如下。 材料方法 1979年4月~1986年10月共收检例  相似文献   

11.
卵巢克鲁根勃氏瘤原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产生粘蛋白的原发卵巢纤维肉瘤,现已知是一种印戒细胞癌,绝大部分来自胃肠道的转移,但对有些可能是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39例病例均来自贵州省各地.除HE、PAS和Giemsa染色外,进行了CD20、CD45 RO、CD4、CD8、CD15、CD30、ALK及EMA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及IgH和TCR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分成3型:A型33例,B型2例,C型4例.在大多数病例(31/33),肿瘤细胞特别是大细胞表达CD3抗原.大多数T细胞组群,包括瘤样T细胞表达CD4^+/CD8-辅助T表型(12/21).几乎所有病例(36/39)都表达CD30抗原,其中1例(A型)同时表达ALK和EMA.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54%.4例表达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结论:淋巴瘤样丘疹病主要见于成人或老年人.男女之比是4.6:1.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极少数H/R-S样的大异形淋巴细胞混杂在大量炎性细胞背景(A型)中或主要为脑型核的异形淋巴细胞(B型).C型以结节或片状排列的大异形淋巴细胞为特征.免疫表型上,除2例B型外,其余病例均表达CD30抗原.大多数病例为CD41+/CD8-辅助T表型,并且均表达全T-细胞抗原CD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39例病例均来自贵州省各地。除HE、PAS和Giemsa染色外,进行了CD20、CD45RO、CD4、CD8、CD15、CD30、ALK及EMA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及IgH和TCR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分成3型:A型33例,B型2例,C型4例。在大多数病例(31/33),肿瘤细胞特别是大细胞表达CD3抗原。大多数T细胞组群,包括瘤样T细胞表达CD4+/CD8-辅助T表型(12/21)。几乎所有病例(36/39)都表达CD30抗原,其中1例(A型)同时表达ALK和EMA。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54%。4例表达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结论:淋巴瘤样丘疹病主要见于成人或老年人。男女之比是4.6∶1。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极少数H/R-S样的大异形淋巴细胞混杂在大量炎性细胞背景(A型)中或主要为脑型核的异形淋巴细胞(B型)。C型以结节或片状排列的大异形淋巴细胞为特征。免疫表型上,除2例B型外,其余病例均表达CD30抗原。大多数病例为CD4+/CD8-辅助T表型,并且均表达全T-细胞抗原CD3。  相似文献   

14.
克隆氏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氏病34例临床分析韩正良生主治医师马庆莲浙江省安吉县第一人民医院(313300)克隆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的症状,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本文报告34例经病理证实的克隆氏病进行临床分析,并重点讨论误诊原因和早期诊断问题。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胃癌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1]。为了深入研究胃粘膜癌前期病变,本文对185例活检胃粘膜腺体扩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活检胃粘膜腺体扩张(至少每个低倍视野有一个扩张的腺体,其直径大于正常腺体的2倍以上)185例,男115例,女刀例。年龄20岁一79岁,平均明岁。标本常规10%甲醛固定,石蜡连续切片,分别作HE、AN/PAS和双PAN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兔抗人MG7单克隆抗体(第四军医大学提供)。以已知阳性胃癌样品作为阳性对照,结果阳性;以正常兔血清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17.
作者根据 Gross 病理分型,分析了随访5年的250例何杰金氏病,其分布及随访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颅内肿瘤是儿童常见肿瘤,约占17%,仅次于白血病,为儿童肿瘤发生率第二位。本文报导35例术后放疗病例作临床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术后放疗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本文35例来自我院附属医院放疗科自1973.1~1989.1间收治外院转治的术后病例。所有各例病理活检材料经我组复查,其石蜡病理切片除苏木精伊红染色外,必须要时加用嗜银纤维和磷钨酸苏木精等染色。病理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放疗采用~(60)Co常规分割  相似文献   

19.
Dieulafoy病又称恒径动脉畸形,1884年Gallard首先报道了该病,1898年法国医生Dieulafoy更为清楚描述了该病的特征,自此该病因而得名。Dieulafoy病是一个少见的疾病,约1%~2%病人可出现致死性消化道大出血。现就我院近年收治的5例Dieulafoy病进行分析,并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PBL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5例PBL临床都被误诊为乳腺癌,术后随访4年,其中1例于术后1年死亡,余4例存活.PBL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边界清楚的肿块,HE切片显微镜观察见淋巴瘤细胞灶性浸润导管/小叶上皮,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LCA、CD20阳性.结论:淋巴瘤细胞灶性浸润导管/小叶上皮是PBL的重要特征,应与乳腺典型髓样癌、乳腺假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