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究鸢尾素对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于7和10日龄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将M组随机分为T0组、T1组、T2组、T3组。T1、T2、T3组分别侧脑室注射40、60和80 μg/kg的鸢尾素溶液,余各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溶液。侧脑室注射24h后,神经行为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海马区病理改变并统计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侧脑室注射鸢尾素后。平面翻正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且多于N组(P<0.01);负趋地性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P<0.01,P<0.05)。HE染色:M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固缩、裂解,排列紊乱。T1、T2、T3组细胞形态等不同程度改善。Tunel染色:M组Tunel+细胞增多,布满视野;N组Tunel+细胞少,呈零星分布;T3组凋亡率低于T0、T1组(P<0.05)。Western Blot:各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意义(P>0.05);T0组Bax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T3组低于T1组(P<0.05);T0组Bcl-2/Bax值低于N、T3组(P<0.05),T1、T2组均低于T3组(P<0.05);T0组Caspase-3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N组低于T1组(P<0.05),T1组高于T3组(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减少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值来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且与鸢尾素注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的方法成功建立40只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模型,将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每日颈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 L,小剂量组大鼠造模后每日颈部皮下注射2 m L的1μg/kg IGF-1,中剂量组大鼠造模后每日颈部皮下注射2 m L的5μg/kg IGF-1,高剂量组大鼠造模后每日颈部皮下注射2 m L的10μg/kg IGF-1。并随机纳入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与其余各组大鼠同步每日颈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 L。对各组大鼠造模后1、7、14 d的神经功能评分、脑神经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细胞活力、凋亡率、Bcl-2、Bax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大鼠造模后1 d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呈现时间依赖性;造模后7、14 d时,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IGF-1水平的升高,小剂量组、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探讨胆红素对脾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和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IK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7~8 d新生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2.0~15.0 g,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脂多糖(LPS)对照组(Ⅱ组)、15 mg/kg胆红素对照组(Ⅲ组)、15 mg/kg胆红素+LPS组(Ⅳa组)、30 mg/kg胆红素+LPS组(Ⅳb组)和50 mg/kg胆红素+LPS组(Ⅳc组),共6组。每组设置2 h、5 h、24 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颈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15 mg/kg、30 mg/kg和50 mg/kg)建立新生SD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1 h时腹腔注入LPS 1 mg/kg。在注入胆红素后2 h、5 h和24 h时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单独作用能促进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P<0.05);胆红素单独作用及与LPS共同作用均能够抑制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P<0.05),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注入胆红素2 h和5 h时,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浆总胆红素浓度呈负相关(P<0.01)。在2 h、5 h和24 h时,磷酸化IKK与磷酸化TAK1 IOD(SUM)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胆红素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TLRs信号通路中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鸢尾素干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6只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模型组(M组),于7日龄、10日龄采用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的方法建立高胆红素血症模型。末次注射后,从A组、M组中随机选取6只大鼠,用于验证模型建立成功,然后将M组随机分为B组与C组,C组大鼠侧脑室注射80μg/kg剂量鸢尾素溶液,余各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侧脑室注射后,根据不同处死点,将A、B、C各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在各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检测皮质或海马神经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IL-6) 的浓度。结果:平面翻正反射:12h时,3组大鼠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时,B、C组大鼠长于A组大鼠(P<0.05);48h时,B组大鼠长于A、C组大鼠(P<0.05),A、C2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3组大鼠方向趋向性试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E:A组大鼠皮质神经元结构清晰完整,但海马神经元数量出现减少;B、C组大鼠皮质、海马等区域神经元数目减少,结构紊乱,可见不同程度病理损害,C组优于B组。Elisa:B组脑组织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的浓度均高于A组(P<0.05);C组脑组织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的浓度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大鼠脑组织TNF-α浓度在12h时高于A组大鼠(P<0.05),在24h、48h低于A组大鼠(P<0.05);C组大鼠脑组织IL-6的浓度在12h、24h均低于A组大鼠(P<0.05),48h时,C组大鼠脑组织IL-6的浓度与A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大鼠脑组织IL-β的浓度在3个时间点均与A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鸢尾素可有效减少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L-6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胆红素血症对Fas基因、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茜 《临床医学》2002,22(2):3-5
黄疸是新生儿及婴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不仅对富含脂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损害作用,还明显的抑制免疫功能,动物实验已证明。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的大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脑变性疾病的提供新的措施。方法:实验于2001-12/2003-03在锦州医学院科技楼实验室完成。以原代培养的新生SD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谷氨酸(500μmol/L)作用5min可诱导小脑神经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受损细胞在G1峰前出现一个G1亚峰,凋亡细胞所占比例为50.2%及45.7%,通过荧光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细胞核出现染色体聚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差异,光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NGF能够减轻大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病理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不明原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观察组)和56例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产次、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生后第4天的体重下降率、开奶时间、母乳喂养率、排便次数分别为(2.87±0.94)%和(2.10±0.70)%、(4.012±1.01)h和(3.07±0.81)h、66.07%和23.40%、(2.34±0.94)次/d和(3.82±1.32)次/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可能与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程度、开奶时间、喂养方式、排便次数有关。加强指导新生儿早期合理喂养,避免新生儿高胆后素血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动态监测胆红素,对及早预防、适时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胆红素血症,包括临床常见的胆汁瘀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以及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均是由胆红素代谢紊乱所致。血清胆红素成分分析在肝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Bδ在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方面有较为特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霞  余慕雪  尹仲娇 《全科护理》2009,7(27):2457-2457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与干预纽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倒,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7例作为对照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喂养方式、胎膜早破、缺氧、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和头颅血肿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出生体重、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胎膜早破、胎龄、母子血型不合、头颅血肿、喂养方式、缺氧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哭闹时间和黄疸指数明显降低,睡眠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病情,降低家属心理压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脑变性疾病的提供新的措施。方法:实验于2001-12/2003-03在锦州医学院科技楼实验室完成。以原代培养的新生SD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谷氨酸(500μmol/L)作用5min可诱导小脑神经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受损细胞在G1峰前出现一个G1亚峰,凋亡细胞所占比例为50.2%及45.7%,通过荧光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细胞核出现染色体聚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差异,光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NGF能够减轻大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可引起一系列脏器功能的损伤,目前临床上研究较多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大脑的损伤,且已被证实。随着对胆红素的研究进一步加深,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该文围绕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进行探讨,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心肌损伤,但一般没有达到足以引起严重临床表现的程度。此过程常为轻度、自限性,极少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且损伤心肌随着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常可恢复正常。此为临床上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及是否需要预防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对母婴危害亦相应增加.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GDM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其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比率明显升高.如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黄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高胆重、持续时间长,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更为明显。2005年1~12月,我们对98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护理干预,从而避免了因高胆红素血症发展成高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对母婴危害亦相应增加。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GDM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其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比率明显升高。如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黄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97-898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264例足月健康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是否应用催产素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观察组,未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并比较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274.3±33.2μmol/L)、末梢血胆红素(279.8±36.9μmol/L)及血清总胆红素(286.5±39.7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6.3±30.7、190.8±32.6、193.4±35.2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7,P0.05)。催产素可引起新生儿较高的胆红素水平,进而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需谨慎使用催产素进行引产,且产后需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85-4886
选取398例新生儿,将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7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326例未发生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胎龄、出生体重、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颅脑血肿、窒息或宫内窘迫、开奶时间、母子血型(ABO或Rh)及胎便排出时间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颅脑血肿、窒息或宫内窘迫、开奶时间、母子血型(ABO或Rh)及胎便排出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及时正确监测、控制其高危因素,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儿术后少奶期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15 2例剖宫产儿分为两组 ,母乳喂养加人工辅助 84例为实验组 ,纯母乳喂养 6 8例为对照组。对照观察排便、皮肤颜色与血清胆红素。结果 :两组在排便次数、排尽胎粪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由于剖宫产儿出生头几天内奶汁不足 ,纯母乳喂养会导致胎粪排尽延迟 ,血清胆红素偏高 ,建议实施个体化喂养方案 ,少奶期适当施行混合喂养 ,但忌用橡皮奶头和小勺 ,以免形成乳头错觉。  相似文献   

20.
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疽,此时若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发生。本文收集了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血清胆红素浓度>85μmol/L,生后72小时内的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5μmol/L,早产儿>256μmol/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另外,葡萄糖-6-磷酸酶(G6PD)检测,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还原率为74%~31%为中间缺乏值25例,还原率为30%以下为G6PD严重缺乏值14例。1.2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