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9):1291-1293
目的:白芍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芍药苷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白芍水煎煮提取工艺;以糖粉、糊精为辅料,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润湿剂,采用挤出制粒法制备白芍配方颗粒,并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白芍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3h。在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下重复3次试验,白芍中芍药苷平均提取率为2.12%,出膏率平均为34.45%。通过处方工艺优化,最佳颗粒制备工艺是:浸膏∶糖粉∶糊精=1∶3∶0.1,润湿剂乙醇浓度为95%。结论:通过对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发白芍配方颗粒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3)
目的优选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考察八角茴香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以莽草酸含有量为指标,优选去挥发油八角茴香的水煎煮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1∶8,β-CD∶水=1∶6,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5 h;去挥发油药材的水煎煮最佳条件为加水量15倍,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能有效提取利用挥发油和莽草酸,为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梅炭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筛选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水回流提取方式对乌梅炭进行提取,对乌梅炭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干燥、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按优化后的结果选择试验条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每次1h,加水量为8倍量药材,在60℃,真空度-0.09MPa条件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60℃低温干燥,加辅料适量,用95%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烘干。结论 :乌梅炭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生物活性为指标,研究六神曲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淀粉酶活性和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参数;以淀粉酶活性为指标,考察浓缩工艺;以干膏粉淀粉酶活性和含水量为指标,考察喷雾干燥工艺;以颗粒的性状和得率为指标,考察干法制粒工艺。结果:六神曲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六神曲饮片40℃水浴提取3次,每次1h,加10倍量饮用水;5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50℃),经喷雾干燥制成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后进行干法制粒制成颗粒。结论:通过3批验证工艺,验证所得颗粒淀粉酶活性为55.37U(RSD=3.85%,n=3),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麻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斌  高文远  张铁军  张家欣 《中药材》2006,29(11):1236-1238
目的:优化麻黄提取工艺,建立麻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TLC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黄提取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1.5 h,麻黄碱转移率可达89%;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麻黄碱进样量在0.0081~0.137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2.24%,n=6)。结论:提取工艺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斌  高文远  张铁军 《中成药》2007,29(9):I0001-I0004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它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中药饮片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表明[1~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水煎剂具有基本相同的疗效和药理作用,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  相似文献   

7.
程丹  周斌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11-1213
目的优化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法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定异秦皮啶的含量。结果肿节风的提取工艺为:加热2.0 h,加水量10倍,提取3次,异秦皮啶提取率可达92.04%;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9.69%;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异秦皮啶进样量在0.101~0.606μg范围内线性关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RSD=1.40%,n=6);配方颗粒中异秦皮啶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不低于0.95mg.g-1和6.00 mg·g-1。结论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肿节风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苦杏仁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苦杏仁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杏仁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0h,苦杏仁苷转移率可达96%;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苦杏仁苷进样量在1.952 5~9.76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RSD=1.40%,n=6).结论:提取工艺科学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苦杏仁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泓  孟舒  陈再兴 《中药材》2008,31(4):605-607
目的:优化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建立白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出膏率、芍药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次数、加热时间、加水倍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TLC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白芍提取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h,芍药苷转移率可达89%;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芍药苷进样量在0.36~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2.1%,n=5)。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白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玄参配方颗粒,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使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玄参配方颗粒,建立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定性鉴别方法,采用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violet-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  相似文献   

11.
田成旺  马丽娜  张铁军  韩世柳 《中草药》2009,40(7):1073-1075
目的 优化射干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建立射干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用TLC对射干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 射干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2 h,射干苷转移率可达93%;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射干苷在0.1712~1.71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9%.结论 提取工艺合理,HPI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射干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牛蒡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蒡子配方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提高颗粒得率。方法:以颗粒得率为评价指标,对牛蒡子膏粉的水分、干法制粒机的挤压压力、挤压速度、送料速度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牛蒡子配方颗粒的最佳制粒条件,并以颗粒得率、堆密度、粒度、水分为评价指标,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牛蒡子配方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膏粉水分4%,挤压压力12MPa,挤压速度18r/min,送料速度22r/min。结论:优化后的工艺颗粒得率明显提高,为牛蒡子配方颗粒的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四黄散敷贴工艺.方法:对四黄散敷贴的赋形剂进行初筛,再以感官指标评分为指标,对敷贴配方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四黄散敷贴最佳配比为中药配方颗粒60%,姜汁25%,凡士林10%,二氧化硅5%,经三批验证按此配方制备得到敷贴感官指标符合要求,盐酸小檗碱含量相近,工艺制备过程含量损失较小.结论:筛选...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9,(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配方颗粒的吸湿性以及IR、DSC、XRD和SEM等表征结果,考察新型制备工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混合方式下的三七配方颗粒的吸湿性,同时运用IR、XRD、DSC和SEM等分析手段对配方颗粒进行表征。结果:通过对比5种常用辅料,新型混合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的平衡吸湿量较传统工艺降低范围在18%~30%,平衡时间延长范围在13%~17%;经新型混合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其药物有效成分与辅料未发生物理与化学变化,提取物在颗粒中更多以无定形或微晶形式存在,同时颗粒表面结构有较大改观。结论:新型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吸湿性较好,提取物与辅料未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表面结构平整光滑,说明新型制备工艺适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茎[1]。升麻配方颗粒是升麻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文献报道升麻中含有异阿魏酸、阿魏酸及其他三萜化合物、香豆素等成分[2]。异阿魏酸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为本品主要成分之一[3],《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测定异阿魏酸作为评价升麻质量优劣的指标。本实验采用符合....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sinicunK 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1]。蒲公英配方颗粒是蒲公英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蒲公英同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香豆素类、黄酮类、酚酸类等[2]。咖啡酸是蒲公英的酚酸类成分,具有升阳、止血、利胆[3]、抗炎、抗风湿[4]的药理活性,并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陈娟  戚欢阳  杨建设  师彦平 《中草药》2009,40(Z1):149-153
目的 对桂枝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桂枝配方颗粒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TLC、IR、GC-MS法对桂枝配方颗粒与饮片进行化学表征和定性鉴别。结果 优选了桂枝配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建立了桂枝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结论 该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可作为桂枝配方颗粒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黄配方颗粒两种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超细粉碎与醇渗漉工艺制备大黄配方颗粒。方法 :两种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蒽醌、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的含量 ,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结果 :超细粉碎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总蒽醌、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与相应饮片的含量相近 ,而醇渗漉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结合蒽醌的相对含量 ,生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4 3 0 % ,酒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5 5 5 2 %。两种制备工艺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细粉碎工艺在保留结合蒽醌方面优于醇渗漉工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方法以党参标准汤剂研究为基础,以出膏率、党参炔苷转移率等为考察指标,确定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及干燥方法;以糊精为辅料进行制备工艺研究,确定最佳辅料用量,并对配方颗粒进行流动性及吸湿性考察,休止角为34.4°,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大于50%;同时通过指纹图谱考察药材、标准汤剂、中间体和配方颗粒的质量相关性。结果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为:取党参1 000 g,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浸泡30 min,煎煮1 h,第2加水6倍量,煎煮40 min,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Ⅲ)的浸膏,加入糊精300 g(投料量的30%),混匀,带式干燥,得干膏粉,加入糊精适量,混匀,干法制粒,制成1 000 g,即得。每1 g配方颗粒相当于饮片1.0 g。结论基于标准汤剂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为综合利用党参药材资源,进一步开发党参配方颗粒新型饮片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