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情况,找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以及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不孕不育科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收集健康育龄女性体检者3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析两组支原体检出情况以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两组共检测出支原体感染332例(43.68%),研究组249例(65.53%),对照组83例(21.84%),其中以Uu为主(36.84%),Mh和Uu+Mh检出率分别为5.00%、1.84%。研究组Uu、Mh、Uu+Mh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不同年龄阶段支原体感染率比较,20~30岁组Uu及支原体总感染率均高于31~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Mh和Uu+Mh对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均有敏感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有耐药性。2019年输卵管性不孕妇女支原体阳性标本耐药率与2018年大致相似,仅Uu 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出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490、5.131,均P<0.05)。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可能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联系,应对患者进行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常规检测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若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可优先选择四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4.
徐银  骆莺  符和英  章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2-1165
目的 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46, P<0.001);注射毒品(χ2趋势=15.89, 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趋势=8.26, 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趋势=0.49, P=0.783;χ2趋势=1.40, 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 P<0.001;χ2=12.49, P=0.002;χ2=45.11, 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趋势=4.51, 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趋势=1.11, 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陈德喜  陈磊  朱晓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0-1183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特异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某社区35岁以上户籍居民2 102人,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率、危险因素暴露率等指标。 结果 检出高危人群669人,检出率31.83%,其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者卒中史者90人(检出率4.28%),脑卒中危险因素≥3 项者579人(检出率27.55%)。男性检出率(38.27%)高于女性(27.32%)(χ2=28.09,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趋势=41.46,P<0.001)。在579名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同时有3种和4种危险因素共计502例,所占比例达到86.70%。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是高血压(90.33%)、血脂异常(64.59%)、超重(48.53%)、缺乏运动(39.38%)、糖尿病(39.03%)、吸烟(34.72%)、卒中家族史(25.04%)以及房颤(13.82%),其中男性的吸烟率(65.42%)高于女性(2.82%)(χ2=250.25,P<0.001),女性的血脂异常率(69.01%)、房颤率(17.25%)高于男性(血脂异常60.34%、房颤10.85%)(血脂χ2=4.76,P=0.029;房颤χ2=4.94,P=0.026)。高血压(χ2=0.17,P=0.680)、超重(χ2=0.74,P=0.390)、缺乏运动(χ2=0.10,P=0.755)、糖尿病(χ2=1.93,P=0.165)、卒中家族史(χ2=3.59,P=0.058)的暴露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超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发病状况,为控制学生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依据《2020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甘肃省庆阳市17所学校5 456名学生开展学生肥胖、营养不良、龋患及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监测分析。 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庆阳市学生总体肥胖率为6.30%,营养不良率1.03%,龋患率为31.47%,脊柱弯曲异常率为0.21%。不同年级龋患率比较,小学最高(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57,P<0.001);女生龋患率(33.85%)高于男生(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01)。肥胖率男生(7.38%)高于女生(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01);肥胖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01);营养不良率女生(1.50%)高于男生(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率随年龄呈升高趋势,各学段的脊柱弯曲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 结论 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15年脑卒中发病情况,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5年金山区监测系统的脑卒中发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金山区脑卒中发病2 193例,发病率为423.26/10万(标化率159.64/10万),男性为439.12/10万(标化率为172.55/10万),女性为407.63/10万(标化率为147.15/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P=0.081)。缺血型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型脑卒中发病率(χ2=1 062.87,P<0.001)。报告的脑卒中病例以缺血型脑卒中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39%。不论是全部卒中(χ2趋势=3 666.50, P<0.001)、缺项型脑卒中(χ2趋势=2 906.07, P<0.001)还是出血型脑卒中(χ2趋势=399.32, P<0.001),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 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防制工作,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四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通州区某哨点医院采集符合要求的粪便标本,并记录患儿信息。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818份粪便样本,病毒总阳性率为37.4%,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 vs. 36.2%,χ2=0.360,P=0.58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9%、13.8%、6.7%、4.5%。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4.3%,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最高占48.6%,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0.1%。不同月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9,P<0.001),11~<16月龄阳性率(50.0%)最高。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633,P<0.001),11月至次年4月是病毒性腹泻检出高峰月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不同月龄儿童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3.180,P=0.022;χ2=14.031,P=0.01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445,P=0.505;χ2=0.013,P=0.909)。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月龄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790,P=0.374;χ2=4.919,P=0.426;χ2=0.091,P=0.762;χ2=6.761,P=0.239)。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分析,GⅡ型79份,占96.3%,GⅠ型3份,占3.7%。结论 2014-2016年通州区5岁以下患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阳性率高峰月份在11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龄的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为做好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乙肝金标试纸条对661 18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初筛,并按献血次数、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初次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44%和1.8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95,P<0.001);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82%和0.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05.968,P<0.001)。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男性(1.334%)显著高于女性(0.687%)(χ2=314.594,P<0.001);多次献血者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18~25岁男女较低,26~35岁男性明显升高;多次献血随着年龄增高变化不大。初次献血者商贸、农民、工人以及自由职业者以及服务人员乙肝感染率均较高,医生、公务员以及军人乙肝感染率较低;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且变化不大。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均随学历升高而降低。 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26~35岁年龄段男性感染率明显升高,农民及中专学历以下乙肝感染率较高,在加强乙肝免疫的同时,应加大乙肝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及其未来10年的发病风险情况,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在深圳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32 588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将30 583名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分析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e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结果 纳入资料完整的老年人30 583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为54.85%(95%CI:54.29%~55.41%)、23.02%(95%CI:22.55%~23.49%)、38.18%(95%CI: 37.64%~38.73%)、44.46%(95%CI: 43.90%~45.01%)和10.49%(95%CI:10.15%~10.84%),男性吸烟(χ2=4212.434,P<0.001)、超重(χ2=21.924,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χ2=9.941,P=0.002)、糖尿病(χ2=19.437,P<0.001)、血脂异常(χ2=44.219,P<0.001)及肥胖(χ2=86.131,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男性。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为极高危、高危、中位和低危的比例分别为6.46%(95%CI:6.19%~6.74%)、30.61%(95%CI:30.10%~31.13%)、21.39%(95%CI:20.93%~21.85%)和41.54%(95%CI:40.98%~42.09%)。 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及以上者占36.57%,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男性、高年龄段人群应成为心血管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陈鹏  江峰  杨洋  熊翼  夏艳霞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19-1123
目的 调查武汉市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 483名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个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及其个数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 结果 男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4.118, P<0.001);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23、15.588、14.926、12.579、99.217、53.819、44.055、4.936,P值均<0.001;男性在体育锻炼水平上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2.787,P<0.001)。在吸烟(χ2=1 222.742,P<0.001)、BMI(χ2=72.997,P<0.001)、饮食(χ2=237.124,P<0.001)、血压(χ2=100.601,P<0.001)、总胆固醇(χ2=22.747,P<0.001)、空腹血糖(χ2=82.941,P<0.001)这6项心血管健康指标上,女性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男性上,52.98%的男性目前正在吸烟(即处于差状态),相比之下女性只有0.41%。随着年龄的增长,BMI、饮食理想状态比例升高(χ2趋势=30.981、12.415,P<0.001);吸烟、体育锻炼、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理想状态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χ2趋势=38.292、54.662、143.616、47.372、36.911,P<0.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54、243.200,P<0.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理想状态,吸烟(差评级)、体育锻炼(差评级)、饮食(差评级)、血压(差评级)、总胆固醇(中间、差评级)、BMI(中间、差评级)和空腹血糖(差评级)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0~1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2~4个和4~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708(0.591~0.881)、0.542(0.382~0.832)。 结论 武汉市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越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就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队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的社会学人口特征、烟酒嗜好及疾病史信息。 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对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的疫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生活习惯、疾病史等资料。 结果 共随访调查8 423人,疫苗组及对照组中男性分别占47.61%和46.62%,两组间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2)。两组男性目前吸烟率分别为48.36%和4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疫苗组男性饮酒率22.84%低于对照组的2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4,P<0.001)。疾病史调查结果两组中2.86%和5.50%的研究对象有过转氨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74,P<0.001),1.18%和2.13%的研究对象进行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P=0.008)。 结论 本次研究获得了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转氨酶及乙肝治疗史等重要信息,为肝癌及其他慢性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问卷设计和实施,以获得更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9年房山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慢病中心统一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以主动监测的方式收集房山区4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相关信息。用SPSS 18.0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Fisher检验。 结果 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男性少于女性(χ2=5.179,P=0.023),且平均年龄男性小于女性(t=-4.921,P<0.05)。夏季(1 159例,37.46%)、8—10点(774例,25.02%)和16—18点(584例,18.88%)为伤害高发季节与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2 005例,64.80%)。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为主,男性机动车车祸(χ2=12.780,P<0.05)、钝器伤(χ2=12.893,P<0.05)、刀/锐器伤(χ2=32.143,P<0.05)多于女性;女性跌倒/坠落多于男性(χ2=62.748,P<0.05)。伤害发生性质男性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高于女性(χ2=62.152,P<0.05),骨折(χ2=46.959,P<0.05)、扭伤拉伤(χ2=14.458,P<0.05)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女性伤害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2,P<0.05),男性以“头部”最多,女性以“下肢”最多。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在男性与女性间呈现不同的特点,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为主,应制定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群体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杭州市属及所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一线防疫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为提高疾控防疫人员疫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问卷对103例疾控防疫人员进行在线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同时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 职称(χ2=9.330,P<0.05)、工作年限(χ2=6.603,P<0.05)、每周值夜班次数(χ2=7.502,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1.917,P<0.05)是影响疾控防疫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15年、每周值夜班3次以上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性别(χ2=4.040,P<0.05)、年龄(χ2=6.251,P<0.05)、学历(χ2=4.167,P<0.05)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χ2=13.065,P<0.05)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其中女性、年龄30~39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0~12 h者更易发生焦虑;年龄(χ2=7.861,P<0.05)、职称(χ2=9.456,P<0.05)、工作年限(χ2=6.572,P<0.05)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20~29岁、初中级职称、工作年限<5年者更易发生抑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性(P<0.05),关联强度Φ系数分别为0.458、0.372。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疾控防疫人员存在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焦虑及抑郁问题,中级职称及以下工作人员更容易出现睡眠及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龋齿的影响,评估同伴教育干预对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口腔行为的效果。 方法 采用整群法抽取3所小学二年级学生395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校常规宣教(老师或者医护人员授课),观察组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口腔兴趣小组)结合,干预时间约1年。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牙模刷牙和口腔检查。 结果 干预后,两组学生口腔知识和健康行为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01);除“最易发生龋齿牙齿”,干预后观察组其他问卷项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牙模刷牙合格率(82.51%)高于对照组(5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9, P<0.001),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χ2=242.984,P<0.001; χ2=95.404,P<0.001)。干预前后两组乳牙患龋率和恒牙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龋充填率(42.99%)高于对照组(30.63%),恒龋充填率(59.57%)高于对照组(4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3,P<0.001, χ2=4.778,P<0.05),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P<0.001)。 结论 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结合方式能更大程度促进小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行为和提高龋齿充填率,同伴教育用于小学生口腔卫生宣教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吸毒人群HIV、梅毒螺旋体及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干预工作和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惠州市2011-2016年2 543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情况资料,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 共调查2 543名吸毒人员,20~40岁男性所占比例较大;2011-2016年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下降,非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上升(χ2趋势=179.272 6, P<0.05); HIV年均感染率为1.0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 P>0.05);梅毒年均感染率为6.4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 P<0.05);丙肝年均感染率为39.36%,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 P<0.05);HIV感染率年度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45, P>0.05),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χ2趋势=15.094, P<0.05;丙肝χ2趋势=112.791, P<0.05)。 结论 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宣传干预和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型毒品使用人群的重视和女性吸毒者的干预;本地区多年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是有效和成功的,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人群可以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新建医院医务人员2016—2018年手卫生现状,探索多元化手卫生监测方法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 手卫生依从性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评估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评价手卫生的效果,分析医院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该新建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8.15%,2016—2018年依从率逐年提高(χ2=7.807,P<0.05);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达标率为49.08%,达标率逐年提高(χ2=6.645,P<0.05);ATP荧光检测和细菌培养法检测手卫生效果的合格率分别为90.23%和85.03%,2016—2018年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医院感染率为1.77%,2016—2018年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5)。 结论 多元化监测可改善手卫生状况,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MTB/HIV双向筛查和治疗情况,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南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对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证。艾滋病防治机构对当年存活并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后,转介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4个县的双向筛查及双重感染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7.16%,不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8,P<0.001),且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32.647,P<0.001);HIV感染率为0.68%,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 HIV/AIDS患者中TB检查率(χ2=248.244,P<0.01)和TB检出率(χ2=78.027,P<0.001)均出现波动现象,均为2016年最高(96.95%和3.50%)。MSH县发现的MTB/HIV双重感染病例数最多。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率为54.25%,2015—2017年逐年上升(χ2=26.241,P<0.001);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 39.16%。 结论 2014—2017年南宁市的MTB/HIV双向筛查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 但个别地区的双重感染疫情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与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以提高患者诊治的可及性、治疗率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的控制MTB/HIV双重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