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4]规定,在做菌落总数时要求用两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对于阳性对照没有要求,但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抑制细菌生长的因素。例如培养基的质量,实验用水的质量,是否存在一些抑菌成分以及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利细菌生长的因素,特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1种既能节约资金,又能保证质量的配制实验室室内质控品的方法,加强HIV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方法〕用正常人血清稀释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配制成弱阳性的质量控制品。〔结果〕经过9个月的实验证明,质控结果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为3.52%。〔结论〕用试剂盒剩余的阳性对照配制实验室的室内质控物,经济方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依据近几年我院实际B-D试验工作中阳性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其他原因导致B-D试验结果假阳性的次数多于灭菌器故障所致阳性结果的次数,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用100%脱脂纯棉布巾折叠成长30~32cm、宽25~28cm、高20~23cm,大小的布测试包,重量为5~6kg,将专用B-D测试图放入测试包的中间,再用纯棉布包裹测试包将其平放于灭菌器柜内排气口上方约10cm处,采用空锅脉动3次,温度134℃,时间3.5min,运行结束后,取出测试包内的B-D测试图观察其图案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4.
用SOS反应原噬菌体诱导法筛检14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致突变性。经加入和不加入S9代谢活化系统试验,结果有9种药物呈阳性反应。筛选了阳性对照试剂及其适当浓度范围,为完善该检测方法、选配联合化疗方案、药品研究及控制有害的残留药物进入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丁  谷渊  刘志山 《现代预防医学》2000,27(1):74-74,76
本文采用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对 1997年、 1998年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 ,97年样品共48份 ,合格率 95 .83% ,98年样品共 75份 ,合格率 84.0 0 %。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呈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对外省市在本市经销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进行检测 ,细菌内毒素的阳性率高于本地生产的产品 ;输血制品的细菌内毒素的阳性率高于输血器、注射器类。  相似文献   

6.
7.
《现代医院》2017,(3):320-322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部分医院血液透析用水、透析液和置换液内毒素控制状况,为透析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武汉地区43家医院血液透析用水、透析液和置换液内毒素含量并分类统计。结果 43家医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透析用水、透析液和置换液的合格率分别为91.9%、93.4%和99.1%。透析液三甲医院和其他医院(除三甲三乙医院以外级别的医院)的合格率均高于三乙医院,置换液三甲医院合格率高于其它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相关治疗用水的检测周期没有一家医院符合要求。结论武汉地区部分医院血液透析相关治疗用水内毒素控制情况良好,但被调查的医院都没达到每三个月至少检测一次内毒素的标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透析中心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透析过程中热源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马永娟  孟庆敏  王彬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86-1887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佳木斯市8家医院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对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用鲎试剂定性检测内毒素。结果反渗水细菌培养有2家医院阳性,细菌总数均为300 CFU/ml,内毒素检测均〈2 EU/ml;A浓缩透析液内毒素均〈2 EU/ml;B浓缩透析液内毒素均〈2 EU/ml;透析器入口细菌培养3家阳性,内毒素检测有2家〉2 EU/ml。结论目前,佳木斯市部分血液净化中心仍存在反渗水及透析液的细菌污染,应定期检测反渗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水平及进行细菌培养,定期消毒反渗水装置及透析液容器,对减少热源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玻璃注射器内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验用注射器、试管(经有效氯>0.1%消佳净浸泡初步去热原,250℃30 min特殊干烤箱干热去热原处理),去热原水、鲎试剂、对照用内毒素工作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的玻璃注射器随机抽样3件.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名帕金森病患者突然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异常行为,比如强迫摄食、病态赌博、冲动购物、性欲过强等,那么也许他此刻正面临着“失控症”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牙髓腔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鲎试剂显色技术,定量检测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的牙髓腔内细菌内毒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内毒素含量与牙髓炎症状态下的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急、慢性牙髓炎组的内毒素含量有极大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内毒素含量与临床表现中的自发痛、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超滤法去除细菌内毒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铮  张惠新  戴海平 《卫生研究》2001,30(5):315-316,318
利用聚砜为膜材料 ,通过相转化法制成外压式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制成的中空纤维超滤器(φ90mm× 5 0 0mm) ,水通量大于 15 0L h·atm ,截留分子量在 6 0 0 0左右 ,可去除细菌内毒素 ,达到药典规定的指标。文中介绍了热原本质、定量表示及测定方法 ;介绍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装置在药液除热原工艺中的使用情况 ,并提出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春福 《工企医刊》1999,12(3):106-107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不仅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而且在水质检查、药品医疗器材等质量控制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1 在医院制剂室的应用内毒素检查法不仅可以用于药品成品检查,同时也可以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检查。我院药剂科共有8种输液品种,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自己的摸索实验,已基本对规定品种和非规定品种采用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输液质  相似文献   

15.
细菌内毒素是微生物的一种代谢产物 ,能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其中G- 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致热活性最强 ,很少剂量即能引起广泛的生物效应及病理作用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加强其检测便成为输液制剂、市售输注药品、一次性注射器等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检测方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家兔发热试验法 (RT)与鲎试验法。RT为一种定性检测内毒素的方法 ,应用历史悠久 ,有很多限制 ,如家兔对内毒素反应上有个体差异 ,敏感度不高、耗时、不能定量检测等 ;鲎试验法(LT) ,具有快捷 ,简便 ,敏感高度 ,假阳性少 ,试剂耗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蓝域染色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蓝域染色剂的有效稀释浓度和细菌内毒素限值.结果:蓝域染色剂在稀释16倍后对细菌内毒素实验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符合规定.结论:该产品可以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现行的质控规则,找出仪器分析白细胞部分质控失控的原因。方法全血质品在本科仪器上按要求进行常规测定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按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和Westhard多规则法规定,质控出现了失控,其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又不能得到解决。结论现行的质控规则要求没有与仪器精密度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造成了仪器分析中的质控假性失控,规则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8.
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用于监测、诊断、血液筛查为目的HIV抗体检测已广泛开展.作为山东省艾滋病监测网络初筛实验室之一,虽然我们严格质量控制,但由于各种原因,HIV初筛实验中还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实验室在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检测中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率为1.25%(70/5616),报省确认实验室7份,确认为HIV阳性6份,占初筛阳性的8.57%(6/70),假阳性率为1.12%(63/5616).  相似文献   

19.
血站采血用品细菌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一次性采血器材和注射用液体制剂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血站,为医疗用血机构提供安全、合格的血液制品。方法:对12份检测标本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结果:12份检测标本有2份内毒素含量超标,合格率为83.33%。结论:早期、有效检测一次性采血器材和注射用液体制剂的细菌内毒素是预防内毒素血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细菌内毒素的热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环境内毒素与精制内毒素的热稳定性 ,考察热压灭菌前后细菌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 ,为静脉输液相关医疗器具及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医院感染工作提供定量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制备环境内毒素与精制内毒素溶液 ,经两次热压灭菌处理 ,EDS99内毒素测定系统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不同处理后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水平 ,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次热压处理后 ,环境内毒素和精制内毒素的对数衰减分别为 (0 .73± 0 .2 3)、(0 .97± 0 .5 8) ,经第二次热压处理后 ,两者分别继续衰减 (0 .6 8± 0 .14)、(0 .86± 0 .5 2 )。结论 环境内毒素与精制内毒素的热稳定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热压处理后的细菌内毒素水平与起始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r>r0 .0 1 (4 ) ],推广应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