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典型病原体的构成及有关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1例C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采用微量颗粒凝集(MAG)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肺炎农原体,间接荧光免疫(IFA)法检测嗜肺军团菌,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军团菌尿抗原.结果 121例CAP患者共检出非典型病原体28例,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是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其后依次是肺炎衣原体6例,嗜肺军团菌3例,3例阳性病例中军团菌尿抗原检测也是阴性.121例CAP中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仅6例.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CAP中同时也是非典型病原体中最多的一种病原体,肺炎衣原体所占比例较高,而嗜肺军团菌检出较少.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抗体(MP-Ab)检测在诊断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 67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1 676例患者中,MP-Ab总阳性率为36.10%,儿童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7~12月检出阳性率较高.结论 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细菌病原体 IgM抗体分布特征。方法收集4060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常见病原体 IgM抗体。结果4060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27.6%),Q热立克次体阳性率最低(0.5%)。不同年龄组间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混合感染510例,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合并感染。结论肺炎支原体是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非细菌病原体;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各种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易感性;肺炎支原体和其他非细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抗体(MP-IgM)检测在诊断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92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结果1924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617例,阳性率32.07%,男女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6.67%和39.56%,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夏季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5.00%,春夏两季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冬两季。儿童组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 <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 MP 感染率较高;MP-IgM 检测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呼吸道病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4月住院4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8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并进行痰培养细菌学鉴定。结果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总感染率为78.0%(373/478),病原体分类感染组合以单类病原体感染为主占41.2%(197/478),病毒类感染居多(占58.4%),病原体多重感染占58.7%(219/373),较单一感染多,其中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病毒A和念珠菌位于总阳性率和单一病原体感染者的前列;感染者中男性占54.7%(204/478),男性以单一感染为主63.0%(97/154),女性以2个或以上病原体的多重感染为主51.1%(112/219),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P=0.03;χ~2=19.83,P=0);真菌在不同季度间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08),其余病原体在不同季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病原体感染主要由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引起,以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A、嗜肺军团菌和念珠菌的单一或混合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44例≥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244例患病原学检测阳性120例(49.2%),其中细菌阳性53例(21.7%),非典型病原体82例(33.6%),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15例(6.1%)。病原菌包括嗜血杆菌属26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肺炎链球菌6株,其他链球菌属6株,葡萄球菌属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8株,非典型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65例次,肺炎衣原体17例次和嗜肺军团菌7例次。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2~4岁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5~14岁和15~44岁年轻患。细菌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显性。结论:嗜血杆菌属细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非典型病原体亦占重要地位.因此经验治疗宜选用对常见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有效的抗微生物药。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分布情况及影响CAP致病原分布的因素,为四川地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地区采取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收集2004年4月~2005年3月期间的≥15岁的CAP患者共380例,用PORT评分标准[1]对CAP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高热患者(体温>39℃)行血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结果:380例CAP患者的痰或血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率为39.74%,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89%,常见致病菌主要为嗜血杆菌属(8.73%)、肺炎链球菌(7.67%)及肺炎克雷伯菌(7.41%)。行血清学检测的273例CAP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69例(25.27%),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为50例(18.32%),13例(4.76%)为肺炎衣原体,6例(2.19%)为嗜肺军团菌。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22例(8.06%)。病原体的分布与季节无关(P>0.05)。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30岁组的阳性率较高(P<0.05);肺炎按PORT分级,肺炎支原体、嗜血杆菌属在Ⅰ、Ⅱ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Ⅲ~Ⅳ级的患者;军团菌在≥Ⅲ级的患者中多见(5/6)(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已为首要的致病原;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CAP最重要的病原菌;CAP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增多。在不同年龄和不同PORT分级的患者中CAP病原体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4 454例0~14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种非典型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37.83%),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8.39%)、副流感病毒(7.27%),其他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较低。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40%,以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检出率为10.60%。0~2岁、2~7岁、7~14岁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50%、48.69%、48.77%,春、夏、秋、冬季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20%、36.90%、41.49%、39.14%。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婴儿,且秋、冬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74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资料。所有患儿入院24h内留取标本,将标本置于无菌标本收集管并送检,静脉采血行病原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 774例患儿中婴幼儿646例,春夏季发病486例。病原检测阳性577例(74.5%),以单纯细菌感染(229例)和混合感染(198例)为主。共检出病原918株,其中细菌504株(54.9%),以革兰阴性菌(334株)为主,检出前3位细菌为肺炎链球菌(99株)、副流感嗜血杆菌(86株)、肺炎克雷伯菌(62株);病毒222株(24.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129株)为主;非典型病原体189株(20.6%),以肺炎支原体(160株)为主。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各年龄组均有检出。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见于春夏季,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支原体四季流行。结论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春夏季多发,以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多见,检出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各主要病原年龄、季节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常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9种常见病原体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 954例血液标本中9种病原体(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Ⅰ型、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率.结果 常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阳性率37.77%(738/1 954),9种病原体的检出率为肺炎支原体25.79%、乙型流感病毒10.34%、呼吸道合胞病毒5.16%、副流感病毒1、2、3型4.86%,嗜肺军团菌Ⅰ型1.89%、腺病毒1.38%、甲型流感病毒1.02%、Q热立克次体0.05%、肺炎衣原体0.05%;混合感染占28.73%,以肺炎支原体并发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为最多(30.19%);秋季及冬季感染率较高(P<0.05),1~3岁组、4~6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于1岁组(P<0.01).结论 该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且混合感染严重.肺炎支原体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NGS)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116例CAP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测,同时完善相关的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病原学分布情况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16例患儿经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共检出阳性94例(81.03%),其中细菌感染4例(3.45%)、病毒感染2例(1.72%)、肺炎支原体感染83例(71.55%)、肺炎衣原体感染5例(4.31%),包含混合感染9例(7.76%);对肺泡灌洗液进行NGS检测,共检出阳性111例(95.69%),其中细菌感染62例(53.45%)、病毒感染58例(50.00%)、肺炎支原体感染99例(85.34%)、真菌感染5例(4.31%),包含混合感染63例(54.31%)。肺泡灌洗液NGS对细菌、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S检测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检出率一致性不佳(Kappa=-0.079,P...  相似文献   

12.
邵良荣  邵杰 《检验医学》2012,27(12):1093-1094
肺部感染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一些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目前认为非典型病原体主要是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其他少见病原体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引起的肺实质炎性病变。正确区分肺部感染与非感染及感染的类型和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对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Illumina平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内江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诊老年CAP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肺泡灌洗液mNGS病原体检测与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对老年C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共检出阳性154例(77.00%),其中细菌感染119例(59.50%)、病毒感染59例(29.50%)、真菌感染30例(15.00%)、肺炎支原体感染11例(5.50%)、肺炎衣原体感染7例(3.50%),包含混合感染50例(25.00%);mNGS共检出阳性183例(91.5%),其中细菌感染127例(63.50%)、病毒感染96例(48.00%)、真菌感染37例(18.50%)、肺炎支原体感染29例(14.50%)、肺炎衣原体感染15例(750%),包含混合感染75例(37.50%);mNGS阳性检出率、混合感染检测率较传统细菌培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5、7.723,P<0.05);mNGS检测时间较传统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番禺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预防。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1 050例患儿进行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S)、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1、2、3)等9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 1 0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病例706例。其中以MP和RSV阳性率最高,分别占26.3%和26.0%。不同年龄阶段主要阳性病原体有差异。结论婴儿组以病毒感染为主,儿童组以MP感染及混合性感染为主,该结果表明各种病原体对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婴儿与儿童的免疫功能成熟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易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搭配饮食、增加运动量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是减少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G、MP-Ig M)、C-反应蛋白(CPR)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2例,根据致病病原体分为细菌感染组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7例及病毒感染组14例。比较每组各项血清的阳性率与水平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MP-Ig G、MPIg 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及PCT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PR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 MP-Ig M、CPR与PCT能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联合诊断意义较大,且对感染类型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不同年龄、月份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从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5 88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5 883例血清标本检出阳性2 267例,阳性率为38.53%,其中肺炎支原体(MP)1 635例,阳性率最高(27.79%)。其次为副流感病毒(PIVs)240例(4.07%)。多重感染阳性251例,占阳性总数的11.07%,主要是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9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和副流感病毒(PIVs)不同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1月乙型流感病毒(INFB)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桂北地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流感病毒,不同年龄、月份的病毒感染谱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婴幼儿肺炎感染类型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14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5例)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组(95例),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取其外周血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应用镜检法检测外周血200个白细胞进行分类,计算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各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其他病原体感染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高于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细菌感染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鉴定诊断婴幼儿肺炎患者的感染类型有一定意义。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非细菌病原体感染时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二代基因测序(mNGS)在成人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及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急诊ICU住院治疗的54例重症肺炎患者(SCAP)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肺泡灌洗液进行mNGS结果分析。 结果54例SCAP患者中病原检出阳性率为92.59%(50/54),多为2种及以上的混合感染。单一真菌感染包括白假丝酵母菌9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烟曲霉2例,耶氏肺孢子菌2例。单一细菌感染包括肺炎克雷伯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链球菌2例,纹带棒状杆菌1例,互隔链格孢菌1例,肠道沙门氏菌1例,屎肠球菌1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嗜肺军团菌1例,唾液链球菌1例。单一病毒感染包括人类疱疹病毒1型3例,人类疱疹病毒4型2例,人类疱疹病毒5型3例,人类腺病毒7型1例,人类疱疹病毒8型1例,鼻病毒B型1例,鼻病毒C型1例,人偏肺病毒1例。其他病原体包括肺结核3例,鹦鹉热衣原体2例,肺炎支原体1例,均为单一病原体感染。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43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确诊为肺结核转至专科医院治疗,9例死亡。 结论mNGS可提高SCAP患者的病原诊断准确率,对于实施抗生素的精准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与老年患者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1 40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3型(PIV)等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 407例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中,检测出呼吸道非典型感染病原体抗体阳性816例,阳性率达58.0%,其中LP阳性率最高(20.5%),其次为FLUB(12.4%),MP和FLUA阳性率为第3、4位,分别为11.7%和4.1%。198例老年患者同时检测出2种以上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达14.1%(198/1 407),占总感染例数的24.3%(198/816)。慢性支气管炎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最高(66.9%),其余依次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3%)、阻塞性肺气肿(59.4%)、支气管哮喘伴感染(59.0%)和肺炎(48.7%)IgM抗体。结论老年患者呼吸道疾病与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主要病原体是LP、FLUB、MP和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进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时,应充分重视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的13种病原体,为临床快速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103例、肺泡灌洗液45例,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真菌,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细菌鉴定,同时采用LAMP技术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45例肺泡灌洗液标本中肺炎支原体,LAMP法检出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用二代测序(NGS)技术验证。结果 148例标本中,质谱法检出率为42.6%(63/148),分离出病原菌81株;LAMP法检出率为68.2%(101/148),共检测出175种病原体。质谱法和LAMP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MP法对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率高于质谱法(P<0.05)。LAMP法从45例肺泡灌洗液中检出26例肺炎支原体,而采用RT-qPCR检出23例。148例样本中,LAMP法检出2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并使用NGS验证为阳性。结论与传统细菌培养鉴定相比,LAMP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