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症患者减重效果和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91例在我院行LSG的肥胖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术后6、12个月随访数据,采用中文版的SF-36量表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理和心理健康改善情况,评估LSG的减重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与术前相比,LSG术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腰围、臀围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有下降趋。术后12个月体质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BMI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 <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percent of excessive weight loss,%EWL)分别为(63.06±22.99)%和(77.66±23.63)%。术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社会功能等6个维度得分在术后随访时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1)。生理健康总评及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术中和术后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生活质量[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及盆底功能[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62. 44±21. 31) min,术中出血量为(135. 27±29. 55)ml,术中未发生邻近脏器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为(23. 58±2. 19) h,住院时间为(7. 21±2. 08) d,所有患者伤口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的客观治愈率为100%,术后24个月的客观复发率为7. 50%;术后6个月的PFDI-20评分、PFIQ-7评分、PISQ-12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5),术后12个月的上述3个指标均较术后6个月显著降低(P0. 05),术后12个月的上述3个指标与术后2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盆腔位点Aα、Bα、C、Ap、Bp均较术前改善(P 0. 05),术后12个月的盆腔位点Aα、Bα、C、Ap、Bp均较术后6个月显著改善(P 0. 05),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阴道总长度(T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POP的中远期临床效果良好,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探讨康复训练对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全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1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6,12个月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下降,生活质量无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395~1.705,P&;gt;0.05);术后6个月,康复组肺功能指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只达术前的80%,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01~4.415,P&;lt;0.05);术后12个月,两组肺功能已恢复至术前水平,康复组20%患者达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58~4.171,P&;lt;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F=11.354,P&;lt;0.01)。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均可随着病情的稳定而改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重建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复位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骨质疏松所致严重椎体骨折患者48例,术前采用体位复位,复位后行PKP,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VAS评分、Oswestry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经术前体位复位,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较术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后前缘高度及中线高度较体位复位后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48例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较术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后VAS及Oswestry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Oswestry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及术后6个月后凸角度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患者活动能力显著性增加(P〈0.05或0.01)。结论术前体位复位联合PKP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经腹全子宫切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询问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检测盆底肌肉电生理指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较研究组均明显偏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盆底肌肉肌力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肌电位值低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降低子宫切除术后SUI发生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是预防及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BPH患者15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76)与对照组(n=74)。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试验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前、术后1周血清PSA、EGF、PGE_2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前、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_(max))、膀胱顺应性(BC)]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2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VAS评分、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周,2组血清PSA、EGF、PGE_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2组PVR水平、Q_(max)、B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2组IPSS评分、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能减轻BPH患者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尿流动力学,降低血清PSA、EGF、PGE_2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脊柱肿瘤手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3、7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术前(P 0. 05),术后7 d SAS、SDS评分低于术后3 d(P 0. 05);观察组术后3、7 d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3、7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P 0. 05),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后3 d(P 0. 05);观察组术后3、7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26)。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脊柱肿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平台对鼾症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鼾症手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护士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健康教育平台持续性行健康教育,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 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移动平台健康教育对能够提高鼾症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前适应性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术后适应度、视力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适应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术前适应性训练用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适应度,促进术后视力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术前沐舒坦雾化吸入对老年人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付伟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3):277-278
目的 研究术前沐舒坦雾化吸入对老年人开胸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入院后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至手术前1天,一般疗程为7~10d;对照组给予胸外科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沐舒坦治疗能降低老年人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阴道改良骶棘韧带固定术与腹腔镜高位宫底韧带悬吊术治疗中年女性盆腔脱垂(POP)的疗效以及术后盆底功能。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47例P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改良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组,23例)和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组,24例)。术前、术后均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盆腔脱垂程度,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等。随访1年,记录术后并发症;填写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SSLF组与HUS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术后疼痛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两组患者的子宫C点位置均较术前抬高,Aa、Ba、Ap、Bp减少,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SSLF组与HUS组POP-Q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SLF组、HUS组患者手术后PFDI-20、PFIQ-7问卷评分较术前降低,PISQ-12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SL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HU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SSLF与HUS均适用于产后中年女性盆腔脱垂患者,对于宫颈超过5 cm且有性生活要求的患者,建议首选改良SSLF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4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水平、甲状腺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d时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TSH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水平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2个月时,2组均无结节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3、6、9、12个月时甲状腺结节体积显著小于术前(P 0. 05)。结论与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较好地保留甲状腺功能,且疗效与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治疗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收治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行Miles术)、观察组(n=43,接受Dixon术)。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排尿功能、性功能、肛门直肠功能测压、肛门直肠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短/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排尿功能分级、勃起功能评分、射精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肛管最大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0个月肛门直肠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结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iles术与Dixon术治疗高龄低位直肠癌均有一定疗效,尤其是Dixon术在保留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肛门直肠功能方面更有优势,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多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行PKP治疗的66例多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通过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以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前骨折椎体高度,术后3 d椎体恢复高度,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评估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术后3 d复查CT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送情况,评估其安全性。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椎体再骨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和脊柱活动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从术前(7. 58±0. 14)分降至术后3 d(2. 98±0. 16)分,术后1个月(1. 47±0. 17)分,术后6个月(1. 44±0. 16)分,术后12个月(1. 40±0. 1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ODI评分从术前(73. 58±1. 42)%降至术后3 d(22. 95±2. 05)%、术后1个月(22. 84±1. 68)%、术后6个月(24. 19±1. 79)%、术后12个月(22. 70±1. 59)%,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0±9. 7)%。共208个椎体行PKP,无症状骨水泥渗漏发生在32个椎体(15. 4%)。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盘炎,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2. 12%。结论 PKP是一种微创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多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效果及其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行硅油取出手术患者106例120眼,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5例58眼为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取油干预; 51例62眼为研究组,通过截取一次性聚乙烯输液部分套装于注射器头部进行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干预。比较两组总体手术时间,取油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统计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硅油填充时间 6月与≤6个月患者围术期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手术时间比较[(21. 56±1. 16) min vs.(22. 08±1. 43)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取油时间(6. 02±0. 45) min较对照组(7. 18±0. 82) 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前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12. 43±1. 25) mm Hg、(15. 66±1. 38) mm Hg、(17. 26±2. 51) mm Hg,高于同时期对照组(11. 05±1. 43)mm Hg、(12. 85±1. 22) mm Hg、(14. 71±1. 7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 19±0. 03)、(0. 22±0. 02)、(0. 31±0. 07),高于同时期对照组(0. 12±0. 06)、(0. 16±0. 05)、(0. 23±0. 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 29%,低于对照组的25.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硅油填充时间≤6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 65%,高于硅油填充时间 6个月患者发生率2.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硅油取出完全,术后反应小,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得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8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周的骨折复位效果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周骨折复位优良率和术后3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中关于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机体疼痛共5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应用于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骨折复位效果和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该入路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8周髋关节Harri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8周,两组患者Harri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术前(P 0. 05);术后8周观察组Harri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协同护理能有效缩短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io-os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牙移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的患者38例(65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34颗牙)和观察组(19例31颗牙),对照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观察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PRF/Bio-Oss复合物。记录两组正畸治疗前创面愈合情况;根据锥形束CT(CBCT)计算正畸牙齿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正畸治疗6个月)平均垂直骨吸收量、骨密度值;术后6个月、12个月计算正畸牙齿各部位唇侧骨厚度及月平均移动距离。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垂直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颈部、中间、根尖的唇侧骨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月平均移动距离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RF/Bio-Oss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可减少缺损区骨吸收量,提高骨密度值,进一步减小术后正畸牙齿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单人单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50例50眼,治疗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治疗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角膜散光水平、并发症及视力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 091,P 0. 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46/50)高于对照组(78%,39/50)。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角膜散光度[(0. 71±0. 03)°]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前对照组及治疗组视力水平[(0. 52±0. 16)°、(0. 53±0. 1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术后2个月[(0. 61±0. 03)°]、4个月[(0. 66±0. 16)°]、6个月[(0. 68±0. 18)°]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能提高原发性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角膜散光,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