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90%,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无法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肿瘤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既往一直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其治疗策略主要集中于直接提高抗肿瘤主动免疫(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2]。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而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开始进入临床应用,并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抑制剂已经获批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为抗PD-1或PD-L1类药物)可显著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在晚期肺癌一线及二线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将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呼吸领域的临床医生对其不良反应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简要介绍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3.
肺癌发生率逐年升高,而且大多数肺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因此基因治疗是目前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从肿瘤抑制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药物敏感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和免疫基因治疗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马波  尹德刚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02-1103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居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各类型中,NSCLC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在肺癌的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靶向及中医等联合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新模式,外科手术、放疗等,是针对原发灶的局部治疗。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均有突破,改变了肺癌治疗策略的格局,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结局.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使用时机、疗效、安全性和适用人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虽然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延长,但至今仍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因的主要原因.不断揭示肺癌新的发病机制、探讨新的治疗策略,仍是该领域专家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早期的研究已经初步证明多种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等对肺癌的有效性,目前部分研究已进入Ⅲ期临床.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批准进入临床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在肺癌的个体化、整体化的治疗策略中适时介入免疫治疗将使更多的肺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使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能顺利完成放化疗,控制肿瘤的进展,防止结核播散,延长生存期。方法对33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病人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予放、化疗,在治疗前后加强支持治疗和免疫治疗,并注重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除1例WBC〈0.5×10^9/L,放疗40Gy/20次后,放弃治疗,15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完成了放疗,17例患者完成了2~4疗程的化疗。结论对33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病人在抗结核及放化疗同期治疗中实施精心护理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放化疗反应的耐受性,使本组32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导致结核进展和播散。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以及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表现出了显著且更加持久的疗效。本文就当前这类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预后和预测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身化疗腔内免疫序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变化。方法将45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息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两组均予以GP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第15天尽量排净胸水。治疗组并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连续4次;对照组仅间断放胸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水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及治疗后胸水缓解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胸水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化疗腔内免疫序贯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可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合并基础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接受抗PD-1治疗的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合并基础ILD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PD-1抗体所致免疫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对接受抗PD-1抗体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存在基础ILD与抗PD-1治疗所致免疫相关肺炎的发生、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徐婉茹  季楠  林盪 《山东医药》2023,(36):87-90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危险因素。方法 163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接受ICIs治疗后是否发生irAE分为irAE组(63例)和非irAE组(12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免疫疾病史、抗生素暴露史及血清CRP、IL-4、IL-6、IL-10、TNF-α水平是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IL-4水平和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是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发生irAE的危险因素是高IL-4水平和既往自身免疫疾病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免疫治疗的兴起全面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渐深, 常被临床研究排除在外的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逐渐被研究者们关注, 从免疫单药治疗发展到免疫联合治疗, 极大程度改善了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本文旨在阐述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基础, 同时回顾并总结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为全世界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1]。肺癌主要有两种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和小细胞肺癌 (SCLC)(约占15%)[2]。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患者多处于疾病中晚期,已无手术机会。在过去十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疗法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3]。ICI已成为NSCLC患者一线和二线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肺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常见的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之 一。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患者 中肺癌已居首位。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资料,在 男性癌肿病例中,肺癌发病率急剧增多,居第一位。 既往治疗多以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 放化疗在肺癌治疗中的进展已放缓,20世纪90年 代以来随着医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迅速发展,发 现肺癌的发生与基因的改变及免疫功能的下降有密 切关系,因此肺癌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 疗中的重要部分[1]。肺癌的患者常呈现免疫功能抑 制,而且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其一线治疗的适应证也在逐步获批,肺癌免疫治疗正向着早期新辅助治疗方向推进.在免疫单药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免疫联合放疗、化疗及双免疫治疗使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提高,强强联合是肺癌治疗的大势所趋.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疗效显著,并向小细胞肺癌领域扩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肺癌免疫治疗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筛选肺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如何优化免疫治疗的方案,如何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如何克服免疫治疗的耐药,以及如何监测管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在临床研究或审批中,肺癌免疫治疗将会给我国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肺癌患者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任何治疗线上接受过一次及以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肺癌患者105例,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肺癌合并COPD组(48例)和单纯肺癌组(5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行免疫治疗后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OPD对肺癌患者行免疫治疗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 1.与单纯肺癌组相比,肺癌合并COPD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男性患者比例、有吸烟史患者比例、吸烟患者在400年支以上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单纯肺癌组相比,肺癌合并COPD组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增加的...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原发于胸膜肿瘤或转移到胸膜的肿瘤引起的积液,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占75%。恶性胸水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但都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控制胸水以局部治疗为主,生物免疫制剂应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从2003年9月到2005年9月,回顾我院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合并使用生物免疫制剂胸腔内注射113例,治疗肺癌T4恶性胸水,局控效果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曹赫  周建娅 《国际呼吸杂志》2016,(15):1175-1179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肺癌的标准治疗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双药化疗,但是当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后,治疗选择很有限.于是最近几年人们将关注转向了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肿瘤疫苗,PD-1、CTLA-4等节点抑制剂,目前获得的研究数据也支持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本文回顾肿瘤疫苗及CTLA-4、PD-1等节点抑制药物,评估目前免疫药物在各期临床试验所取得的成果,探讨预测免疫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及今后免疫治疗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王若霞郭峰张世明戴德顺对32例肺癌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因素变化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及临床意义。病例选择肺癌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42~72岁。肿瘤组织类型经病理证实的30例,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由于真菌感染症状的非典型性,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常于治疗晚期才能明确诊断,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降低了治愈率。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肺脏是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容易与常见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病混淆,现总结我院去年发生的1例肺部真菌感染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