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该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来该院就医的78例脊柱骨折术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措施。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44%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9.49%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四通胶囊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术后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原则为溶栓、抗凝,部分可采用手术取栓。由于溶栓、抗凝药物治疗可能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导致出血危险及严重出血倾向,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四通胶囊为本院院内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栓、静脉曲张等病症,并作为下肢骨折手术后用药已有10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分析髋部以及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治疗髋部以及下肢骨折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低分肝素子钠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塞通片进行口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及下肢骨折后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而且疗效比较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术后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是引起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针对引起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施护,以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2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柃形成(DVT)的预防及相应护婵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61%,经系统治疗后,无一例转手术治疗或病情恶化,疗效满意。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该次实验将针对下肢骨折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预防深静脉血栓,提升护理有效率。方法该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均实施了下肢骨折手术,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36例,根据患者手术进行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随后分析手术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上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8.9%,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更短,康复速度更快。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是否能够按时复诊等方面表现更好,体现了综合护理的全面性和延续性。结论针对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更好地预防不良事件,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此同时,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有助于后续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多发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对此,笔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先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多发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对此,笔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先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下肢多发骨折62例,男4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岁。股骨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35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5例,股骨粗隆合并胫骨骨折14例。其中高血压10例,高血脂18例,糖尿病6例。2例并发DVT,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痊愈。2术前护理2·1术前评估DVT形成的三… 相似文献
12.
张杰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8):140-14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下肢平均流速、血流峰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76%,对照组19.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71.43%。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更迅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双足与保健》2018,(2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0例神经外科术后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的一般资料、症状表现、合并症及治疗情况,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均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应全面分析其危险因素,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对其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对其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经过数理统计后,可以看到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的5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得到一定的缩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中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式,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孙惠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7):159-1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3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健康教育、床旁行为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方面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为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减少其发生率,并改善凝血相关指标,临床护理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8%,干预组80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双足与保健》2018,(2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后确诊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其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的方法,探讨桃红四物汤在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05%;研究组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研究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