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及疾病分布规律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中一个常见的实性证候,在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生,尤其在岭南地区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纵恣口腹、偏嗜肥甘或嗜食辛辣等导致脾胃损伤、蕴湿生热者也逐渐增多。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与发病,探讨其疾病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发展.提高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胃脘痛系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其中脾胃湿热型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脾胃气滞、湿热不化、蕴居体内,久之则发病[1]。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贴敷中脘穴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60  相似文献   

3.
口腔溃疡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毛宇湘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脾胃论治口腔溃疡,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脾胃伏火""脾胃湿热"有关,故治以泄脾胃伏火,清脾胃湿热为原则,用药灵活,疗效显著。本文从脾胃入手,浅析毛宇湘教授治疗口腔溃疡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细胞超微结构、胃肠动力学、水通道蛋白、微生态学等方面对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可使脾胃本质得到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 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 Hp 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 NF-κB和 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 NF-κB和 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 Hp 感染率,NF-κB和 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76例,分别与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41例和健康人10名对照。在辩证基础上,检测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Fas等指标。结果:(1)脾胃湿热组和脾胃气虚组胃粘膜AI增加;(2)脾胃湿热组和脾胃气虚组p53、Bcl-2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组,脾胃湿热组Fas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结论:胃粘膜从正常→实证→虚证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凋亡逐步增多。p53、Bcl-2、Fas表达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与证侯形成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武一曼  任彦  葛振华  柯晓  周凡  王若愚 《中医杂志》2005,46(6):449-450,453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NF-κB和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NF-κB和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Hp感染率,NF-κB和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74-76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以脾胃为中心。建国后随着中医诊疗标准的不断更新,正式确定了"脾胃湿热证",并详细归纳总结其证候特点,对中医规范诊疗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相关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型多见,不仅局限于脾胃病系,还涉及多系统疾病,脾胃湿热致病特点及治疗倍受关注,脾胃湿热理论体系逐渐形成。脾胃湿热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凝集了众多医家的传承总结,其理论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独立的以脾胃为中心的湿热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的创新和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学、免疫学、水通道蛋白、能量代谢、微生态学等方面对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清脾胃湿热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脾胃湿热”的现代含义和临床意义,省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会,于1992年4月6—8日在福州召开了“脾胃湿热”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47人,其中副高以上15人,中、初级32人。收到论文32篇,包括文献、理论和临床的研究。会议分中心发言、答辩,一般发言、讨论的形式进行。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在理论方面,有3篇文章计476例各种胃病中,观察了胃镜象、病理征与“脾胃湿热”的关系,发现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分泌物增多;粘膜层见炎细胞浸润。表明“脾胃湿热”与炎症有关。有人指出,“脾胃湿热”中,胃癌、食道癌共占14%,其特征是舌苔厚腻而浊,应引起临床注意。在分析800例小儿腹泻中,“脾胃湿热”证占64%,认为与当地的南亚气候和饮食过饱、超前补养有关。有人分析资料中得知,急性热病和急慢性肝炎的“脾胃湿  相似文献   

11.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组方用药有重要价值。气机升降有序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必要条件,是人体“内稳态”的具体表现形式。肠道微生态在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影响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导致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发展。因此,可通过调畅气机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以治疗脾胃湿热证。本文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阐述脾胃湿热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有助于揭示脾胃湿热证的微观机制,为中医辨治脾胃湿热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50例,其中脾胃湿热证93例,脾胃气虚证57例,正常对照组10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Hp;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脾胃气虚组的表达率略高于脾胃湿热组,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中,Hp感染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存在差异,二者与证候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复习,发现祖国医学对湿热胃痛的认识,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学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对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认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体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使现代人的体质出现了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蕴积的特点和倾向。若素体痰湿(或湿热)内阻,可以影响到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不健,运化失职,再遇外界的湿热之邪加l晦,内外相引,若人体形盛体实,湿邪多从热化,湿热内盛,蕴积脾胃,损伤胃、肠粘膜,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因此,人体形盛体实、痰湿(或湿热)内阻是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内在因素。脾胃湿热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4.
摘要“脾胃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是脾胃学说研究的重点内容,而舌苔为临床脾胃湿热证所体现的最主要体征之一。本文拟从微生态与发病学角度,初步提出胃黏膜和舌苔中幽门螺杆菌(Hp)与乳酸杆菌(LA)数量改变及其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微生态失衡,可能与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邪正交争、阴阳失衡”之发病学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刺锦端 《新中医》1992,24(3):30-31,45
本文主要介绍临床运用脾胃学说作指导,治疗一、脾胃虚弱型;二、脾胃阴虚、虚火上炎型;三、脾胃湿热型;四、脾胃积热型;五、脾胃湿热型等多种眼疾病例的治验。  相似文献   

16.
扼要介绍崔应珉教授有关脾胃病的诊疗经验。崔教授临床多从中虚失运、肝胃不和、脾胃湿热三证入手,辨证使用六君子汤、四逆散、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7.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舅的实证。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湿裁证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或潜伏期较长,呈渐划性;症状矛盾,如胸闷、脘痞、腹胀不喜按,知饥不欲食,口渴牙喜饮,舌苔腻而黄等阴阳性同见之症候;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籀化热化且病情缠绵反复,常易复发。脾胃湿热证具有广泛雕临床基础,杨春波等在福建省18所中医医院内科和西医曝中医科的400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病,以脾胃病占首位;西医11个系统71种内科病,消化系统病占第1位。近年来对脾胃湿热证的母究多由胃肠疾病人手,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癌早期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病例纳入与诊断标准,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257例胃癌早期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胃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相关。结果:①早期胃癌中脾胃湿热证组所占的比例最高,脾胃亏虚证组所占的比例最低。②与脾胃湿热证组和肝胆不和证组相比,脾胃亏虚证组中的血清PG I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和肝胆不和证组的PG I/PGⅡ比值与脾胃亏虚证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间血清PG I、PGⅡ、PG I/PGⅡ比值对比,与肝胆不和证组和脾胃亏虚证组比较,脾胃湿热证组出现几率增高(P<0.05)。结论:胃癌早期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稳态调控功能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故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的重要证型之一。所谓"清浊相干",是水谷精微与糟粕不归正化、不行其道,气机升降逆乱的病机概括,是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的关键环节。据此,本文提出对脾胃湿热相关的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应立足脾胃,采用清热祛湿、燮理气机、平调寒热为主要治法,以恢复清浊协调状态。从"清浊相干"理论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调控的关系,可进一步深化脾胃湿热证的理论内涵,为今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脾胃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脾胃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元代朱丹溪指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湿热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0.55%[1]。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学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