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老年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先用肝素盐水预充管道,浸泡30min排空后用生理盐水2000ml冲尽血路肝素液,透析过程中每15~30min用生理盐水150~250ml快速冲洗透析器。结果 26例老年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共行300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未见出血加重,有10例次由于血流量欠佳致血滤器凝血需中途更换外,余均能顺利完成。存活率65.22%,死亡率为34.78%。结论元肝素透析滤过安全简便,适用于老年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宛家奎  水润芝  余蕾 《内科》2009,4(5):721-723
目的观察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在危重患者首次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危重患者首次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结果52次治疗中,50例患者均能较好耐受.溶质清除率高,无严重低血压及失衡反应。1例患者治疗约1h后出现严重低血压而被迫终止治疗,1例患者治疗约20min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模式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中小分子溶质清除率高,是危重患者首次血液净化治疗的一种有效于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新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模式对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清除率. 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需接受长时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标准剂量的血液滤过(SVHF)、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双重血液滤过(DHF)、无透析液的血液透析滤过(DF-HDF)治疗.四种治疗模式废液流量分别为35 ml/(kg·h)、100 ml/(kg·h)、35 ml/(kg·h)和30ml/(kg·h).治疗1h时分别留取血液和废液标本,计算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磷、胱抑素C、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微量元素等溶质的清除率. 结果:SVHF组、HVHF组、DHF组、DF-HDF组肌酐清除率(CCr)分别为30.1±2.0 ml/(kg·h)、69.0±7.2 ml/(kg·h)、32.3±4.2 ml/(kg·h)、32.1±3.4 ml/(kg·h),DHF组及DF-HDF组的CCr明显低于HVHF组(P<0.05),不高于SVHF组.SVHF组、HVHF组、DHF组、DF-HDF组的β2-MG清除率分别为16.1±2.8 ml/(kg·h)、35.0±7.5 ml/(kg·h)、40.8±9.9 ml/(kg·h)、35.8±10.6 ml/(kg·h),DHF组及DF-HDF组的β2-MG清除率不低于HVHF组,但明显高于SVHF组(P<0.01).治疗时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DHF及DF-HDF相比HVHF明显减少了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相比SVHF增加了中分子溶质的清除,为临床开展应用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我院近两年来对30例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原因为超滤量过大及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过低、透析中进食或透析液温度过高及疾病所致.低血压以透析2h后发生率最高,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高龄患者、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等都是易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因素.结论 透析间期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多,设定合理的干体重,积极监控和预防血液透析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他引起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2例有大量腹水的终末期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所致)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年龄分别为60和50岁,用体外腹水透析(EAD)治疗。例1用1次 EAD3h 治疗,例2用3个疗程 EAD 和2个疗程标准血透;患者每天采血测定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另外,EAD 期,每隔15、30或60min 采血和腹水测定尿素氮和肌酐。结果 EAD 时,经人工透析器的肌酐和尿素氮平均廓清分别为178(171~186)ml/min 和215(191~224)ml/min。每次治疗腹水量为14.8~17.1L,经60min EAD,腹水尿素氮和肌酐浓度降低50%以上。从腹水中清除的净尿素氮和肌酐取决于最初溶质浓度、腹水量和透析治疗时间。故1.71L 腹水中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尿毒症脑病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将4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常规血液透析加每月1次血液灌流进行串联治疗,每次血液灌流2~3小时,血液透析4.5小时,血液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用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观察尿毒症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7例发生尿毒症脑病,而治疗组仅有1冽发生尿毒症脑病,且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液灌流可有效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增加透析液流量(Q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MHD患者38例。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于500ml/min和800ml/min各透析4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Qb),超滤量和透析器型号与面积]不变。每种Qd量于第3周和第4周分别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记录每次透析的透析时间、超滤量及透析后体重(W),并根据Kt/V的自然对数公式计算Kt/V、尿素下降率(URR),取2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患者该透析液流量的Kt/V。同时检测第4周及第8周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采用成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每例患者构成自身对照,研究前后一般情况完全一致。Qd为800ml/min时URR及Kt/V值均较Qd流量为500ml/min时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下降率、Hb和Hct水平略有增加趋势,无显著性差异。Qd为800ml/min时透析后URR〉65%的百分数明显高于Qd为500ml/min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Qd从500ml/min增加至800ml/min,可显著增加URR、增加Kt/V,提高透析充分性达标率。800ml/min透析液流量的MHD可选择性用于不便于延长治疗时间和提高血流量达到透析充分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按照常规透析(4h/次,3次/周,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计算,血液透析(HD)患者的血液每周要通过透析膜与360L透析液接触、进行溶质交换.透析液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HD患者的生命安全. 透析用水质量由多方面构成,包括残余氯、细菌、内毒素、化学污染物、残留的消毒剂等.当透析室发生群体不良事件时,容易将其与透析液质量联系起来;若患者仅有一些慢性病症,很容易被误认为"尿毒症"的正常表现而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9.
陈民香 《内科》2008,3(2):187-188
目的通过分析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透析的时间以及透析次数的关系,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96例血液透析(HD)患者,均使用费森尤斯4008B型机,采用费森尤斯F16透析器及碳酸氢盐透析。一般每周2—3次,每次时间4—5h,血流量200—250ml/min。结果本组9860例次中发生各类并发症304例次,其中老年组(〉60岁)176例次,发生率为57.9%;非老年组(≤60岁)128例次,发生率为42.1%,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症状性低血压是HD主要并发症,高血压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老年组患者基础病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多,存在动脉硬化症,因此并发症相对多一些。对老年患者可选择血液透析滤过(HDF),可以改善对透析的耐受性和提高心血管的稳定性,使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M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实施CRRT治疗患者21例,均采用Prisma机器以及配套的管路和滤器,血管通路均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连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透析持续时间每日8~12小时,如病情需要则24小时持续进行,血流速100~150 ml/h,置换液30~50 L/次;每次脱水量根据病情设置1~3 kg。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血生化,PaO2/FiO2,pH的变化及血培养结果。结果治疗后血培养转阴,血清尿素氮、肌酐值明显下降,氧合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CRRT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治疗工具和重要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性将糖尿病肾病患者提早进入治疗血液透析,观察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05-03~2009-03在广西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但≥15 ml/min,出现水肿,血压、血糖控制良好),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入组后,立即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对照组35例,入选后给按肾衰一体化予保守治疗,等待至Ccr下降达到≤15 ml/min才开始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4.5 h,维持2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从入组至血液透析2年后,心脑血管事件即: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恶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同一患者在发生2种以上的心脑血管事件及先后累计发生4例次以上心脑血管事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心血管事件为心力衰竭,其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与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进入透析时的ALB与刚入组时及透析2年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研究结束时的肾功能、ALB、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水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Ccr≤30 ml/min,主动地提前干预性进入规律血液透析,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提早进入血液透析,虽然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但能显著改善低蛋白血症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顽固性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每周2次普通血液透析,1次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各2 h,共4 h;对照组为普通血液透析组,每周3次,4 h/次;共观察10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及皮肤瘙痒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PTH、β2-MG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皮肤瘙痒明显缓解(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白蛋白置换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二级血浆分离器对高胆红素患者行白蛋白置换治疗,观察其对血液胆红素及血液中其他溶质的清除作用。方法:7例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患者,共接受12次以二级血浆分离器EC20W/30W为滤器的白蛋白置换治疗(ART),其中5次采用EC20W,7次采用EC30W。ART方法与后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相似,置换液速度2000ml/h,净超滤150~200ml/h。在原有CVVH置换液配方中加入25%人体白蛋白100ml(浓度0.6%)。测定治疗10h对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DB)、血浆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采用EC20W行ART治疗10hTB、DB、IDB下降率分别为(29.1±3.0)%、(31.3±4.5)%、(18.7±10.2)%,采用EC30W治疗10hTB、DB、IDB下降率分别为(52.4±7.5)%、(54.9±9.4)%、(45.7±10.9)%。治疗开始时EC20W及EC30W组TB的清除率分别为(11.1±1.3)ml/min,(14.5±1.6)ml/min(P<0.01),治疗中两组清除率逐步下降,结束时两组清除率分别为(4.4±0.5)ml/min,(8.6±1.2)ml/min(P<0.01)。采用EC20W治疗前后血总蛋白、白蛋白、IgA、IgM水平无明显变化,而球蛋白及IgG水平轻度下降。采用EC30W治疗10h患者血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G、IgA水平显著下降,而血IgM水平反有明显上升。EC20W组单次治疗分离白蛋白(95.0±27.2)g,分离球蛋白(22.4±9.3)g,而EC30W组分离白蛋白(164.6±18.3)g,分离球蛋白(29.5±8.3)g,两组治疗中补充白蛋白量为125g。EC20W及EC30W治疗对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影响,EC20W可纠正患者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EC30W则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二级分离器EC20W行白蛋白置换可选择性分离血液中白蛋白及其结合胆红素,对分子量更大的免疫球蛋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18例肝硬化合并慢性肝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每次干细胞回输量为(12~62)×109/L,每周一次,连续输注1~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9例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分别观察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患者临床症状、血液生化、血凝等指标变化。结果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4周,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和体征改善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外周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在近期内可明显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症状,提升白蛋白等肝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在我院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治疗前后检测血尿素氮、肌酐、中分子物质、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有好的临床疗效,中分子物质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状,对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好的疗效,提高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杭兴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33-133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30滴/min,1次/日、卡托普利片每次6.25~12.5mg,3次/d口服,14d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卡托普利可提高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是透析患者维持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水处理系统是血液透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透析治疗需要大量的水,患者每周三次常规透析接触水约300 ~400L.如果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数应< 200 CFU/ml;内毒素水平<2 EU/ml),透析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不但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对透析设备造成损害,更严重的是有害物质通过透析膜弥散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即使是较低浓度的有害元素,长期蓄积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导致患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透析质量及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老年患者96例,治疗前随机分为延长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8例,延长组患者每次以输液泵输注美罗培南1 g,控制输注时间为3 h;常规组患者美罗培南1 g,每次以输液泵控制输注时间为30min。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不良反应及28 d病死率。结果延长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SOFA评分、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长输注时间方法,可提高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大量放腹水与单纯利尿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肝硬化伴大量腹水患者40例,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组20例,每日或隔日排放腹水3500ml~5000ml,静脉输注白蛋白20g~40g;利尿剂加输注白蛋白组20例,每13安体舒通100mg~400mg,速尿40mg~100mg,每周静脉补充白蛋白2-3次,每次10g,治疗4周。结果经大量放腹水3~6次治疗,20例患者腹水全部消退,住院时间为6~12天,平均9天,所用白蛋白平均每例120g;利尿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16例,该16例住院时间12-30天,平均22天,所用白蛋白平均每例70g。结论与利尿组相比,大量放腹水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平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出血患者甘露醇输注前后脑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首次静脉输注20%甘露醇125ml,15min输注完毕;间隔4~6h静脉再次输注20%甘露醇250ml,30min输注完毕,于输注前及输注后30、60、90、120、180、240min行TCD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速度变化百分率和搏动指数变化百分率。结果①125、250ml甘露醇输注后脑血流速度均升高,30min达到流速的最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②125ml甘露醇输注后TCD搏动指数在病变侧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病变侧30~120min下降,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50ml甘露醇输注后搏动指数在病变侧30~120min下降,非病变侧60~120min下降,与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输注甘露醇可改善脑血流速度,降低病变侧(输注250ml甘露醇)和非病变侧(输注125和250ml甘露醇)的搏动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