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庞金敏  马景霞 《临床医学》2009,29(11):122-123
目的探讨小儿渗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12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病毒唑,口服酪酸梭菌、次苍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渗湿止泻散口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渗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灌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给予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灌肠治疗,对照组(45例)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平均止泻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能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联合口服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8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应用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治疗的研究组和仅接受蒙脱石散治疗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78例,对照组60例,治疗3 d后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烧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口服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较单用蒙脱石散更佳,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均予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敷脐配合推拿,对照组加用思密达口服,均以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4%,对照组为84.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黄名震 《临床医学》2012,32(5):87-88
目的评价思密达联用叶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林县人民医院门诊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口服补液盐水、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和叶酸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用叶酸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儿止泻时间,是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0例予口服思密达、妈咪爱治疗,治疗组96例应用中药敷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思密达及妈咪爱,具有治愈率高、使用方便、小儿易于接受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小儿止泻灵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采用自拟小儿止泻灵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7%,对照组为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及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用小儿止泻灵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较思密达为好,在有效率、退热效果、止泻效果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名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后运用布拉酵母菌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后运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治疗5天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均能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布拉酵母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略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但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相比,布拉酵母菌能有效缩短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因此布拉酵母菌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服中药联合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脾虚型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止泻治疗,观察组加中药口服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并记录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止泻时间更短,P<0.05,对照组治愈率20%,好转率62%,总有效率84%,观察组治愈率60%,好转率36%,总有效率96%,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中药联合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双歧、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双歧、思密达对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11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金双歧、思密达口服 ,对照组给予小儿利宝口服 ,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金双歧、思密达联用疗效满意 ,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患儿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护理前、护理后3 d及7 d的HR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家长满意度、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后3 d及7 d的HR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及患儿生存质量,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98例患有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常规组49例进行西医护理;观察组49例患儿进行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对患儿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常规组临床恢复质量指标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突出差异较明显;此外,患儿家长对于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显示观察组护理方法满意度更高。结论:通过研究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可知其有临床应用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补液及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思密达:〈1岁患儿1袋.d-1;1-2岁1-2袋.d-1;2-3岁2袋.d-1,分3次口服。3-5 d 1个疗程。对2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可推广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妇科治疗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进行解除疼痛疗效的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0.6±0.49)低于对照组(2.29±0.53),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缓解率:观察组(86.7%)高于对照组(60%),P<0.05;疼痛疗效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中药定向透药解除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口服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腹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疗法(穴位贴敷、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方便实用,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及口服阿维 A 胶囊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总结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皮肤皮肤干燥、紧绷、瘙痒、疼痛及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9.60%,明显低于对照组 45.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较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口服阿维A胶囊,中西结合方案可获得更高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外科治疗肛肠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20例肛肠疾病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亚甲蓝注射液、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川椒坐浴,服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疼痛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到外科治疗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临床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湿敷联合冷喷在急性湿疹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住院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过敏治疗与局部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采用抗过敏治疗与中药湿敷联合冷喷。两组患者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EASI评分、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EASI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湿敷联合冷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局部炉甘石洗剂外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敦玉  李光珍  刘艳 《全科护理》2011,9(31):2832-2833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将44例痛风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病人实行一般护理和饮食护理,观察组病人在一般护理和饮食护理基础上,根据证型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