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3分患者前列腺穿刺术后非临床有意义结果的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数据选自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患者构成的数据库。统计分析其相关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确定穿刺非临床有意义结果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基于此因素的模型。ROC曲线用以评估模型及各临床指标预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共491例患者纳入研究。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为28. 5%(140/491),临床有意义PCa(CSPCa)的检出率为14. 5%(71/491),临床无意义PCa(CIPCa)的检出率为14. 1%(69/491),良性结果为71. 5%(351/491)。非临床有意义结果(包括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和良性结果)的检出率为85. 5%(420/491)。多因素分析证实,仅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PI-RADs v2为非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non-CSPCa)的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以上3个指标。当以PSAD为0. 20 ng/ml~2作为阈值时,模型预测non-CSPCa的AUC较PSAD阈值为0. 15 ng/ml2时高,而模型预测non-PCa的AUC则以PSAD阈值为0. 15 ng/ml~2时更高。结论年龄、PSAD、PI-RADs v2为non-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年龄、PSAD、PI-RADs v2等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3分患者行前列腺穿刺后的肿瘤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构建的数据库中4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比分析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临床无意义前列腺癌(CIPCa)以及穿刺阴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计算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于CSPCa的阴性预测值。结果491例患者中,273例患者PI-RADs v2评分小于3分(A组),218例患者PI-RADs v2评分等于3分(B组)。A组患者中,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为21. 6%(59/273),CSPCa检出率为7. 3%(20/273),CIPCa检出率为14. 2%(39/273),良性(Benign)患者检出率为78. 4%(214/273)。B组患者相应的检出率分别为37. 2%(81/218)、23. 4%(51/218)、13. 8%(30/218)、62. 8%(137/218)。两组患者中检出的CSPCa、CIPCa、Benign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每个患者的阳性针数及每针的肿瘤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p-MRI对于PCa及CSPCa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和93%。结论 PI-RADs v2评分≤3分患者中,仍具备一定比率的PCa及CSPCa患者,需综合相关临床指标来决定是否行前列腺穿刺。对于mp-MRI阴性(PI-RADs v2 3分)患者,若PSAD 0. 20 ng/ml2,其罹患CSPCa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患者发生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系统穿刺PIRADS评分3分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穿刺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直肠指检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csPCa的准确性。结果 118例患者中,29例(24.58%)患者诊断为csPCa,89例(75.42%)患者诊断为非csPCa。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SA/tPSA≤0.16、PSAD≥0.20 ng/mL2及直肠指检异常是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PSA/tPSA、PSAD及直肠指检诊断csPCa的AUC值分别为0.71、0.80、0.74,联合应用后的AUC值为0.91。结论 穿刺前fPSA/tPSA≤0.16、PSAD≥0.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分级升高(GGU)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并行R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RP后Gleason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TNM分期Ⅱ/Ⅲ期胃癌患者癌结节状态等临床资料,构建预测TNM分期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 015例根治术后TNM分期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前癌胚抗原水平、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及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术后TNM分期和癌结节状态等临床资料,其中706例本院患者为训练集,309例外院患者为验证集。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术后随访3年,记录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训练集患者术后3年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NM分期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1、3年复发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ROC曲线、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术后1、3年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DI)、决策分析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与术后TNM分期系统对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优劣性。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320例,分别计算CHADS2评分(总分0~6分)和CHA2DS2VASc评分(总分0~9分).并根据评分分为低(0分)、中(1分)、高危(≥2分)三组,比较两种评分在相同危险组间的差异。结果320例入选患者t260q6(81.30%)未采取抗凝/抗血小板聚凝措施,45例(14.10%)平素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卒中,15例(4.70%)平素服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CHADS2评分组低危患者28例(8.80%),中危患者95例(29.71%),高危患者197例(6160%);CHA2DS2VASc评分组低危患者6例(1.90%),中危患者24例(7.50%),高危患者290例(9060%),x^2检验提示两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0)。一致性检验示两种方法一致性差(Kappa=0208)。结论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优于CHADS2评分,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基于术前 血清IL-6、前列腺素E2( PGE2)、TNF-a构建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表并以2: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232例)和验证集(1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将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发生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训练集复发组、未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a水平及一般资料;用Logistie 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用ROC曲线分析术前IL-6 PGE2、TNF-a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能;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 复发组血清IL-6、PGE2、TNF-a水平升高,肿瘤直径增大,多发性肿瘤、肿瘤分期T2~T,肿瘤WHO病理学分级1I~川级的构成比升高,术后规律膀胱灌注的构成比降低(P<0.05)。Logistie 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IL-6、PGE2、TNF-a、肿瘤分期、肿瘤WHO病理学分级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Y=1.718X1+2.081X2+ 1.815X3+2.319X.+1.868Xs。ROC曲线显示,术前IL-6、PGE2、TNF-a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60 ng/L、57.13 pg/mL、2. 10 ng/mL,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膀胱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0C)分别为0.729、0.743 .0.733和0.825。基于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构建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训练集验证集的敏感性分别为94.12% .90.20% ,特异性分别为90.06%、87.29% ,AUCROG分别为0.940、0.914 ; 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918( 95% CI:0.824~0.987)、0.901 ( 95% CI:0.835~0.957)。结论术前血清IL-6PGE2、TNF-ax水平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结直肠(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438例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建立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确定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绘制术后3年、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校准图线并与实际观察情况比较。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模型准确性。分析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比较其与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系统(TNM系统)在预测术后的3年、5年的DF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438例CRC患者中233例患者出现转移,其中肝脏转移105例,肺转移57例。COX回归模型分析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癌胚抗原(CEA)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eutrophil lymphocyte radio,NLR),抑癌基因P53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用于预测生存的C指数为0.678。校正曲线表明预测的3年、5年DFS与实际观察情况高度符合。时间依赖的ROC曲线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AJCC-TNM分期,列线图预后模型在预测术后3年和5年的DFS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列线图可较准确预测个体CRC患者的预后,利于临床工作者对其随访或及时开展对患者有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相关指标对经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至2022年8月,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152例)。记录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吸烟、TNM分期Ⅳ期、ECOG评分2分比例及NLR、PLR、LMR较高(P<0.05)。NLR、PLR、LM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93、0.81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2%、179.21%、3.44%。吸烟、TNM分期、美国东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内镜(EUS)及临床数据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治疗后再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86例EGV患者,根据治疗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102例)、未出血组(84例),收集两组患者EUS参数及临床数据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GV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色征、腹水、CTP评分、para-EVC直径、奇静脉直径为EGV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974,敏感度、特异度为93.1%、98.8%,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Hosmer-Lemeshow x2=7.303,P=0.504)。结论 红色征、腹水、CTP评分、para-EVC直径、奇静脉直径为EGV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EGV治疗后再出血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EGV治疗后再出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治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评分(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score,HAL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价值并建立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确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432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及初治前血液学指标。进行随访,获得患者的OS数据。HAL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截断值由X-tile软件计算得出。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用于预测NSCLC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HALP、PLR、LM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2、129.6、3.9。Kaplan-Mei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 顺铂(TP)方案化疗后白细胞介素-2皮下注射20万单位,2天1次;顺式.维甲酸20 mg,每天3次口服,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5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RR)为54%,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12例为Ⅰ~Ⅱ度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白细胞介素-2、维甲酸联合TP方案化疗是一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