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依从性均有改善,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患者认知度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与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度指标评分、护理依从率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度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实验组、对照组的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认知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认知度,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的影响价值,为糖尿病足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各48例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溃疡创面改善时间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溃疡创面改善所需时间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分级护理干预更符合糖尿病足患者需求,在治疗治疗效果、改善血糖以及创面方面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未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与实验组(23例: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干预1周后空腹血糖控制率、餐后2 h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等血糖指征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1个月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观察项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行为护理,对比两组干预3个月后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低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3.85±1.13)mmol/L、餐后2 h血糖(7.85±2.34)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7.03±1.02)%显著低于对照组(4.96±1.32)mmol/L、(10.63±1.93)mmol/L、(7.8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糖尿病足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中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掌握度,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干预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做出评价。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集11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未发生患者不依从指导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0级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控制血糖,加强患者对相关注意事项的依从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筛选出120例糖尿病足患者,时间选为2017年9月—2018年11月,使用抽签法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施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为实验组。观察两组产生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护理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变,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治疗进展,对日后生活质量增添保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于该院诊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该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7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预见组,74例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预见组则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经干预后比较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预见组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其血糖情况,并明显提升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的干预化护理要点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及糖尿病足预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足干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糖尿病足发生率,并对比两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未出现Ⅲ级、Ⅳ级严重糖尿病足,对照组出现1例Ⅲ级(3.85%)、1例(3.85%)Ⅳ级严重糖尿病足,两组均未见Ⅴ级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总发生率统计显示:观察组(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复查显示,观察组血糖指标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足部自护干预和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等干预化护理,对糖尿病足防治效果良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6例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8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7.5%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6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实践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性干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治疗效果,以及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出现率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治疗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糖尿病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行为护理)各44例,两组持续干预12周,对比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糖尿病足干预有效率(97.72%)高于对照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护理中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足进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血糖控制、创面愈合以及足部健康行为3个层面进行分析评价。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腐肉脱净、边缘新鲜肉芽生长、基底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足部健康行为等;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时加强护患沟通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沟通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沟通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血糖指标、自我效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血糖指标和自我效能指标均有改善,常规组心理状态和血糖指标高于沟通组,自我效能指标低于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影响结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实施认知、心理、作为等干预在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满意度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十分可行,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