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将下肢护理应用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将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将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下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14%,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85%低于参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应用在下肢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该院治疗的10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下肢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93%与观察组96.30%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37%与观察组1.85%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实行下肢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该院在2018年2—8月期间所接收的5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下肢护理,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24.0%,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64.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长时间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发生深静脉血栓,并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卧床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的预防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72例该院卧床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6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各时间点下肢周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 d、7 d实验组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33.33%、19.44%)相比,实验组下肢水肿(11.11%)、下肢深静脉血栓(2.78%)发生率较低,实验组卧床护理满意度(94.44%)与参照组(75.00%)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患者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下肢并发症发生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该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该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6例加强下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52%,与对照组的23.91%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加强下肢护理,可以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同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所以,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高龄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高龄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后或长期瘫痪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总计50例。结合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华法林,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综合性药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预后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影响。从而有效的为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方法选择80例该院所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为实验组护理方法,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其他并发症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卧床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12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观察患者在住院后两个月内的治疗效果,判断患者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后,7例患者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发病率高达17.46%。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后,1例患者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发病率为3.17%。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卧床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加强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满意度、治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以及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降低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2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该院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70例,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入院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0.00%VS20.00%)、(2.86%VS17.14%)、(0.00%VS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气胸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VS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中效果显著,显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用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ICU收治的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患者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包括患者38例,采取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对照组、研究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数据94.74%比对照组数据78.95%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结论 ICU患者开展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满意度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下肢气压泵对卧床患者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患者,2019年1—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40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最后对双下肢气压泵效果以及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82.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32.5%),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发现,研究组的双下肢气压泵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该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并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该院常规性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消融及新发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后的消融情况相比,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消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消融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后的新发情况相比,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新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新发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并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对患者身体恢复有重要意义。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护理后的消融率和新发率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的认可。从而为医院树立良好正面形象,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3%相较于对照组20.00%低,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1)分相较于对照组(81.8±2.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明显,也可以获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胸外科手术发生90例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结合患者入院编号予以分组,分为观察组(入院尾号单数)45例、对照组(入院尾号双数)45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发现,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手术麻醉、术中患者机体应激状态等。结论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和较多因素有关,临床方面需引起重视。同时,需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优质的护理体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从该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8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88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偶数号为观察组,44例,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明确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3例,发生率为6.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82%,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该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下肢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1)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00%,与对照组的72.50%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给予下肢护理方法,能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次研究分析在神经内科ICU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从该院神经内科ICU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5月—2019年2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统计研究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研究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研究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为12例,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为41例,发生率为82.0%。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可知,在神经内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内科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科长期卧床患者,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各种易发因素做好综合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