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80例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合并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行延续性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上来看,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影响评分、社会关系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43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足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技能、护理知识、护理责任及护理概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足部感染率及足部溃疡率分别为4.65%、2.3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20.93%,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实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大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幸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P0.05),同时,两组护理后社会参与度和依从性评分增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社会参与度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患者,让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结果和遵医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坏疽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芳 《河南中医》1994,14(2):100-100
糖尿病合并坏疽治验杨美芳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0000)主题词糖尿病/并发症,坏疽/中医药疗法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合并症之一,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益气养阴、化瘀清热之法治疗此病,收效尚好,现举例如下。例1刘某,女,70岁,市民,于1992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诊断中应用B超检测足背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35例糖尿病患者以及35例健康志愿者为分析对象,3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B超检测足背动脉,对动脉血液流变指标、下肢坏疽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以及频谱宽度均比对照组的小(P0.05),观察组更易发生动脉损伤以及进一步下肢坏疽;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下肢坏疽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且年龄大于60岁的患病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诊断中应用B超检测足背动脉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指导与中医护理对于糖尿病坏疽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100例糖尿病坏疽患者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传统护理及健康教育,乙组则在甲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与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乙组为94%,乙组疗效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及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坏疽效果显著,明显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运动指导、专业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足和下肢的一种病理状态,往往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破坏。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感染严重、组织破坏广泛,一旦创面感染扩散,全身炎症反应难以控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肢将被迫截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中医药治疗痈疽疮疡经验丰富,对于重度糖尿病足溃疡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定本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2021年2月设置对比性临床研究,选取盲选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研究期间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血糖量化指标、治疗依从性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降低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风险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延续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及感染情况,并且比较患者Wagner分级。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gner分级,研究组0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4级、5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风险,有效控制血糖,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该院医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40例,乙组40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协同护理,总结两组的溃疡缩小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结果甲组的溃疡缩小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HAMD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中,协同护理可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有资料显示,约15%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约80%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2],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非常重要,本科自2008年7月~2010年12月以来收治14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经积极控制感染、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辅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汤药口服,并给予足部溃疡创面精心护理后,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在降低其感染风险方面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以护理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研究对象96例,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4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在降低感染风险方面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相关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延续组的下降程度更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22.92%与延续组的12.50%之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避免糖尿病足的患者发生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将饮食护理融入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94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设定先入院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入院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则是联合饮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  相似文献   

16.
应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实际,做好饮食、足部及其足部皮肤、心理和运动等基础护理;要做好再次感染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预防足部溃疡感染。要通过出院前护理做好延续性护理准备;要通过文字知识普及、视频宣教、护患沟通、出院注意事项、心理指导、家庭随访等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自身管理约束力以及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改善预后,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2007年1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悦  陆敏康 《山西中医》2006,22(3):63-63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是一个难题,称为糖尿病难愈创面.1998年元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在系统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这些慢性难愈创面,局部应用中药水煎剂浸泡及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这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诊治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P=51),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n=51),予以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协同护理,疗效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李玉姣  徐阳  王军 《新中医》2015,47(6):294-295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超过15%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感染或坏疽。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株的增加,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甚至是超级细菌,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