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在天疱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2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天疱疮抗体Ig G水平。结果 62例天疱疮患者中抗Dsg1抗体或抗Dsg3抗体任一阳性共50例,阳性率80.65%,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相比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抗Dsg抗体具有和IIF一样的临床诊断价值。34例寻常型天疱疮(PV)中抗Dsg3抗体阳性或抗Dsg1和抗Dsg3抗体均阳的28例,阳性率82.35%;24例落叶型天疱疮(PF)中抗Dsg1抗体阳性的为20例,阳性率83.33%。可见抗Dsg3抗体是PV的鉴别诊断指标,抗Dsg1抗体是PF的鉴别诊断指标。此外,通过对治疗前后抗Dsg1抗和Dsg3抗体的滴度水平的检测发现,抗Dsg1和抗Dsg3抗体还可作为天疱疮治疗监测的指标。结论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方法简便,对患者创伤小,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另外,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还可作为监测天疱疮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与其皮肤、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对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的天疱疮抗体滴度与治疗中使用皮质类固醇控制剂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55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结果:抗Dsg1抗体水平与患者皮肤损害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抗Dsg3抗体水平与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天疱疮患者血清IIF滴度与抗Dsg1抗体水平相关(P<0.01),寻常型天疱疮患者IIF滴度与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均有相关性(P分别<0.01和<0.05)。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质类固醇控制剂量与抗Dsg1抗体水平和IIF滴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天疱疮患者抗Dsg1和抗Dsg3抗体对天疱疮的临床诊断、分型、衡量口腔黏膜和皮肤损害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天疱疮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9例天疱疮患者和36例非天疱疮对照者血清,同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抗体滴度,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27例寻常型天疱疮(PV)、14例落叶型天疱疮(PF)和6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1ELISA呈阳性,27例PV、1例PF及1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3ELISA呈阳性。Dsg1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25%和88.89%,Dsg3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82%和97.22%。与IIF相比,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4.31,P<0.05)。结论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和特异性高的天疱疮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能辅助鉴别PV和PF。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累及食管黏膜。患者女,47岁。反复口腔黏膜糜烂伴呕血2年,复发3 d。皮肤科检查:口腔上颚及牙龈糜烂及出血,尼氏征(+)。口腔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水疱内可见棘层松解细胞及红细胞。直接免疫荧光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间网状IgG(++)、C3(+)、IgA(-)及IgM(-)。间接免疫荧光:抗桥粒芯糖蛋白(Dsg)3抗体(+)及抗Dsg1抗体(-)。胃镜示食管黏膜剥脱出血。诊断:寻常型天疱疮累及食管黏膜。  相似文献   

6.
报告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阳性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口腔、外阴黏膜糜烂,躯干多发水疱逐渐加重就诊。皮肤科检查:患者分别在头皮、面部、颈部、口腔、外阴、躯干及下肢等部位出现绿豆至花生米大的孤立或融合性水疱,部分糜烂面潮湿。实验室检查:血清检测抗桥粒芯糖蛋白(Dsg)抗体和Bp180抗体均阳性,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抗棘细胞桥粒抗体(PCDA)阳性或抗表皮基膜抗体(EBA)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水疱,棘细胞松解,基底呈"绒毛"样改变,基底层见中量淋巴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BP180抗体阳性的寻常型天疱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组织病理、DIF、IIF和ELISA四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天疱疮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天疱疮住院患者的组织病理、DIF、IIF、抗Dsgl和抗Dsg3抗体的检查结果.结果 组织病理检查显示,186例(82.30%,186/226)表现为表皮内水疱形成或细胞松解;DIF检查显示,17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药物诱发天疱疮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ELISA方法研究6例药物诱发天疱疮的特点,并用20例特发性天疱疮做对照.结果:药物诱发天疱疮多有瘙痒,口腔溃疡发生率低;5例表现为落叶型天疱疮(Dsg1 IgG阳性),血清中抗体滴度低,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敏感,预后好;66.67%患者外周血清中Dsg1 IgA阳性,经治疗后该抗体消失;1例利福平诱发者表现为寻常型天疱疮.结论:对于天疱疮患者应注意药物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桥粒芯蛋白1(Dsg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落叶型天疱疮(PF)血清学抗体的意义。方法 将80例PF患者和132例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编盲,用ELISA法检测所有标本中抗Dsg1自身抗体,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所有标本的抗体滴度,操作过程为随机检测,最后将两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5例PF患者和5例对照人群(包括1例不确定值,大疱性类天疱疮、SLE、皮肌炎、湿疹及健康者各1例)Dsg1 ELISA为阳性,71例PF患者和0例对照人群IIF为阳性。Dsg1 ELISA的敏感性为93.8%(95%可信区间0.85 ~ 0.98),特异性为96.2%(95%可信区间0.91 ~ 0.99)。IIF的敏感性为88.8%(95%可信区间0.82 ~ 0.96),特异性为100%(95%可信区间0.96 ~ 1.00)。两者相比,敏感性(P = 0.289)和特异性(P = 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g1 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作为诊断PF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抗体亚型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7例天疱疮患者血清,ELISA检测其特异性抗Dsg1和Dsg3抗体及亚型,分析抗体滴度及亚型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抗Dsg1和Dsg3抗体类别与天疱疮临床类型有关,17例皮肤黏膜同时受累的患者中有14例(82.4%)同时存在两种抗体;16例仅皮肤受累的患者中有15例(93.7%)存在抗Dsg1抗体,仅1例(6.3%)存在抗Dsg3抗体;6例仅黏膜受累的患者只存在抗Dsg3抗体,阳性率为100%。随着病情的加重,抗Dsg1和Dsg3抗体滴度有上升趋势,但该趋势与疾病的严重度并不完全平行。而抗体亚型则和疾病活动相关,活动期以特异性IgG4亚型为主,稳定期以IgG1亚型为主。抗Dsg1阳性者,活动期特异性IgG4和IgG1抗体吸光度(A)值分别为1.92 ± 1.21和0.60 ± 0.61,IgG4/IgG1 > 1;稳定期特异性IgG4和IgG1抗体A值分别为0.03 ± 0.02和0.22 ± 0.11,IgG4/IgG1 < 1;抗Dsg3阳性者,活动期特异性IgG4和IgG1抗体A值分别为2.35 ± 2.17和1.84 ± 1.16,IgG4/IgG1 > 1;稳定期特异性IgG4和IgG1抗体A值分别为0.15 ± 0.16和1.05 ± 0.77,IgG4/IgG1 < 1。结论 天疱疮特异性抗体亚型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用ELISA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和Dsg3抗体类型、特异性抗体亚型及滴度,可更好地辅助诊断疾病、监测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1.
30岁的男性,首先表现为严重的口唇和口腔黏膜的糜烂,随之头面部、前胸后背出现落叶型天疱疮样的皮疹。皮肤病理表现为表皮上层的棘层松解、散在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水肿和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大鼠膀胱上皮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沉积于棘细胞间。Westem blotting显示190-和210-kDa抗原阳性。用重组的Dsg1和13sg3包被的ELISA试剂盒检测显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Dsg1抗体,而没有抗Dsg3抗体。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检查结果符合落叶天疱疮型的副肿瘤天疱疮。患者的后腹膜发现1混合型的Castleman病,手术将其切除后,皮损逐渐好转,但出现了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天疱疮患者(PV13例,PF10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行ELISA检测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抗体滴度;并用正常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的蛋白为底物行IBT检测,并与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率均为91.30%,两种方法对PV和PF抗体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和1.000)。结论 ELISA和IBT在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ELISA方法更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13.
20110915血清抗Dsg1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与落叶型天疱疮病情的关系/王佩茹(北大一院皮科),钟珊,陈喜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2).-1088~1091检测8例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相应时间点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IF)滴度和Dsg1-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例(87.5%)患者病情评分与Dsg1-ELISA指数有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妊娠性类天疱疮.患者女,30岁.因周身红斑伴瘙痒1个月余,加重伴水疱和灼痛6 d入院.皮肤科检查:周身可见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大小不等的厚壁水疱,尼氏征阴性.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s)-DNA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抗体、抗Dsg3抗体、抗BP180抗体及抗BP230抗体均阴性.直接免疫荧光(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功能。方法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35例,健康对照22例。取健康对照皮肤和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初发水疱或糜烂皮损组织,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皮损局部淋巴细胞、CD19+ B细胞比例,以及特异性识别桥粒芯糖蛋白1(Dsg1)和Dsg3的CD19+ B淋巴细胞比例。体外培养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抗Dsg1和Dsg3抗体滴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阳性率。结果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淋巴细胞、CD19+ B细胞比例分别为17.95% ± 3.85%、4.27% ± 1.13%,高于健康对照组(7.83% ± 1.29%、0.61% ±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9,U = 13.00,均P < 0.05)。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CD19+ B淋巴细胞中,表达IgG的细胞比例为(38.33 ± 5.56)%,表面识别Dsg1与Dsg3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2.87% ± 1.267%、10.42% ± 1.243%。局部淋巴细胞体外培养6 d后,培养上清液中抗Dsg1与Dsg3抗体滴度分别为(4.89 ± 1.56) U/ml、(35.45 ± 13.03) U/ml,阳性率分别为85%(17/20)和95%(19/20)。 结论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部有可与Dsg1及Dsg3特异性结合的B淋巴细胞聚集,体外培养后可产生特异性抗Dsg1与抗Dsg3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Dsg1-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监测8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其相应时间点血清中特异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IF)滴度和Dsg1-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87.5%)患者病情评分与Dsg1-ELISA指数有显著性关联(P0.05),且与病情波动平行变化,4例(50%)患者病情评分与IIF滴度有显著性关联,与病情波动平行变化。结论 Dsg1-ELISA指数可作为PF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IgA/IgG脓疱型天疱疮。患者临床表现为瘙痒性脓疱和水疱,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内水疱,水疱内密集中性粒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显示IgA和IgG在表皮内呈网状沉积。外周血中桥粒芯蛋白(Dsg)1-IgA和IgG阳性,病情控制后,Dsg1-IgA水平很快下降,其与病情有相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8水平变化,可能与Dsg1-IgA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Dsg3基因的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原Dsg3EC1-EC5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并以重组的Dsg抗原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方法 根据基因库中的Dsg3基因序列分析,采用RT-PCR法扩增自身抗原Dsg3EC1-EC5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M/myc-His(-)B中,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蛋白表达产物.以重组Dsg3EC1-EC5蛋白为抗原用ELISA检测40份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及40份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TM/myc-His(-)B-Dsg3.纯化的Dsg3EC1-EC5蛋白能够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发生反应.ELISA方法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结果显示,天疱疮抗体的阳性率为95%.结论 真核表达的Dsg3EC1-EC5蛋白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天疱疮的棘层松解位置,为天疱疮出现不同位置棘层松解的表现提供解释.方法 收集43例寻常型天疱疮和28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天疱疮抗体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 寻常型天疱疮中有35例棘层松解的位置发生在基底层上方,8例发生在表皮中上部,落叶型天疱疮中有25例棘层松解的位置发生在颗粒层、棘层上方,3例发生在表皮中下部,落叶型天疱疮患者抗Dsg1抗体指标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显著升高(P=0.047),寻常型天疱疮棘层松解的位置发生在表皮中上部的患者抗Dsg1、3抗体指标值与棘层松解发生在基底层上方的患者相比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寻常型天疱疮及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组织病理中,棘层松解的位置可发生于表皮中上部、表皮中下部.棘层松解的位置可能与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指标值等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天疱疮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疱疮是由血液循环中的天疱疮抗体引起的以皮肤粘膜松弛性大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检查。由于天疱疮抗体滴度水平与病情相关 ,所以临床上以各种免疫学技术检测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作为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依据。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有不少新进展 ,使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大为提高。1 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随着免疫病理诊断方法的建立 ,直接免疫荧光 (DIF)和间接免疫荧光 (IIF)逐渐成为天疱疮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DIF发现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