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1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而各种支持系统疗效不尽相同,也尚未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和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3例重型肝炎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或血浆置换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终末期肝病评分值和3个月病死率.结果与结论:①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后总胆红素、胆汁酸、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和终末期肝病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 < 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P < 0.05).但单次血浆置换治疗改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率、终末期肝病评分值程度优于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P < 0.05),而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系统在改善肌酐、胆汁酸、白蛋白方面优于血浆置换治疗(P < 0.05).②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组和血浆置换组3个月实际病死率分别为63%,56.5%(P > 0.05),两者之间无优劣区别,但显著低于3个月预期病死率(P < 0.05),尤其在终末期肝病评分< 30分的患者中疗效显著.而对于终末期肝病评分≥30分者两种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结果提示分子吸附再循环和血浆置换均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安全的肝脏支持装置,终末期肝病评分有助于指导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血浆置换(PE),胆红素吸附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肝炎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TBIL、ALB、G、ALT、AST、ALP、PTA、BUN、Scr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结果ALSS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P<0.01),PTA明显改善(P<0.05),PE、CVVH能降低血清ALT、AST、ALP水平,胆红素吸附对血清ALT、AST、ALP水平影响不大(P>0.05).结论ALSS可显著改善重症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6例)与治疗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6 h及治疗后5 d的外周静脉血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动脉血乳酸(Lac)及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6 h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经过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5 d的血清肌酐、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能明显改善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提高生存率。治疗过程中,治疗的顺利完成与护士的密切监护及参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3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记录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72.0%,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病情重,治疗中系统地采用针对性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探讨MELD评分系统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519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生化、凝血常规等资料进行MELD评分,评估慢性重症肝炎的严重程度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组MELD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大于40分者3个月死亡率为81%。MELD分值与患者病程进展情况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患者MELD评分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MELD评分系统在皖南地区是适用的,可引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痰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50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痰培养结果将其分为两组。A组(n=25)患者痰培养结果为阳性;B组(n=25)患者痰培养结果阴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为(7.71±0.43)ng/mL,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为92.0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为(20.78±3.21)分;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为(3.55±0.88)ng/mL,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为44.0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为(16.31±2.61)分。A组各指标均高于B组(P<0.05);痰培养不同阳性类型的患者血清降钙素阳性率、血清降钙素水平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感染患者动态检验血清降钙元素水平有助于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帮助其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痰培养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感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单纯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似 ,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总有效率为 93 .75 % ,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1 ) ,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2 % ,主要为血浆过敏 ,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 ,未发生过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血浆置换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降低病死率 ,为肝移植提供有利时机 ,不失为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症肝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8例重症肝炎病人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血浆置换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2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可明显改善病人肝功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减轻病人身心负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组织学检查对诊断终末期肾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组织学检查对诊断终末期肾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84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肝穿刺活检术,以半定量积分法评价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将其与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末期肾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根据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诊断病毒性肝炎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38.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肝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慢性肝炎并判断肝脏病变程度唯一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动态变化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30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入院第1、3、5、7天均抽血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并在当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对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第1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APACHE-Ⅱ与SOFA评分均显示有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从第3天开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便明显下降,死亡组变化不明显,与当天APACHE-Ⅱ与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患者第5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评估患者30d预后有重要价值。结论: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对评估患者30d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肝细胞再生、充足休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检测在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10例重症肝病患者[43例急慢性重症肝炎患者(A组),36例肝硬化患者(B组)和31例肝癌患者(C组)]、38例非重症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RBP、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重症肝病中A组、B组和C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PT、APTT、TT、MPV和P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重症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重症肝病组RBP、Fib和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TT、MP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是重症肝病辅助诊断中的重要检测指标,临床应加强对重症肝病患者以上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供体短缺、价格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避免以上缺点.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改善作用.方法:纳入纳入终末期肝病患者39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肝衰竭患者7例.分离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4,8周进行生化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分别计算出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观察各个时间段分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4,8周,37例(93%)患者丙氨酸转氛酶逐渐降低,白蛋白、胆碱脂酶活力、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均升高(P < 0.01).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32例(80%),食欲改善34例(85%),乏力好转37例(93%),腹胀减轻34例(85%).CTP-B级和CTP-C级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降低.所有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文思  吴小林  李朝霞  李刚 《新医学》2008,39(12):778-780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按原发病分为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组(24例)和肝癌肝硬化组(28例),分别于围手术期不同时段测定血β2-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β2-MG)、尿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的异常率及含量,以及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总胆红素的含量.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型肝炎组术前尿β2-MG及各时间点的NAG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肝癌肝硬化组(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无肝前、无肝30 min、新肝60 min的血β2-MG均明显高于肝癌肝硬化组(均为P<0.05).2组新肝60 min及术后30 min尿β2-MG和NA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术后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明显高于肝癌组(均为P<0.05).重型肝炎组各时间点总胆红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对重型肝炎及肝癌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均有影响,重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定量水平;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HBV定量水平.[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PE治疗前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明显升高,PE术后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有显著下降,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亡者PE治疗后总胆红素及HBVDNA定量水平同存活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E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对外周血HBV有较强的清除作用.PE术后总胆红素和HBVDNA定量水平可以成为预测重肝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可兵  魏绪霞 《全科护理》2016,(12):1253-1255
[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肝病病人进行血浆置换(PE)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妊娠期重症肝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P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动脉血乳酸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血TB、ALB、Scr、FPG、PTA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果]血浆置换能改善妊娠期重症肝病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临床检验指标,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10例成人肝移植病例的1临床资料,以期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01/2007-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肝移植的资料完整、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受者110例,均为经典式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尸体供肝.其中移植后存活<30d的10例患者列入围于术期死亡组,移植后存活/30 d的100例患者列入生存组.对影响两组患者移植后转归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差异显著的影响轩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受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移植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均高于生存组(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是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移植前终末期肝病模型高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是导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改善移植前受者的危重病情及凝血功能障碍能够降低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脓毒症患者65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45例和死亡组2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中PCT和血乳酸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和血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CT、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血清PCT和血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PCT和血乳酸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21~0.998),0.748(95%CI:0.625~0.903)。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和血乳酸表达水平升高,在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其中重症感染患者60例,一般感染患者60例。再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且比较一般感染组、重症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一般感染组和重症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症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重症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一般感染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重症感染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显著诊断效果,并且对于预后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