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来宾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当地艾滋病随访管理中促进与完善配偶检测相关工作、控制配偶间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报告的、现住址为来宾市、能随访到的、已婚有配偶的HIV/AIDS患者配偶纳入监测对象,调查其HIV抗体检测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11例HIV/AIDS患者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52.31%。性别以女性为主(63.99%),年龄以60岁及以上为主(46.47%),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46.96%),民族以壮族为主(74.70%)。单因素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与性别、年龄、知道获得免费咨询与检测情况、知道需要定期检测HIV以及知道早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风险:女性是男性的0.362倍(95%CI:0.226-0.580),20~39岁、40~59岁分别是60岁及以上的0.293倍(9...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的死亡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深圳市龙岗区的HIV/AIDS患者,按照病例入选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590例HIV/AIDS患者,死亡236例(男性187例,女性49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或丧偶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未婚者的0.003倍和0.418倍;确诊时为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是HIV感染者的9.149倍;异性传播、同性传播和采供血的死亡风险分别是注射吸毒的0.319、0.079和0.004倍;未接受CD4检测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CD4检测者的9.166倍;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风险是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0.052倍。 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HIV/AIDS患者死亡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接受CD4检测和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一步扩大CD4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并加强追踪随访和管理,以降低HIV/AIDS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对截至2016年底,现住址在广西,存活的,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病程尚未进展为AIDS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 按纳入标准,截至2016年底,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313例,占报告时间>10年的2.3%,占报告时间>10年且现存活的5.4%,占报告时间>10年且现存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26.6%;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男性占87.2%(273例)、报告年龄≤ 40岁占94.9%(297例)、农民占32.3%(101例)、单身、离异或丧偶占55.6%(174例)、汉族占69.3%(217例)、经注射吸毒感染占68.1%(213例)、来源于监管场所者占52.1%(163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报告年龄≤ 40岁(与报告年龄>40岁相比,aOR=1.55,95% CI:1.31~3.12)、经注射吸毒感染(与经性传播相比,aOR=1.23,95% CI:1.10~1.74)是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存在一定比例,为进一步探究其规律,需开展大样本量宿主免疫学、遗传学及其病毒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HIV/AIDS病例早检测和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7年湖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基本信息、感染途径和检测发现途径资料,分析HIV/AIDS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21年3月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研究对象共7101例。有8个因素的合并OR值有显著意义。结果显示年龄[OR=1.52,95%CI(1.18,1.95)]、居住情况[OR=1.35,95%CI(1.05,1.74)]、户籍类型[OR=1.50,95%CI(1.14,1.97)]、CD4水平[OR=1.56,95%CI(1.28,1.91)]、疾病分期[OR=1.79,95%CI(1.08,2.95)]、感知羞辱或歧视[OR=6.07,95%CI(4.50,8.19)]、社会支持[OR=0.50,95%CI(0.41,0.61)]、经济状况[OR=0.51,95%CI(0.39,0.66)]是中国HIV/AIDS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50岁、户籍为农村、独居、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疾病分期为艾滋病期、感知歧视或羞耻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经济水平和社会支持较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广西艾滋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钦州市辖区长期居住,并且接受国家免费药物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收集其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11名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占50.54%,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忘记服药,占56.36%.基本信息中,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服药依从性有关.单因素分析发现,家人的态度、周围邻居的态度、社会的歧视、家人和社会的帮助等社会因素与服药依从性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歧视,其OR(95%CI)=1.302(1.026~1.623).结论 广西钦州市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存在的歧视等社会因素.应采取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7-2018年甘肃省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13例HIV/AIDS中,715例(10.5%)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平均生存时间为195.9(95%CI:189.7~202.2)个月,12、60、120和18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5%、86.1%、79.9%和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方面,诊断时的年龄≥ 51岁组是≤ 25岁组的1.906倍(95%CI:1.353~2.685);其他传播途径病例是同性性传播病例的1.593倍(95%CI:1.226~2.069);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的病例是通过出入境、婚/孕前检测及新兵体检发现病例的5.113倍(95%CI:2.083~12.547);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的病例是HIV感染病例的4.012倍(95%CI:3.401~4.732);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CD4)的病例是首次CD4值≥ 350个/μl病例的5.446倍(95%CI:3.835~7.73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是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的12.019倍(95%CI:9.861~14.648)。结论 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6年。诊断时年龄≥ 51岁、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未检测CD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死亡风险更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CD4检测率及治疗率,延长HIV/AIDS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柳州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2018年柳州市报告的≥15岁HIV/AIDS,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对影响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4 856例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为98.74(95% CI:97.73~99.75)个月,第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72.0%,68.0%、6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确证感染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均是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41岁中老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民工的HIV/AIDS的死亡风险较高,早发现、提高首次CD4检测率、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降低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金华市新确诊经性接触传播的本地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金华市2017年新确诊的HIV/AIDS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艾滋病病例个案信息收集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本地感染和确证阳性前性行为发生情...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流动人口HIV/AIDS感染现状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原籍涌向大、中城市谋生,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群体许多健康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艾滋病流行势态严峻,这必将影响该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笔者查阅了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吉林市93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疾病进展情况;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HIV/AIDS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HIV感染者/AIDS病人一般情况,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定期进行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以监测疾病进展,用HAART治疗HIV感染者/AIDS病人,监测病毒学及免疫学变化,观察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吉林市93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86例(92.5%)经血液感染且合并HCV感染。估计感染时间在8年以上者88例,其中20.5%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50%为200~500/mm3,29.5%>500/mm3。接受HAART治疗的23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治疗前平均病毒载量为5.06 log拷贝/ml(4.39×105拷贝/ml),治疗12个月后平均下降3.47log拷贝/ml(P<0.001),其中16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400拷贝/ml),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上升48个/mm3(P<0.05)。结论吉林市存在部分疾病进展缓慢的HIV感染者;HAART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司他夫定和去羟肌苷联合应用使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加强对感染者疾病进展和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测,有助于确定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参与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广东省14家社区美沙酮门诊的7 288 例受治者在治疗入组时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过去1个月注射吸毒者占80.24%,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42.53%,HIV感染率为7.46%,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78.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OR=3.54)、HCV感染(OR=3.94)、吸毒年限长(OR=1.78)是受治者注射吸毒的危险因素,有工作(OR=0.85)及教育程度高(OR=0.83)是注射吸毒行为的保护因素;与家人关系良好(OR=1.41)、HIV感染(OR=1.44)、年龄高者(OR=2.63)在发生性行为时会倾向于使用安全套;而已婚有配偶(OR=0.76)倾向于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结论HIV感染、HCV感染和较长的吸毒年限是高危行为主要危险因素,与家人关系良好、高教育程度和有工作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999-2014年南宁市发现并确诊的5155例病例,采用乘积极限法描述其生存时间,寿命表法分析其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155例患者总病死率为11.58/1000人月,截止观察终点15年生存率为55.01%,平均生存时间为114.42个月(95%CI=106.75~122.09);确诊时年龄 ≥60岁病例1533例(占总病例数29.74%);确认后半年内死亡806例(死亡病例53.66%);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1,HR=0.741)、确诊时年龄(P<0.001,HR=1.111)、感染途径(P=0.037,HR=0.692)、治疗情况(P<0.001,HR=0.062)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宁市老年病例及晚发现病例较多,及时抗病毒治疗是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在湘西地区3所高校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 301名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6%。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608,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t=-12.223,P<0.01),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t=5.356,P<0.01),不同年级、高校层次、专业、户口所在地、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或宣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性别、高校层次、民族、专业、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或宣传。结论 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为最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通过丰富课程内容、课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52例≥ 18周岁成年艾滋病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在观察期间的生存状况,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9月30日随访截止时,152例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仍在治疗102例(67.11%),失访7例(4.61%),转诊10例(6.58%),停药5例(3.29%),死亡28例(18.42%);28例死亡患者中,死于艾滋病者21例(75.00%),因其他因素致死者7例(25.00%);21例死于艾滋病患者中,抗病毒治疗<1年死亡11例(52.38%),2~3年死亡7例(33.33%),4~5年死亡3例(14.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WHO临床分期Ⅲ期以上、感染途径为异性和同性性途径感染是影响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和抗病毒治疗方案为≥ 2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是影响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CD4+细胞计数、WHO临床分期、抗病毒治疗方案和感染途径是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250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13.16±2.02)分]、心理领域[(12.60±2.40)分]、社会领域[(12.99±2.49)分]和环境领域[(10.87±2.02)分]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成员关系, 吸烟情况;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结论广西省艾滋病防治人员的生存质量偏低, 对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是艾滋病防治人员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健康社区居民的健康技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30个健康社区中抽取12 300名≥1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2.5%(7 561/12 091);其中,会拨打紧急医疗电话的掌握率最高,为94.8%(11 462/12 091);认识OTC标志和会使用血压计的掌握率最低,分别为31.3%(3 789/12 091)和36.8%(4 446/12 091);<30岁、30岁~、>50岁社区居民的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61.1%(3 043/4 980)、63.0%(3 431/5 446)、65.1%(1 063/1 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以下、中学、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社区居民的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50.6%(493/975)、62.0%(5 131/8 275)、69.5%(1 699/2 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知识得分、性别和年龄对居民健康技能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艾滋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满足我国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节约医疗成本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河南省某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所有进行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 423名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CD4基线水平和职业的艾滋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年龄和住院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住院天数的延长,患者的医疗费用递增(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CD4基线水平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与住院天数及CD4基线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部分低流行区农村孕产妇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利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低流行区农村孕产妇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对吉林省4个县(市)401名农村孕产妇艾滋病咨询检测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产妇艾滋病咨询率为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率为57.9%,其中14.7%于孕早中期接受检测,74.6%于临产前接受检测;少数民族、与配偶感情一般、参加孕妇学校培训、孕期检查次数≥5次、知晓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参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孕产妇咨询率较高;少数民族、分娩2次、参加孕妇学校培训、孕期检查次数≥5次的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高。结论 吉林省农村孕产妇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利用不足,少数民族、参加孕妇学校培训、孕期检查次数≥5次的孕产妇艾滋病咨询检测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干预缓解患者心理困扰。方法 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18对中青年卒中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38.73±7.22)分,得分≥34分者有158人,占7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居住地、医疗负担、心理辅导需求、疾病感知、应对方式,配偶疾病进展恐惧及应对方式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7.7%,其中配偶疾病进展恐惧可单独解释总变异的36.9%。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水平较高,建议医护工作者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基于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干预,引导夫妻双方积极应对,进而缓解疾病进展恐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