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质控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得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8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周的骨折复位效果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周骨折复位优良率和术后3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中关于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机体疼痛共5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应用于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和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该入路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两种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并发症产生风险,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 vs 50%,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安全便捷,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前瞻性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的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z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复位质量状况、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 00%(34/40),稍高于对照组的80. 00%(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5. 00%(18/40)及45. 00%(18/40),对照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0. 00%(16/40)及42. 50%(17/40),两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7. 02±3. 45) min、(668. 29±55. 45) ml及(17. 08±2. 53)分,对照组分别为(16. 78±3. 32) min、(679. 39±57. 37) m L及(17. 25±2. 68)分,上述3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手术处理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相比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而言,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处理移位程度较大的骨盆骨折以及显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不会受限于膀胱损伤等病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90-291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K-L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且行Stoppa入路手术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设计分为观察组患者16例行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14例行Stoppa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础疗效、骨折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调查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1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情况、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整体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疗效较佳,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髂腹股沟入路是处理骨盆前环或髋臼前柱骨折标准入路的首选,但改良Stoppa入路能比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更有优势,其在处理骨盆前环、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手术时,无需暴露髂外血管束、髂腰肌和股神经,操作简单,必要时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处理涉及髋臼后柱、后壁骨折[1]。本次研究选择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髋臼骨折29例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天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toppa术治疗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血清应激指标情况。方法选取7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改良组进行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和骨折恢复后Majeed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NE、E、Cor水平高于术前,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性功能、步态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4%,低于常规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Stoppa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经髂腹股沟下入路及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下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髋臼前方手术入路,具有解剖结构简单、出血少,显露充分、复位质量高,临床效果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49例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解剖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解剖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髂腹股沟入路相比,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可缩短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就诊的72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组,各36例。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失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髋臼骨折患者33例病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腹直肌旁入路)与对照组(改良Stoppa入路),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使用Matta评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小于改良Stoppa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较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需行前路固定的髋臼骨折创伤较小,可作为髋臼骨折治疗的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5年6月间经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 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1.3%;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例,Ⅲ度异位骨化1例,无一例感染.结论 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中窝入路与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1月听神经瘤患者92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颅中窝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面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Z=3. 467,P=0.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 52%(3/46),对照组为21. 74%(10/4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 390,P=0. 036)。结论中颅窝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均可有效清除肿瘤组织,但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割精准度较高,可最大限度避免面神经损伤,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法,将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入路(经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入路),观察组采用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Neer标准评价疗效,以术后12个月时随访时的Neer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5. 4±11. 6 min)、术中出血量(82. 5±15. 4 ml)、术后引流量(30. 4±14. 2 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7. 5±14. 4 min、130. 4±18. 5 ml、55. 4±13. 8 ml)(P 0. 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3. 5±2. 6 vs. 12. 7±2. 5 d)、骨折愈合时间(66. 9±4. 8 vs. 65. 9±4. 7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Neer评分优良率(84. 0%vs. 80. 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比较,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在保证疗效相当的前提下,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适合具有良好解剖知识的术者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应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的17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按Tile分类方法〔1〕:A2类型3例,B2类型5例,B3类型7例,C2类型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且均采用Stoppa手术入路。其中11例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固定,4例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加外固定器固定,另外2例则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和骶髂螺钉固定。应用Matta标准〔2〕和Majeed评分〔3〕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10~13cm,平均12cm;手术时间80~10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50ml。依据Matta标准,17例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获满意复位,13例患者术后得到8~10个月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按照Majeed评分,各患者术后评分逐渐提高。结论:Stoppa手术入路兼具切口较小、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时,Stoppa入路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55-2656
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1±29.5)ml、(77.5±23.7)min、(10.8±5.3)h]均低于对照组[(153.8±10.8)ml、(109.8±25.7)min、(18.9±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82.5±4.3)分、(86.3±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9±8.6)分、(80.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直接前入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罗逸林 《大医生》2022,(3):33-35
目的 分析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的术期指标,探讨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行髂腹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