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足细胞和糖尿病及其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和丢失是肾小球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时足细胞可出现密度和数量减少、足突增宽、足细胞脱落等改变,且可从尿中丢失,继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糖、高血压、氧化应激及一氧化氮等可直接损伤足细胞,并抑制α3β1整合素、nephrin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Ⅳ型胶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表达而加重足细胞损伤。因而,探索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发展过程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修饰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足细胞损伤是疾病进展的核心事件。不同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可通过单独作用或交叉对话,改变足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足细胞凋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足细胞自噬,以及参与足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过程,参与足细胞损伤。表观遗传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干预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足细胞和糖尿病及其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和丢失是肾小球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时足细胞可出现密度和数量减少、足突增宽、足细胞脱落等改变,且可从尿中丢失,继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糖、高血压、氧化应激及一氧化氮等可直接损伤足细胞,并抑制α3β1整合素、nephrin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Ⅳ型胶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表达而加重足细胞损伤。因而,探索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发展过程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病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传统上糖尿病肾病(DN)研究主要集中在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机制上,足细胞损伤被认为是由日益增加的蛋白尿所引起的后期病变,而不是导致DN的原因。然而,最近人体活组织检查研究表明,DN发病过程中足细胞功能及结构上的损伤早期已出现。足细胞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足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最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拟就DN时VEGF与足细胞损伤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足细胞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及限制血浆蛋白的滤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足细胞的损伤可部分解释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的原因。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足细胞损伤已出现,并可进一步导致。肾脏损伤。本文就足细胞与糖尿病肾病中若干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时期,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 DN )。肾小球及血管改变,特别是系膜细胞、滤过屏障及足细胞的改变,在DN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血糖也可对肾小管系统造成损伤,进一步引起肾功能下降。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糖尿病中肾小管的损伤及其在病程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现就糖尿病肾损害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以自我消化的方式清除细胞内长寿命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生理、病理过程,大多时候被认为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过度的自噬也将会导致细胞损伤。自噬受损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本文通过复习糖尿病肾病时肾脏固有细胞(包括肾小球足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近曲小管内上皮细胞)的体内及体外研究相关文献,发现自噬在糖尿病肾病中主要起到保护作用;自噬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Mindin(也称spondin-2)是一个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既往研究发现,mindin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模式识别分子和整合素配体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并有促进神经元的黏附和生长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mindin可由损伤的足细胞合成,其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糖尿病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与健康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mindin表达增加,并能反映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因此,mindin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新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糖尿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引起肾脏足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导致肾脏病理改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造成肾脏细胞损伤的机制的了解,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足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其受损导致的足细胞丢失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足细胞为应对损伤可能已进化出某种抵抗足细胞脱落的机制。在应对损伤过程中,足细胞出现显著的形态改变,最主要的变化是足突融合,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是很清楚。本文就足细胞与肾小球基膜之间的黏附分子基础及对损伤反应所作出的各种形态结构变化作一简述,着重探讨足突融合的意义和足细胞剥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足细胞损伤及其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是位于肾小球基膜(GBM)外侧的一种终末期分化细胞 ,其构成了避免机体蛋白丢失的最后一道屏障 ,所以足细胞损伤必然伴随大量蛋白尿。目前研究也认为 ,各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均特征性的表现为足细胞的异常。本文就近期发现的足突细胞损伤应答作一综述。1 足细胞损伤及其原因各种类型损伤包括足细胞膜抗原的抗原抗体反应 (膜性肾病、微小病变 ) ,血流动力学损伤 (肾单位数量减少、糖尿病、代谢性疾病 ) ,基因突变 (nephrin、α actinin、CD2AP) ,大量蛋白尿 ,毒素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阿霉素 ) ,感染 (HIV)及一些目前…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肾活检病理类型使用免疫抑制剂,是目前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治疗策略。然而因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临床实践中并没有"one-size fits all"的治疗手段:尽管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后,仍约有50%的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患者可在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研究发现,肾脏足细胞基因异常可能在SRNS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发现70多个与足细胞发育、结构及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与SRNS发病有关。伴随着对足细胞损伤机制认识的深入及以足细胞为主要治疗靶点的药物的研发,可能为SRNS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与足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 ,喂养 5周后 ,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肌酐、尿素氮和尿白蛋白排泄率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 -desmin的表达 ,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上调 ,足细胞部分足突融合 ;同时 ,两组间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明显损害 ,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 ,这可能是糖尿病肾脏损害、蛋白尿出现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动力学是指线粒体之间不断进行融合和分裂,处于动态平衡。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参与神经、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新近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损伤机制,参与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探索新的肾脏保护靶点。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与肾脏损伤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足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蛋白尿并不断进展的重要原因.足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供能,而线粒体稳态对于足细胞正常发挥生物学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糖尿病时足细胞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足细胞能量利用障碍和足细胞损伤.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物WTl与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链(C—Ⅳα3)双套色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尿蛋白<3.5g/24h),还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蛋白尿组次之,微量白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足细胞数目的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表现为肾小球K—W结节病变者其足细胞数明显少于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者(P<0.01)。此外,足细胞数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随着病变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复杂.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是主要的病理特点,胶原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肾脏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研究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生理功能与损伤机制,对深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主要组成部分的足细胞,在特定致炎因素诱导下,可具有抗原呈递的特性,扮演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的角色,并启动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膜性肾病等肾小球足细胞疾病的发病中起作用。因此,阻断由足细胞启动的抗原呈递过程,有望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新的途径。近年来,抗原呈递阻断剂CTLA4-Ig融合蛋白制剂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实践证实了这种可能,本文就肾脏足细胞B7-1抗原呈递与CTLA4-I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