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娟  谷巍  段金廒  宿树兰  邵婧  孙红梅  耿超 《中草药》2014,45(21):3149-3152
目的对主产地广东遂溪、福建漳浦及引种栽培地区江苏南京、淮安的不同生长期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活性成分及关键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穿心莲活性成分积累动态,探讨其最佳采收期及分子机制。方法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从m RNA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关键酶ent-柯巴基焦磷酸合酶(CP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产地穿心莲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在营养生长时期生长迅速,进入生殖生长后生长趋于平缓。4个产地穿心莲样品中活性成分变化趋势相近,穿心莲内酯量均在始花期达到最高,脱水穿心莲内酯量变化较平缓;穿心莲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蕾期至始花期相对较高,与穿心莲内酯量呈显著正相关。4个产地穿心莲的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之和均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结论穿心莲最佳采收期应以物候期为评判依据,其最佳采收期为始花期。  相似文献   

2.
一测多评法测定穿心莲及其制剂中内酯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青  匡艳辉  黄琳  姚小华  王智民  王德勤  李楚源 《中草药》2012,43(12):2406-2411
目的 建立穿心莲及其制剂消炎利胆片的一测多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建立穿心莲4种主要内酯类成分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与穿心莲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其重现性,并在穿心莲药材及消炎利胆片中加以应用;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其中4种内酯类成分的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用一测多评法对39批穿心莲药材和30批消炎利胆片中4种内酯类成分进行测定,药材测定计算值与实测值(外标法)相对误差<5%,消炎利胆片测定计算值与实测值(外标法)相对误差<8%.结论 同步测定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穿心莲药材及消炎利胆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及消炎利胆片中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董海荣  鲁静 《中成药》1999,21(1):11-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穿心莲、消炎利胆片中主要内酯类成分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并对色谱峰纯度、色谱峰一致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穿心莲分散片中4种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本方法在穿心莲分散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参照物,建立其与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通过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对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各成分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量值与外标法测定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且节约对照品及检测成本,该方法可作为穿心莲分散片的多指标成分测定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焦姣姣  杨园珍  袁恩  伍振峰  王雅琪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946-295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筛选穿心莲与Caco-2细胞亲和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Caco-2细胞进行药物摄取结合药物吸收转运实验共同筛选穿心莲的亲和活性成分,采用UPLC-Q-TOF-MS测定亲和前后的细胞样品。根据各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质谱信息,并结合提取离子流图与对照品、相关文献质谱数据对比鉴定各亲和活性成分。结果从穿心莲中共筛选出10种能与Caco-2细胞亲和的活性成分,分别为12,13-双氢穿心莲内酯(1)、黄芩黄酮I-2′-O-葡萄糖苷(2)、穿心莲内酯(3)、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苷(4)、7-羟基脱水穿心莲内酯(5)、新穿心莲内酯(6)、3-去氧脱水穿心莲内酯苷(7)、去氧穿心莲内酯(8)和脱水穿心莲内酯(9)和1种未知成分。结论结合UPLC-Q-TOF-MS技术建立的筛选穿心莲中与Caco-2细胞亲和活性成分的方法,可用于筛选中药复杂体系中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活性成分群间的协同配伍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穿心莲药材中3种内酯类成分在穿王消炎胶囊制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选择建立合理科学的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加强穿王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跟踪穿王消炎胶囊的生产工艺,并从中选取关键工艺点作为监控点,采用HPLC对其进行质量监测,追踪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以及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计算其损失量,比较转移率相对变化趋势。结果: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以及脱水穿心莲内酯在整个生产工艺中损失量各不相同,各个工艺阶段也各自不相同,均有较大变化。穿心莲内酯损失量在410.65~619.79 mg,新穿心莲内酯损失量在375.97~381.12 mg,脱水穿心莲内酯损失量在147.52~261.04 mg。结论:通过探究工艺过程中3种穿心莲内酯含量变化规律,为相关生产企业合理建立检测指标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含有穿心莲药材制剂的质量可控性奠定基础,具有较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穿心莲流膏中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在烘干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穿心莲流膏干燥过程中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变化规律。方法:以HPLC法测定了烘干过程中不同处理条件下样品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在烘干过程中,穿心莲内酯一直呈下降趋势,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前12h呈上升趋势,以后缓慢下降。结论:烘干温度不是唯一影响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及类似物对Chang Liver细胞活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对Chang Liver细胞活力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不同浓度对Chang Liver细胞中CDK1、CDK2、CDK4、CDK6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新穿心莲内酯对细胞增殖无影响;脱水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在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均可抑制CDK4与CDK6 mRNA水平的表达;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在100μmol/L时,均可抑制CDK4与CDK6蛋白水平的表达;新穿心莲内酯对CDKs的抑制不明显。结论: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对CDK4、CDK6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作对穿心莲植株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盆栽穿心莲为对象进行连作试验,在栽培周期内测定不同连作年限(连作0~2年)穿心莲植株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结果穿心莲植株的株高、叶总面积、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连作1,2年与连作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作后穿心莲花期和果期提前了5~7 d;连作1,2年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均比连作0年的降低;穿心莲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发现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连作后的穿心莲长势良好、产量提高,连作胁迫产生的活性氧可及时被酶系统清除,连作对穿心莲的主要障碍效应表现为活性成分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周媛  胡春根  朱健  姚家玲 《中草药》2006,37(3):423-426
目的通过比较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人工四倍体植株和普通二倍体植株在抗性相关指标及薯蓣皂苷元量方面的差异,探索药用盾叶薯蓣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经鉴定确认的3个不同株系四倍体盾叶薯蓣为材料,以二倍体原种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P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根状茎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四倍体植株SOD、PPO、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的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幅度最大为二倍体原种的27%。结论人工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量高,其生理指标也显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高产、高薯蓣皂苷元量薯蓣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9)
目的:研究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生物测定的方法,建立基于生物检测的穿心莲品质评价新模式;同时对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与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菌种,采用管碟法建立生物效价评价穿心莲药材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穿心莲药材的抗菌效价;通过血红细胞凝集试验建立穿心莲抗病毒生物效价评价穿心莲药材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穿心莲药材抗病毒效价;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中抗菌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均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薄层扫描法测定清火栀麦片中两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强 《中药材》2004,27(10):780-781
目的:测定清火栀麦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可同时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各自含量,线形范围穿心莲内酯为0.993~4.965μg,脱水穿心莲内酯为1.001~5.005μg,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7和0.9950,平均回收率为96.0%和96.2%,RSD为1.12%和1.2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清火栀麦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考察HPD100型大孔树脂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采用HPLC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HPD100型大孔树脂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最大上样量为每克药材1.0g树脂,5 BV 20%乙醇除杂,10 BV 35%乙醇,5 BV 55%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总内酯纯度68.46%;35%乙醇洗脱液中主要富含穿心莲内酯;5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脱水穿心莲内酯.结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纯化效果良好,对大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Wall.ex Nees.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1)及其衍生物脱氧穿心莲内酯(2)、新穿心莲内酯(3)和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4)等三萜内酯。该植物地上部分干粉在干燥环境中贮存一年以上,其总内酯含量减少26%。作者研究了穿心莲内酯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能的主要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药效成分,广泛用于抗炎。为了对它的生物合成进行遗传调控,提高内酯类成分的合成量,作者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途径中甲羟戊酸5-焦磷酸脱羧酶基因的3个克隆,包含的ORF均长1 260 bp,分别在4个位点具有单碱基的差异。它们编码由419个残基组成的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中均具有11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分别决定催化反应的特异性和活性;N端不含有质体定位的信号肽;与丹参的MVD蛋白(Gen Bank号AEZ55675.1)一致性较高。在穿心莲茎和叶片中,MVD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花蕾期和初花期最高,但各时期表达量的倍数差异不大。该研究获得的MVD基因,为后续进行详细的功能解析,并进一步应用于穿心莲内酯的遗传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骆瑜  邱慧  汪保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3847-3859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重要天然活性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HIV、保肝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等活性,由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该文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进行综述,并简述其相关的药理活性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与药用部位对穿心莲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药用部位(粗杆、细杆及叶)、不同产地及市售药材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苷元及4个成分总和的含量。结果:穿心莲叶中所含有的穿心莲内酯及二萜内酯类成分总含量最高,其次是细杆,粗杆含量最低。对不同产区间穿心莲药材内酯类成分含量的比较中,以广西平马地区产穿心莲药材穿心莲内酯及二萜内酯类成分总含量最高。而在市售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比较中发现差异较大,但呈现出与本文前述实验相同的规律,即穿心莲叶含量多者,质量较佳。结论:不同产地与药用部位对穿心莲药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穿心莲片中内酯类成分的“一测多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HPLC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方式,验证该方法在穿心莲片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用性。方法:以穿心莲片中主要成分脱水穿心莲内酯为指标,建立其与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计算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的量,对"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穿心莲片中4种内酯类成分"一测多评"法方法学的考察模式;"一测多评"法对不同的色谱柱和仪器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时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4种内酯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方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穿心莲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0,(10)
目的研究穿心莲等级与叶茎比、浸出物及内酯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穿心莲叶茎比、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有量及其总和,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36批穿心莲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等10批,二等11批,三等15批;穿心莲等级与叶茎比,醇溶性浸出物、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有量及其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6、-0.629、-0.694、-0.804、-0.606、-0.444、-0.886;穿心莲叶茎比与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与4种内酯含有量及其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0、0.048、0.005、0.109、0.067;同一批穿心莲中4种内酯含有量随着叶茎比的增大而增加;不同批穿心莲中,叶茎比高者所含4种内酯含有量并不一定高。结论穿心莲等级与叶茎比相关性不大,与醇溶性浸出物、穿心莲内酯类含有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穿王消炎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RP-18 endcapped色谱柱(4.6mm×20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nm,测定穿王消炎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穿心莲内酯在进样量0.19875~12.72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进样量0.4596875~29.42μg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7.15%,RSD为1.601%,n=6;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1.455%,n=6;三批样品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1.168%、1.170%、1.173%;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1.390%、1.388%、1.39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本胶囊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