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扩张皮瓣淤血的问题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以往的方法都存在应用上的局限.相关研究表明,脂肪来源干细胞可通过促进血管的增生的方法延长扩张淤血皮瓣的成活长度.目的:尝试用兔脂肪来源干细胞来解决扩张皮瓣淤血问题.方法:20 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均制作兔耳扩张皮瓣淤血模型,10 mL 扩张器在耳背皮下植入,定期注水,于第20天取出扩张器,形成扩张淤血皮瓣.一侧淤血皮瓣下注射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淤血皮瓣下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于注射后第2周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并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和 CD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皮瓣成活的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 CD34 染色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增加血管的发生,改善皮瓣淤血情况,从而提高扩张皮瓣的成活长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超比例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记鉴定BMSCs特征;在SD大鼠背部形成超比例任意皮瓣模型,将BMSCs皮瓣内注射治疗,与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皮瓣大体情况,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的BMSCs经诱导后可分别向成骨、成脂转化;流式分析表面标志分子高表达CD90、CD29,低表达CD34、CD45.皮瓣术后2周,皮瓣成活与坏死部分界限清楚,BMSCs治疗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BMSCs可明显增加超比例任意皮瓣成活面积,其在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扩张皮瓣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取24只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2只。收集兔脂肪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对照组皮下注射1 ml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组扩张皮瓣组织并于皮下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两组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毛细血管断面数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微血管密度,检测CD31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比较两组皮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可知,观察组毛细血管断面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知,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 0. 01);观察组扩张皮肤组织中CD31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可知,观察组皮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加快兔皮瓣组织扩张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因此具有提高对扩张皮瓣的血液供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和重组水蛭素对兔耳静脉淤血皮瓣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低分子肝素和水蛭素都有活血化淤作用。目的:观察局部注射低分子肝素或重组水蛭素对静脉淤血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在24只兔左耳背制作3cm×6cm静脉淤血皮瓣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皮瓣下多点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组皮瓣下多点注射低分子肝素625U/mL,水蛭素组皮瓣下多点注射重组水蛭素1U/mL。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术后水蛭素组和肝素组较对照组淤血程度轻,血肿消散快。②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水蛭素组、肝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水蛭素组和肝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对照组术后同期微血管淤血程度较水蛭素组和肝素组严重,微血管计数明显少于水蛭素组和肝素组(P<0.05,P<0.01),水蛭素组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肝素组(P<0.01)。说明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或重组水蛭素可较快改善皮瓣的淤血,提高皮瓣成活,重组水蛭素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目的:观察局部移植人来源脂肪干细胞对小鼠随意型皮瓣成活能力及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 方法:体外经分离、培养及传代健康成人脂肪干细胞。于SPF小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随意型皮瓣设为实验组,随后于皮瓣蒂部、中部、远端分3次注射脂肪干细胞悬液、并设置以同法注射等量PBS的小鼠作对照组。移植后7 d,计算各组皮瓣成活率。移植后14 d,取皮瓣组织,随机作冰冻切片CD31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皮瓣组织微血管分布情况,并对CM-Dil标记的脂肪干细胞示踪;ELISA法检测皮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瓣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背部随意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皮瓣组织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 〈0.05)。结果证实,人脂肪干细胞局部移植到随意型皮瓣后,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促进皮瓣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兔耳大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成活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随意皮瓣组及对照组。于兔耳背中央形成1.5cm&;#215;8cm的矩形皮瓣,实验组于蒂部结扎并切断中央动、静脉,随意皮瓣组于蒂部结扎并切断中央动、静脉及耳大神经,对照组保留中央动、静脉及耳大神经,皮瓣原位缝合。术后2周测定皮瓣的成活长度,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皮瓣全部成活,随意皮瓣组远端部分坏死,对照组组皮瓣全部成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坏死部分为静脉栓塞引起的干性坏疽。结论:以兔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作为皮瓣的供血血管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兔耳大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成活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随意皮瓣组及对照组。于兔耳背中央形成1.5cm×8cm的矩形皮瓣,实验组于蒂部结扎并切断中央动、静脉,随意皮瓣组于蒂部结扎并切断中央动、静脉及耳大神经,对照组保留中央动、静脉及耳大神经,皮瓣原位缝合。术后2周测定皮瓣的成活长度,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皮瓣全部成活,随意皮瓣组远端部分坏死,对照组组皮瓣全部成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坏死部分为静脉栓塞引起的干性坏疽。结论:以兔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作为皮瓣的供血血管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前病变组织的作用及影响,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安全性。方法 将72只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只,实验组大鼠第5对乳腺组织内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对照组相同位置注射生理盐水0.1ml。成模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并切取该乳腺,使用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的平均光密度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均提示,两组的病理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大鼠乳腺VEGF平均光密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安全用于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不会导致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加速向乳腺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X线照射(low-dose irradiation,LDI)对行皮瓣形成术大鼠缺血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只,2组均行皮瓣形成术制备缺血随意皮瓣。观察组大鼠于皮瓣形成术后,应用总剂量为0.2Gy的LDI单次局部照射缺血皮瓣处,对照组不予LDI。术后4、7、10、14d,2组分别取12只大鼠观察缺血皮瓣成活情况,并计算皮瓣成活率;处死大鼠,取皮瓣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并计算新生微血管密度(new microvessel density,NMV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和MMP-9水平。结果术后14d,2组大鼠均无死亡,缺血皮瓣远端均坏死,但观察组皮瓣坏死区域较对照组小,HE染色示观察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少,具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较为丰富的皮下血管;术后4d,观察组缺血皮瓣成活率[(76.22±1.49)%]与对照组[(74.50±2.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0、14d,观察组皮瓣成活率[(84.70±10.50)%、(89.20±7.80)%、(94.80±8.90)%]高于对照组[(79.20±11.00)%、(82.50±8.90)%、(85.20±5.60)%](P<0.05);术后4、7、10、14d,观察组缺血皮瓣NMVD[(74.18±25.98)、(114.94±17.83)、(88.13±21.39)、(69.66±12.13)个/mm2]均高于对照组[(33.47±8.32)、(36.70±7.71)、(43.45±7.39)、(37.12±8.72)个/mm2](P<0.05);术后4d,观察组血清VEGF[(1 020.22±12.05)ng/L]、MMP-9[(14.80±2.23)μg/L]水平与对照组[(1 010.12±9.98)ng/L、(14.67±2.25)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0、14d,观察组血清VEGF[(1 782.09±10.33)、(1 720.88±28.11)、(1 749.32±10.02)ng/L]、MMP-9[(18.66±1.93)、(21.94±2.94)、(22.91±1.62)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1 379.87±11.10)、(1 230.93±17.22)、(1 440.29±9.21)ng/L,MMP-9(16.41±1.88)、(16.76±2.44)、(18.72±1.48)μg/L](P<0.05)。结论 LDI可促进大鼠缺血皮瓣成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MMP-9表达,增加皮瓣内NMVD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目的:观察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成活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生理盐水。术后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与结论: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比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多(P〈0.05),且天然水蛭素组最多。提示天然、重组水蛭素均能够促进随意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目的:观察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成活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生理盐水。术后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与结论: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比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多(P<0.05),且天然水蛭素组最多。提示天然、重组水蛭素均能够促进随意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具有较强增殖分化能力,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有望成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的首选细胞.但是,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静脉移植的安全性研究较少.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安全性.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外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5×106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体积为1 mL;阴性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相同体积50 g/L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后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症状,14 d后解剖动物,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脏器病理学检查及脏器质量测定.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细胞移植组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光镜下形态学差别.结果提示Wistar大鼠一次性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对受者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皮素对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 观察实验组 (注射内皮素 )与对照组 (注射生理盐水 )皮瓣的成活长度及血流变化 (使用多谱勒 )。观察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皮瓣成活长度较对照组短 (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鼠狭长窄蒂皮瓣术前局部皮下连续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皮瓣成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及微血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只健康SD大鼠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只,其中研究组大鼠于术前3 d行连续背部右侧拟皮瓣区局部皮下注射rh GH,对照组仅于手术当天予皮瓣区局部皮下注射rh GH,两组大鼠均于右侧皮瓣区制作一狭长窄蒂皮瓣模型。术后1周,比较两组大鼠的皮瓣成活面积;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大鼠的VEGF和CD34表达,同时比较两组大鼠皮瓣微血管密度。结果术后1周,研究组大鼠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同一时间点下,研究组大鼠的VEGF、CD34表达水平、皮瓣微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更高(P 0. 05)。结论大鼠狭长窄蒂皮瓣术前局部皮下连续注射rh GH有利于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VEGF及CD34表达水平,促进微血管生成,降低皮瓣缺氧、缺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研究已证实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迁移、定居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中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恢复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目前对以动脉注射或静脉注射途径移植干细胞哪种更好仍存在争议.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途径移植对家犬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影响.方法: 建立健康家犬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以随机编号法分为2组,分别以外周静脉注射及右股动脉介入经肾动脉直接注射DAPI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4 h,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后的存活情况.结果与结论: 普通光镜下观察可见两组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出现广泛肿胀、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经外周静脉注射及经肾动脉直接注射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在病损肾脏中成活,且两组荧光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种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在肾脏内定殖,修复肾脏组织结构的效果相当,相对于动脉注射途径,经静脉注射移植途径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6.
李力群 《现代康复》2000,4(11):1685-1685,1703
目的 探讨内皮素对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 观察实验组(注射内皮素)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皮瓣的成活长度及血流变化(使用多谱勒)。观察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皮瓣成活长度较对照组短(P〈0.01),且其皮瓣血流量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而且恢复慢,各时点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手术组较非手术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机体皮瓣形成时内皮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期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针对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有抑制免疫反应的能力,但对于其是否可以对巨噬细胞起到相应的免疫调控能力还不清楚。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J774.1细胞共培养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方法: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按照2×10^7孔分别接种于transwel 的上层小室和24孔板中,再利用含1 mg/L脂多糖的培养液重悬J774.1细胞,将J774.1细胞接种到含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transwel 下层小室和24孔板中,同时设立未激活J774.1细胞阴性对照组和脂多糖激活J774.1阳性对照组。培养48 h收集细胞样,提取RNA样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mRNA 水平。 结果与结论:相对于单纯脂多糖激活的阳性对照组J774.1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J774.1细胞的接触型混合培养可以明显降低J774.1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量,而非接触共培养组中,只有白细胞介素6 mRNA 水平发生了明显的降低。以上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抑制脂多糖激活 J774.1细胞的免疫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背景: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而在受损肝脏原位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值得探讨。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损伤原位植活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二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注射L-DMEM悬浮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L-DMEM。结果与结论:①FCM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66;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②与对照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病理无明显差异,均呈急性肝坏死病理改变。③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主要定植于肝小叶且表达CK19,至2周表达CK18,至3周表达Alb。结果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能被植活,且可分化为肝细胞,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肝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犬心肌梗死模型后,犬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3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及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杂种犬1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6只。①两组犬均进行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取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DAPI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犬心外膜下共注射2×106个DAPI标记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IMDM完全培养基。常规关闭胸腔,继续饲养4周。②于细胞移植术前、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术后4周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及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术后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及分化情况。结果:对照组1只犬于移植术后第2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共12只犬,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各6只。①移植术后4周移植细胞存活及分化的观察结果: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冰冻切片中可见发出DAPI蓝色荧光染色的细胞核,同一视野下还可看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浆。②移植术后4周两组犬心功能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少(P<0.05~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增加(P<0.05~0.01)。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在心肌细胞内存活,并可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犬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背景: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而在受损肝脏原位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值得探讨。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肝损伤原位植活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二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注射L-DMEM悬浮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L-DMEM。结果与结论:①FCM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66;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不表达CK19。②与对照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病理无明显差异,均呈急性肝坏死病理改变。③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主要定植于肝小叶且表达CK19,至2周表达CK18,至3周表达Alb。结果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受损肝组织中能被植活,且可分化为肝细胞,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肝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