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等都有所论述,同时还对睡眠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沉脉的描述十分丰富,原文中虽以沉脉为主,但在主症及辨证论治上却又有所不同。沉脉有生理病理之分,生理性沉脉见于肥胖之人,病理性沉脉主里亦主表;主阳虚,少阴多见;主水饮。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沉脉的条文进行浅析,以便探究平脉辨证之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林兴栋  刘叶  王占方 《新中医》2012,(5):155-156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全文用列症辨证论治的体例写成,许多疾病的辨证与治疗都能溯源于此,为后世辨证论治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框架。《湿热条辨》(下简称《条辨》)又名《湿热病篇》,为清代医家薛生白所作,全文体例仿《伤寒杂病论》,列症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因时制宜"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重要治则,从生理、病理、预防诊疗三方面分别进行系统总结及说明"因时制宜"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伤寒杂病论》是推动中医理论进步与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典范与精华,也是中医工作学习、研究及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地理解《伤寒杂病论》的精深理论并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如何将其中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原则熟练地应用到临床中,这是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核心问题。又,《伤寒杂病论》原用词简略,寓理深奥,思维灵活。所以研究与应用《伤寒杂病论》,必须从思维方法角度全新认识原辨证精神,从思维点拨角度全面领会原整体辨证论治体系。因此,研究与应用《伤寒杂病论》必须重视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对《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索问”、“九卷”二书各有八十一篇,其“八十一难”非今日之《难经》,这就否定了《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的学术源流关系。今从《伤寒杂病论》对《难经》脉法的应用及其发展,探讨两者的学术源流关系,这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难经》出现在《内经》之后,对脉学多有发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脉诊体系。而《伤寒杂病论》则是把《难经》脉法运用于临床的第一家,以下几方面可资说明。  相似文献   

9.
小议《伤寒杂病论》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杂病论》治则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和调阴阳,标本稳急、治有先后,扶正祛邪、法有主次等,堪为中医辨证论治之典范。  相似文献   

10.
王付  杨志强 《中医药学刊》2004,22(5):808-809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为历代临床医家所重视,是因为其开创了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内涵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的有机结合。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是如何辨病、辨证、辨症的?又是如何将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 ,是现存第一部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辨证论治专著。其中所论治法内容十分丰富 ,清代医家程国彭著《医学心悟》一书 ,将《伤寒杂病论》及其后各种医籍之中的治法加以归类 ,而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 ,即为后世“八法”名称之来源。不仅如此 ,在《伤寒杂病论》尚有针灸、外治、火法、水法之应用。各种治法均具有其特点 ,下面试对其中灸法的运用规律加以探讨。1 灸法的辨证运用灸法的运用 ,在《伤寒论》中有 7条 ,《金匮要略》中有 2条 ,其中 2条复出 ,除重复 ,实有 7条。根据仲景施用艾灸的主治病证…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特色包括本虚标实、辨证施治,痰瘀并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中病即止,重视丸剂、缓图消积4个方面。《伤寒杂病论》对癥瘕积聚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本质认识是一致的,《伤寒杂病论》针对癥瘕积聚治疗中的辨证论治、复法大方、以人为本治疗理念对当今中医肿瘤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相反相成用药的意义。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进行分类整理,检索出有关相反相成配伍的方药,对比其中涉及的方法,并进行系统归纳、分析。结果:《伤寒杂病论》相反相成的配伍主要体现在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升降相因、敛散结合、刚柔相济等方面。结论:张仲景在用药选方上重视药物性味和相互作用的平衡及合理搭配,相反相成配伍要以精准的辨证、识证为前提。只有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相反相成用药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仲景方药的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14.
区佩仪  李瑞丽  傅金英 《光明中医》2023,(21):4122-412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体系。通过查阅及归纳总结相关文献、古籍、各医家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妊娠病的医案,探讨《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理论对于妇产科妊娠病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可行性及有效性,经方在妊娠病中辨证论治的思路及临床应用疗效,希望为中医药治疗妊娠病提供更多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渡舟老师在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上讲:“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证。”并指出“本书内容多能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独特体系”。提示了方证体系在《伤寒杂病论》中重要性。 方证概念 《伤寒杂病论》有桂枝证(第34条)(赵开美本,以下同)、柴胡证(第104条)等名称,是以  相似文献   

16.
经方治验5则     
李吉祥 《河北中医》2008,30(4):388-389
经方是指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的方剂。《伤寒论》虽为治疗外感的医书,根据其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推而广之,亦可以治疗内伤杂病。《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临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澳洲运用经方进行辨证论治收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关于体质理论的学术思想以及对后世体质学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方法: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并参考有关教材及历代医家的注释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将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位病性、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体质与治法方药等方面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说。结论:《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以体质差异性为基础的病因病机学和辨证治疗学思想,开创了体质与病证结合进行辨治之先河,为后世体质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方对于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确切的效果。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肿瘤治疗的相关内容,将经典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整理《伤寒杂病论》书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特点,并查阅文献、分析、归纳其在肿瘤疾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书中虽未设肿瘤专篇,但其所提倡的辨证论治思想与理法方药思维等均广泛运用于肿瘤的辨证与治疗,对当今中医肿瘤的治疗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芩  骆学新 《新中医》2019,51(3):45-48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并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虚劳的思路与方法,及其在治疗癌因性疲乏中的临床指导意义;认为《伤寒杂病论》论治虚劳成熟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及方证相对的治疗理论均适用于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其学术思想对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