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B超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检测血糖、血脂,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脂肪肝与颈动脉IMT、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腹部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的同时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本文就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70例早期T2DM患者,高分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为IMT增厚组(36例)、IMT非增厚组(3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三组均检测常规临床指标,采用ELISA法测空腹血清Visfatin.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Visfatin与早期T2DM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Visfatin明显高于对照组(14.32±0.76 μg/L vs 6.34±0.91 μg/L,11.54±0.83μg/L vs 6.34±0.91μg/L,t1=2.41,t2=1.841;P1=0.009,P2=0.029),IMT增厚组Visfatin高于IMT非增厚组(14.32±0.76μg/L vs 11.54±0.83 μg/L,t3=0.901,P3=0.03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与BMI,IMT,LDL-C,WHR,ln(FINS),ln(HOMA-IR),ln (FBG)呈正相关(r=0.201~0.331,P=0.007~0.047),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isfatin仅与HOMA-IR(t=4.123,P=0.0071),IMT(t=3.573,P=0.0084)呈独立相关.结论 血清Visfatin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早期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44例 ACI 患者(ACI 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 Ox-LDL 水平,并对 ACI 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 IMT,分析 ACI 患者 Ox-LDL 水平与颈动脉 IMT 的关系。结果ACI 患者 Ox-LDL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颈动脉 IMT≥1.0 mm 的 ACI 患者 Ox-LDL 水平高于颈动脉 IMT<1.0 mm 者(P <0.05);ACI 患者 Ox-LDL 水平与颈动脉 IMT 呈正相关(r=0.493,P <0.05)。结论ACI 患者的血清 Ox-LDL 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其中IMT正常组42例、IMT升高组41例)及糖耐量正常者5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IMT升高组血清VEGF水平为(698.78±158.34)ng.L-1,明显高于IMT正常组(467.56±121.31)ng.L-1(P〈0.05),且二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2.37±96.56)ng.L-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成为临床上一种新的反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探讨IMT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T2DM患者(T2DM组),其中IMT增厚组36例,MT正常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T2DM组TC、TG、LDL-C、FPG、2h PG、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MT增厚组血脂、FBG、2h PG和IMT值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且IMT增厚组更明显,检测血脂与IMT对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颈动脉超声检测其IM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LE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SLE组IMT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Hcy与IMT呈正相关(r=0.861,P=0.00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Hcy升高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高Hcy血症可能是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Hcy和IMT可作为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信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晓军  刘文星  徐丽梅  苏运辉 《新医学》2010,41(3):169-170,17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测定糖耐量正常(NGT)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组、糖耐量减低(I-IGT)组、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减低(IFG/IGT)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各30例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CIMT,比较各组的差异。同时分析脂联素与CIMT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I—IFG、I—IGT、IFG/IGT和佗DM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NGT纽(P均〈0.01),IFG/IGT和他DM组脂联素均显著低于I—IFG、I—IGT组(P〈0.01)。T2DM组和IFG/IGT组的HOMA-IR均大于I-IGT、I-IFG和NGT组(P〈0.05或0.01)。I-IFG、I-IGT、IFG/IGT和T2DM组c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0.01);T2DM组与IFG/IGT组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I-IGT、I—IFG组(P〈0.05或0.01),I-IFG与I-I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HOMA-IR及CIMT均呈负相关,CIMT与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HOMA—IR均呈正相关。结论:IFG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CIMT增加,提高脂联素水平可能可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比较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健康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探讨高尿酸血症与CIMT的关系,进而了解高尿酸血症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从而积极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方法选择年龄>40岁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50例为UA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来我院的年龄>40岁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其中男21例,女9例。观察两组中年龄、性别、BMI、腰臀比(WHR)的分布情况;采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UA);应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CIM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CIMT增厚,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后,偏相关分析表明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UA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中,以CIMT为因变量,年龄、性别、UA进入方程,结果表明,尿酸升高可使患者CIMT增加。结论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CIMT增加,提示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UA水平有望使CIMT减小,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动脉硬化的早期防治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探讨血清APN及Visfatin水平与颈总动脉IMT值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95例T2DM患者和50例对照组的血清APN及Visfatin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IMT值.结果 ①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IMT非增厚组(P<0.01);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IMT非增厚组(P<0.01).②r2DM患者IMT值与血清APN呈显著负相关(r=-0.639,P<0.01),与血清Visfatin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1),且血清APN与Visfatin呈显著负相关(r=-0.835,P<0.01).结论 T2DM患者存在血清APN及Visfatin水平的异常表达,与颈总动脉IMT值有着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APN及Visfatin水平,可作为判断T2DM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将18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为未感染组(76例)和感染组(107例),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IMT以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脂,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生化指标水平,研究肺炎衣原体感染与IMT的关系。结果感染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P、IL-6、IM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斑块发生率为64.4%,以不稳定性斑块多见;冠心病患者IMT与炎性因子CRP、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5、0.725,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主要通过脂质代谢的紊乱以及炎症因素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周后用蒙特利尔(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并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结果: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大于对照组;随着IMT的增厚,MOCA量表评分下降,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语言、延迟回忆评分则更低(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改变、斑块形成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79例除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正常对照做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径、斑块的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较除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正常对照组CAIMT明显增厚,除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正常对照组无斑块形成,2型糖尿病组40.68%有斑块形成。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AIMT与胰岛素水平、尿白蛋白、胆固醇酯、HbA1C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胆固醇脂、体脂分布、收缩压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与50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颈总动脉IMT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IMT阳性组与IMT阴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和血脂指标,并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平均IMT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的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C、TG、LDL-C、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MT阳性组的TC、TG、LDL-C、APOB水平均高于IMT阴性组,HDL-C、APOA水平均低于IMT阴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TG、LDL-C、APOB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平均IMT呈正相关,HDL-C、APOA与双侧颈总动脉平均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代谢与其颈动脉IMT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超声监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IMT情况对血脂代谢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参加2019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年龄≥40岁且符合入组标准、资料完整者5 1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6 (IL-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6、脂联素、瘦素浓度;采用美国ATL公司HDL-1500彩色多普勒测量脑梗死患者的IMT,并分为IMT<1,0 mm和IMT≥1.0 mm两个亚组.分别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和IL-6分别为(7.83±1.57) mg/L、( 12.39±5.42) ng/L、(137.12±18.59) 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83±1.96)mg/L、(4.73±1.87) ng/L、( 87.26±9.75) 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4、12.50、13.65,P均<0.01).96例脑梗死患者中IMT≥1 mm组78例,IMT<1 mm组18例,两亚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和IL-6分别为(5.06±2.52)、(9.83±1.58) mg/L,(14.49±6.42)、(8.13±1.28) ng/L,(152.62±24.78)、(112.12±12.59) ng/L,与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患者IMT与IL-6、瘦素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0.78,P均<0.01),与血清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r=-0.84,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增厚,血清脂联素降低,IL-6、瘦素升高,脑梗死患者IMT与血清脂联素、瘦素、IL-6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从赣州市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和健康对照者7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健康对照组(70例)、动脉粥样硬化组(14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159例),抽取空腹血液检测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γ-GT(r=-0.598,P=0.00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仍显示血清γ-GT(β=-0.345,95%CI为-0.005~-0.511,P=0.03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γ-GT(OR=0.569,95%CI为0.237~0.867,P=0.029)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监测血清肝酶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倪敏  张永青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041-10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伴有高血压与否分为两组,50例为T2DM伴高血压组,49例为单纯T2DM组;选择4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Hcy的水平,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伴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13.35±3.58)μmol/L]高于单纯T2DM组[(9.62±2.42)μmol/L]及正常对照组[(6.8±2.56)μmol/L](P均〈0.01);单纯T2DM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伴高血压组颈动脉左侧、右侧IMT[(1.05±0.14)mm、(1.06±0.17)mm]均高于单纯T2DM组[(0.88±0.13)mm、(0.88±0.15)mm]及正常对照组[(0.86±0.11)mm、(0.87±0.13)mm](P均〈0.05)。结论高Hcy血症在T2DM伴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中均高发。T2DM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高Hcy血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7例)与无脑卒中组(91例),依据ABCD2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21例)、中危组(62例)和低危组(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及颈动脉IMT,同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大小、形态及性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IA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软斑、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脑卒中组(P<0.01,P<0.05)。高危组TIA患者的症状对侧颈动脉IMT、软斑及易损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混合斑块及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1),高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软斑发生率高于中危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长、症状持续时间长、既往有脑梗...  相似文献   

20.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脑、胰岛等组织内。目前认为血清GAD抗体的检测是临床上诊断1型糖尿病,特别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主要指标,并对糖尿病的正确分型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笔者对70例糖尿病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用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GAD抗体的检测,现就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70例病人均来自我院内分泌专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均按WHO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根据发病年龄、病史、治疗情况及胰岛素测定及释放试验分为:(1)1型糖尿病组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