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下肢动脉损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1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下肢动脉损害情况进行分析,即对患者均实施血脂、血糖、血清和血清尿素氮等指标,分析患者的下肢动脉损害程度,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年龄越高患者越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同时患者的下肢动脉损害程度越严重,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临床应该引起对年龄的重视,并积极实施各项疾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对糖尿病组患者溃疡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6例作为观察样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下肢动脉血流情况进行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n=43,无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和实验组(n=43,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溃疡病变程度相同,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溃疡处头牙组织生长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截肢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比实验组短,其截肢率比实验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之一,亦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主要因素,应以病变程度为依据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对下肢动脉血流、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加快局部溃疡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该文研究对象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再根据不同狭窄程度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狭窄率≥70%)、对照组一组(100例狭窄率﹤70%),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组狭窄率≥70%患者中,年龄﹤90岁患者41例、所占比为41.00%、年龄90岁患者59例、所占比为59.00%;伴有高血压患者80例、所占比为80.00%、无高血压患者20例、所占比为20.00%;伴有糖尿病患者65例、所占比为65.00%、无糖尿病患者35例、所占比为35.00%;hsCRP增高患者76例、所占比为76.00%、hs-CRP降低患者24例、所占比为24.00%,其与对照组各个指标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观察组狭窄率≥70%患者实施多因素分析后,研究结果显示,年龄90岁、伴有高血压、伴有糖尿病、hs-CRP增高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90岁、伴有高血压、伴有糖尿病、hs-CRP增高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特点,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所发挥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24例2016年10月—2018年10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参考组(n=62),为参考组患者提供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以及肺栓塞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8例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情况、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血脂、血糖、下肢动脉彩超等,冠心病合并有下肢动脉硬化的分观察组,无下肢动脉硬化的为对照组,各44例。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性别、年龄、血压、糖尿病等都可能成为其影响因素,通过预防和定期检查,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年龄分组法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 60岁,n=58),与非老年组(年龄60岁,n=42),两组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红蛋白(Hb)、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后,非老年组的BUN、Scr、TG与CRP明显低于老年组,其Hb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6.2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进行血液透析能够有效的辅助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恢复各肾功能指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进行下肢骨折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该次的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骨科病症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手术后5、10、15 d对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预防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10、15 d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下肢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实行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花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分析及镇痛方式对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即A组(44例,静脉自控镇痛)和B组(4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分析镇痛方式对认知的影响及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结果手术后的第5天,A组患者有19例(43.18%)发生POCD;患者有18例(40.91%)发生POCD;两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活动的疼痛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年龄(P0.05),手术时间(P0.05),保护其认知功能下降的因素为教育程度(P0.05)。结论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接收的96例的老年梗死卧床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以其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组,通过对一般护理方法(参照组,n=48)与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n=48)的应用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的36例老年(65~74岁)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31例中青年(35~50岁)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年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19例(53%),对照组发现3例(10%)(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者24例(67%),对照组多支血管病变者7例(23%)(P<0.05)。2组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1例(46%),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19例(19/22,86%);单支血管病变36例(54%),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例(3/22,1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冠状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害多在冠状动脉损害较严重时发生,应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将下肢护理应用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将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将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下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14%,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85%低于参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应用在下肢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D-二聚体、GlU指标等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D-二聚体、GlU指标等值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正春  熊黎  孟蓓 《陕西中医》2006,27(6):748-749
我科对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观察对象来源于本院2004年3月~2005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要求入选者年龄≥60岁,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无语言沟通障碍。共收集66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18±6.1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4例,初中以上52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均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影响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同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后,随机选取该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作两组,分别是下肢动脉病变的观察组以及非下肢动脉病变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8例,对照组112例。对两组进行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分析下肢动脉病变对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影响。结果数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与此同时,两组患者中,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 10%的患者192例(64%),可以认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同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10年风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61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其外周动脉疾病(PAD)能早期筛查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焦虑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焦虑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15 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焦虑、及静脉血栓护理效果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护理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焦虑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护理效果好,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36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1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及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炎症因子IL-6、IL-10及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骨折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2月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9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15 d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肺部体征好转及胸片好转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10、15 d 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老年肺炎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视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0例,均为该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60)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ugl-Mcyer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AD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重视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缩短康复时间,促进下肢运动工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保障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n=70)与参照组(n=7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14%、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