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饮酒现状,探讨饮酒行为和其他危害健康行为的相互联系,为防制医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1 095名一~四年级医学本科生的饮酒和其他14项危害健康行为现状,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生饮酒报告率高于女生,分别为85.1%和57.0%;饮酒率随年级升高而上升;不同生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酒后骑车报告率为20.0%,高于女生的6.7%;男生喝醉酒的报告率为24.6%,高于女生的1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行为与酒后骑车、喝醉酒、吸烟行为、通宵达旦娱乐4项危害健康行为有关联.结论医学生饮酒现象较普遍.饮酒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有密切关联,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城市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该人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54名城市居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554名被调查对象的健康行为平均分为19.12±3.95;危害行为平均分为1.77±1.56。健康行为得分与家庭收入、夫妻关系、文化程度和住房面积有线性回归关系(P〈0.05),危害行为得分与性别和文化程度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均呈负性相关(P〈0.05)。结论帮助城市居民形成健康行为,克服危害健康的行为是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膳食、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对广西农村男女居民发生高血压的影响,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社会经济行为因素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if ]2007年,利用2002年广西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村男女居民高血压发生的膳食、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结果]在4个农村县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1390人,高血压患者241例,患病率为17.34%。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2.44%,女性为12.79%(P〈0.01);壮族为17.73%,汉族为24.14%,其他民族为7.14%(P〈0.05)。膳食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的畜禽肉类、畜肉、酒、腌菜、水产品、植物油摄人量均明显高于非患者,米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摄人量明显低于非患者(P〈0.01或P〈0.05);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动物油、油脂类、内脏摄人量均低于非患者(P〈0.05);男性的调味品盐、食盐、内脏类、动物油、油脂、酒、米及制品、蔬菜摄人量明显高于女性(P〈0.01或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男性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OR=2.149)、畜肉(OR=1.252)、酒(OR=1.147),进入女性回归模型的因素只有年龄(OR=3.033)。[结论]年龄是农村居民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吃畜肉多、过量饮酒是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的重要膳食和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劳务工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两个工厂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262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133人,平均年龄31.8岁;对照组147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72人,平均年龄31.8岁。对干预组进行4个月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吸烟、饮酒、运动、心理卫生、就医等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对吸烟、饮酒的危害,血压、肥胖标准的知晓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59.65、47.69、19.50、30.17,P〈0.01);另外,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7,P〉0.05)。干预组部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有明显改善,吸烟对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0,P〈0.05)。干预后,劳务工就医态度发生明显改变,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09,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劳务工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就医态度。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以及情绪问题的相互关系 ,作者对1 358名中学男生和 1 1 0 9名女生饮酒行为、焦虑和抑郁症状、其他危害健康行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饮酒率显著高于女生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吸烟、不健康的减肥行为、焦虑、经常骑车带人、打架、年级高为男生饮酒显著性影响因素 ;不良的减肥行为、打架、焦虑和自杀念头与女生饮酒关联。提示中学男、女生饮酒行为与情绪问题以及其他危害健康行为可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某钢铁厂工人文化程度对健康行为及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钢铁厂工人文化程度对健康行为以及对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为开展健康促进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使用调查表对某钢铁厂1039名工人进行调查,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差异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工人工作服及防护用品使用、吸烟、饮酒习惯、上班就餐地点和洗手习惯等5项生活行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急救常识、合理营养、胃病预防常识和锻炼身体方法等4项健康知识知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法律卫生标准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满意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厂区的整体环境及定期健康检查等工作的满意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铁厂工人对开展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率较高,文化程度对工人健康卫生行为与健康需求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消除艾滋病歧视的政策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襄樊市襄城区和南漳县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50名村民,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的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与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相关(r=0.2916,P〈0.01),但是与相关行为无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与态度相关(r=0.4444,P〈0.01),与行为也相关(r=0.3525,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与其相关行为呈现相关(r=0.652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性别和婚姻状况是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而影响歧视行为的因素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与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在消除艾滋病歧视的策略制定上,要特别关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的效果,为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与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确诊病人实施为期4个月的运动行为与饮食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120名患者中,男性71人,女性49人,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31人,糖尿病脂肪肝38人,高脂血症脂肪肝50人,其他1人。结果干预前患者饮食控制合格与运动达标率分别为7.50%和10.83%,干预后分别升高到92.50%和90.OHD%(P〈0.01)。干预前患者高热量与高脂肪的摄人率分别为100.0%与93.75%,干预后分别降低为8.93%与17.10%(P〈0.01)。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健康饮食与行为知识、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知晓率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38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血糖平均值为7.2±2.2mmol/L,低于干预前的11.9±3.5mmol/L(P〈0.01);50名高脂血症患者干预后的甘油三酯为2.28±1.19mmol/L,低于干预前的2.91±1.30mmol/L(P〈0.01)。结论行为干预有利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农村社区人群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提高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效果,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方法]2000年3月,在安阳县农村部分社区开展了为期5年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实践活动,并评价其对提高居民和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治知识与行为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居民6744人、6455人,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吸烟率、过量饮酒率、肥胖率、嗜咸率、嗜肥肉率,干预前分别为48.25%、12.31%、13.43%、29.48%、19.28%,干预后分别降至31.87%、7.65%、9.65%、13.34%、13.21%(P〈0.01);知道正常血压、自己的血压及吸烟、过量饮酒、嗜咸、肥胖有害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分别为14.76%、12.73%、73.52%、53.21%、11.38%、12.41%,干预后分别提高到49.28%、41.25%、85.27%、68.42%、42.45%、28.26%(P〈0.01)。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乡卫生院和村医76、75人,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的诊断标准、高危因素、治疗原则知晓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P〈0.05或〈0.01)。[结论]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为中心内容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健康行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医院职工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4年12月,对深圳市某市级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基本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61名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1、9%,吸烟率为7.5%,酗酒率为9.3%。吸烟率与酗酒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医生高于护士(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职称低的,参加过医院的健康促进活动的医务人员健康知识水平较高,其RR值分别为0.81和3.46。[结论]医务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尚待提高,吸烟和酗酒等不良健康行为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评价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情况人群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总体改变率为53.5%,随着年龄的增大改变率减小(X^2=11.5,趋势卡方值为10.451,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率不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改变率也在增加(X^2=12.944,趋势卡方值为12.445,P〈0.01),蒙古族的行为改变率低于汉族,女性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男性(P〈0.05)。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经济条件中等及偏下的人(X^2=11.8,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能够积极的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面对面健康教育方法与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方法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分别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和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干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饮茶型氟中毒健康相关行为实施情况调查,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及对不同饮茶相关行为实施率的影响结果。结果面对面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的总体改变率为53.5%,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为68.6%,两种干预后饮茶型氟中毒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害健康的行为中干预前后是否饮浓茶的行为改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饮隔夜茶,是否饮长时间煮沸的茶,是否经常饮砖茶等其他危害健康的行为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茶中加奶,是否饮低氟砖茶,是否主动购买低氟砖茶等促进健康的行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健康教育均能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两种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有差异,小手牵大手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某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509例作为干预组,于2009-2011年采取综合健康干预措施.2009-2011年同地区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部分公务员42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健康体检.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价健康干预前后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生理指标危险因素发生率的变化,分析综合健康干预措施效果. 结果 基线水平干预组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高盐高脂饮食、运动量不足、过度饮酒、精神压力过大、肥胖、脂肪肝、血压异常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脂异常率显著增高(P<0.05),其他指标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盐饮食、过度饮酒、运动量不足、肥胖、脂肪肝和血脂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心理及个体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军队院校师以上干部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进而控制慢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某丙烯酰胺生产车间工人接触丙烯酰胺及工人自觉症状情况,进而探讨影响丙烯酰胺职业人群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检测某石油炼化工厂生产车间丙烯酰胺浓度,同时选取109名接触丙烯酰胺的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厂不接触丙烯酰胺的104名工人为非接触组,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生产车间5个生产点丙烯酰胺的检测浓度(CTWA)为0.15~0.28 mg/m3。单因素分析显示,喝咖啡、吸烟、饮酒和接触丙烯酰胺四种因素均与神经系统症状有关(χ2=4.658、33.339、17.438、89.535,P均< 0.05),仅吸烟和接触丙烯酰胺两种因素与丙烯酰胺的一般性症状有关(χ2=17.059、41.375,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接触丙烯酰胺工龄≥ 5年可能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一般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均有OR > 1,P < 0.05)。 结论 吸烟和接触低浓度丙烯酰胺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接触人群的劳动保护,减少职业接触,并大力采取戒烟措施,防止双重侵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探索实际有效的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淄博市周村区某街道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水平、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调查高血压患者183例。高血压知识得分,干预前为15.78±5.04分,干预后为21.67±2.84分(P〈0.01);低盐摄入、不吸烟或已戒烟、不饮酒或已戒酒、经常运动、规则服药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分别为19.12%、58.46%、60.11%、28.42%、16.94%。干预后分别为60.26%、72.85%、80.79%、61.59%、86.09%(P〈0.01);收缩压与舒张压,干预前分别为154.20±10.54mmHg、95.61±9.83mmHg,干预后分别为133.05±10.36mmHg、83.42±8.02mmHg(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改变危险行为,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MSM人群活动室、深入MSM人群酒吧、发展同伴教育及MSMQQ群网络信息联系等方式,以桂林市MSM活动室、酒吧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为干预及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宣传活动,干预前后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MSM健康调查问卷(Ⅲ)》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问卷干预前315人,干预后346人。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大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发生同性或异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目标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的比例亦有明显的提高(P=0.000)。在自我评估性取向、是否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性伴数等3个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改变不大,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MSM人群活动室、以MSM人群的活动场所为切入点、取得场所业主支持和配合、依靠同伴教育和目标人群QQ群信息联系等方式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宣传干预,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李陈晨  赵锋  陈平  陈森  殷环  娜地拉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27-828,838
目的评价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龋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利用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得分由干预前(7.01±1.85)分提高至(7.61±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四年级提高最为明显。定期口腔检查比例由干预前33.2%提升至42.3%(P<0.05)。干预前后对自身及他人的口腔健康关注态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口腔综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龋齿相关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还需要长期坚持在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识别医学生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潜类别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原则,于2018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整群抽取2 014名医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使用自编手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健康危害行为评价以及抑郁症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分析吸烟、饮酒、自杀、睡眠障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公司职员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以期为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静安区11座商务楼,问卷调查1033名职员,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职员一般情况、职员的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情况。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级相关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JCQ各维度得分和工作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个体特征和不同职业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等级相关结果显示,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21(P〈0.0001);社会支持与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和-0.252(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倦怠风险有相关关系;而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风险有缓冲效应OR=0.308(P〈0.01)。[结论]职业紧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和职业相关因素影响;高职业紧张是发生工作倦怠危险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发生潜在工作倦怠危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和组织机构层面采取措施,降低职业紧张水平,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达到提高职员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