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与抗逆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市五所三级医院低年资护士100名进行调查研究,纳入护士自愿配合调查,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所有入组低年资护士选择心理一致感量表、抗逆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总结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抗逆力评分,并分析心理一致感及其各维度与抗逆力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显示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评分(50.48±9.43)分、抗逆力评分(52.19±11.3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低年资护士心理一致感及其维度与抗逆力及其各维度之间有正相关,相关系数r=0.190~0.461,P<0.05。结论 低年级护士心理一致感与抗逆力有相关性,心理一致感越高,则抗逆力水平也越高,为此医院管理者可从心理一致感上着手,充分利用能利用的资源,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间接提高抗逆力水平,让低年资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3.
M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危重患儿密集、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场所,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高胆红索血症多见,集中了医疗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各种抢救器械,是体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场所[1],因此要求NICU的医护人员应具备高超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早产儿越来越多,孕周越来越低,病种多样化及复杂化,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近年来由于我科不断发展,每年新人科护理人员不断增多,而对于初入病房的低年资护士,由于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对患儿病情缺乏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导致观察病情不到位,识别能力低,预见性差.由于缺乏经验,在遇到突发事件(抢救、死亡等)、病情变化快时就更束手无策.为了尽快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技能,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及内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的方法.方法 对20 名低年资护士从专科业务素质、职业思想素质、行为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四方面进行培养,并对低年资护士培养前后的综合素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素质教育前后20 名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评价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素质教育方法能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实际效果,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护理人员资源。方法采用纵向对照方法,以我院护理人员队伍为观察对象,观察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前后的基础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观察时期均为一年,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规范化培训后,基础护理水平、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等指标均有所提高,与培训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低年资护士可明显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张静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83-84
明确了血站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会面临急需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工作压力成为潜在职业危险;个人努力工作与工作成效失衡等问题。指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辩证统一;提高业务技能,防止差错发生;注重言传身教,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关注压力源,加强身心健康防护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的实用方法,为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寻找教育策略。方法将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作专项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首月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次月为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的培训、最后1月为手术室专项流程强化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在值班过程中对急诊手术的准备及接诊,危重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应急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专项培训速度快、针对性强,短期内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急能力,得到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的好评,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低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在对本科室16位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中改变传统的护士长一人负责制管理模式,让大部分护士在工作的同时担任相对应的管理角色,并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准则。结果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知识及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迅速提高,科室总体的护理质量快速提升,患者满意度90%以上.在零护患纠纷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护理工作。结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只要采取了合理、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办法,重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个体心理需求,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护理质量就会相应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学生人格、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某省四所高中学生64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交焦虑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中学生人格E维度属于倾向外向型,P、N维度均属于中间型;社交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成瘾倾向率为34.13%。N、P、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呈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11~0.33,P<0.05);P(β=0.24,P<0.01)、N(β=0.19,P<0.01)、社交焦虑(β=0.31,P<0.01)均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社交焦虑在P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状态良好,社交焦虑较高,手机成瘾倾向率超过三分之一;P、N及社交焦虑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其中社交焦虑在P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其体育锻炼的相关性,为采用体育锻炼手段防治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河南省某高校3122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手机成瘾倾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平均为39.94±9.90,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7.8%;②"喜欢体育锻炼"组、"体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安某医学院学生手机成瘾现况,为手机成瘾性行为的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自填问卷方式,选取380名在校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医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为工具对西安某高校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西安某医学院学生手机成瘾性行为检出率为20.53%。越是低年级(χ2=8.847,P=0.012),手机话费支出越高(χ2=8.347,P=0.040);手机使用的频率越高(χ2=28.336,P=0.000),手机成瘾的检出率越高。手机使用时间(OR=1.714)、学习上的自我感觉较差(OR=1.805)及同学的融入情况较差(OR=1.627)是手机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安某医学高校学生的手机成瘾的检出率较高,学校应当高度关注手机对医学生不良影响,加强教育宣传管理力度,减少医学生手机成瘾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人际依恋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倾向调查问卷(MPATS)和关系等级测量量表(RSQ),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5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41.30±10.74)分,手机成瘾高倾向者占总人数的27.06%;青少年学生中安全型、恐惧型、专注型和冷漠型4种依恋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27.72%、7.59%、34.32%、30.36%;不同依恋类型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为安全型(38.98±8.63)分、恐惧型(43.91±11.41)分、专注型(44.01±11.38)分、冷漠型(39.71±1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4,P<0.01);恐惧型、专注型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175 ~ 0.249,均P<0.01),安全型维度与心境改变因子呈负相关(r=-0.122,P<0.05)。结论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不容忽视,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专注型、恐惧型依恋维度对手机成瘾倾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蚌埠某医学院医学生手机依赖和亚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方式,获取1 4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自评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医学生的手机依赖检出率为29.0%(406/1 400),在年级、父亲文化程度变量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4.011、13.474,P值均<0.001);医学生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44.6%(624/1 400),46.8%(655/1 400)和45.0%(630/1 400),在性别(χ2分别为9.094、9.253和9.461,P值均<0.001)和年级(χ2=12.103,P<0.001;χ2=6.441,P=0.036;χ2=9.473,P=0.018)中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组医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检出率差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5.334,33.523和26.282,P值均<0.001)。结论 医学生手机依赖和亚健康检出率较高;手机依赖是导致医学生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手机在世界各地、各个年龄层次得到了普及,在功能上也不断进化。而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亿万级用户量的手机应用软件不断涌现,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和强度较功能机时代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的调查中,与手机相关的成瘾问题显现出了很高的流行率。本文通过整合目前相关学者对于手机成瘾的不同描述,采纳了合适的手机成瘾定义,从而归纳了世界各地手机成瘾的流行率和危险因素,总结了目前发现的手机成瘾的危害,并汇总了手机成瘾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期对手机成瘾进行全面的描述,为分析手机成瘾的机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寻找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整合性资料。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并探讨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干预及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4月,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 SAS-C)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青海大学1 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手机成瘾现状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27.26%,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36.23%。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相对大一年级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40、1.562、2.504;规律锻炼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OR值为0.583;手机成瘾程度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边缘人群相对于普通人群,OR值为1.451,SAS-C人群相对于普通人群,OR值为3.077。SAS-C得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睡眠障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原地区大学生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方法 8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一个月,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与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IAT及MPATS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IAT、MPATS重复测量结果为:IAT总分及MPATS总分的干预效应与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01);在耐受性与时间管理、人际关系与健康、戒断反应、社交抚慰四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预组的手机成瘾问题得到部分改善,尤其在耐受性和人际关系方面,提示本研究的干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